白先勇忆母亲:官宦世家的独宠千金,乱世带80口人跨越千里避难

一说起白先勇先生,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情感问题,还是他直击人心的文字,又或者是他在文学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白先勇先生十分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红学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研究。他出生在一板一眼的官宦家庭,却成长于多情的巴山蜀水之间,在乱世飘零,于台湾定居。

这是白先勇先生漫长的性格塑造过程,也是他成长过程中难得可贵的经历。

而生他,养他,培育他最后又接纳他的,除了我国大好的河山外,还有着他温馨又历经磨难的家庭。

白先勇先生的勇敢与坚定,是源于家庭所给予的力量。在外人的眼中,他的父母就是传统与保守的化身。

但是只有白先勇自己知道,父亲白崇禧与母亲马佩璋,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温柔的家长。

大名鼎鼎的白崇禧,外人眼中的“小诸葛”,国民党内部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一辈子都在与刀光剑影打交道,却也把所有的温柔与空闲都留给了自己的家庭。

而马佩璋则更是一位不凡的女性。她本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却有着火焰般热烈真挚的性格:不裹小脚、不娇柔哭闹。

她文能将十个孩子照顾的井井有条,武能为了确定丈夫的生死灰头土脸地爬战壕。

就是这样一名生逢乱世的奇女子,以自己本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独自拖着一家80几口人跨越千里躲避战火的侵袭,呵护着一个家庭的蓝天。

在白先勇的散文集也是回忆录里,母亲是坚强的“女英雄”,也是果敢与英勇的女性象征。他对母亲的回忆充满了珍爱与眷恋,也给读者留下了遗憾的遐想。

这位乱世佳人,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到底如何做到在那个自身难保的年代里守护一家平安的?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呢?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在一句话里就告诉我们了——女子本柔弱,为母则刚强。

“离经叛道”的大小姐

20世纪初时,在我国广西省的桂林市一户看起来十分体面的人家中,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正在因为裹脚的问题不顾形象地哭啼吵闹。

她可不管什么大户人家、隔墙有耳,甩开阿嬷苍老的手臂就满宅院的乱跑,发誓要与裹脚这一封建陋习抗争到底。

她的父亲,一位当时晚清时期的小知事,看到自己从出生宠爱到现在的小女儿因为裹脚问题第一次反抗自己,也只好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对底下的人说。

“罢了罢了,随她去吧。”那个躲在角落里满眼泪光的小女孩这才出来。而她就是日后名震全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夫人,此时尚为年幼的马佩璋。

从这个温馨又带点好笑的小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马佩璋生长在一个被爱所包裹的家庭里。

马佩璋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是正儿八经的真千金。但这样一个照理来说应该是死板顽固的官宦世家,却诞生了马佩璋这样一位“离经叛道”,不拘一格的大小姐。

她性格张扬耀眼,不仅与当时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游行活动,想要以文字拯救中国;同时还因为不裹小脚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先驱。

而除了万众瞩目的性格,马佩璋的容貌,放在人群里也是一等一的突出。她的眉宇之间仿佛含有无限的柔情,但那一双眼眸却又泛着坚定的光芒。

马佩璋的美丽与个性,让她的家人既怜爱,又操心。怜爱的原因观众朋友们都知道了,但这操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呀,是因为,这位大小姐年龄正在逐年增加,因为她的芳名在外,前来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

而马佩璋,其实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的某些特质,却也能看到旧时代的遗存。

比如在婚姻问题上,马佩璋对于我们现在年轻人习以为常的自由恋爱嗤之以鼻,一切都是听从家中长辈的定夺。

马佩璋的父亲马健卿,面对官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着女儿的婚事却犯了难。究竟要是怎样一位完美的金龟婿,才配得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呢?

马健卿千挑万选,最后万里挑一,选中了大马佩璋10岁的白崇禧。当时时年32岁的白崇禧,虽年纪轻轻却已在军中崭露头角,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金枝玉叶的大小姐,初露锋芒的年轻军官,这就算放在网络小说里的甜宠文,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这样一对般配的新人,就这样踏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故事发展,会和小说一样一波三折,结局美满幸福吗?

曲折离奇的先婚后爱

十里红妆,八抬大轿,白崇禧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将马家的千金马佩璋娶回了家。

但新婚时寻常夫妻都要度上那么几个月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才会依依不舍地分开。白崇禧夫妇却与别人都不相同。

家中的喜字都尚未拆下,大红枕头白崇禧都尚未躺热,就急匆匆地奔赴柳州战场支援,只留下了马佩璋一人在家中“独守空房”。

战争,是最变化莫测的。白崇禧前线告急,马佩璋这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当时的大军阀沈鸿英的儿子沈荣光趁白崇禧出走,夜袭白家。

沈荣光的军队,就像一阵飓风一样席卷了桂林城。城内所有的老百姓们乱作一团,人人自危。

敏感又警惕的马佩璋看到此番景象,就知道大事不好了。此时的她再也没有了千金小姐的架子,连忙乔装打扮,就地取材,拿着一把泥土就往自己脸上乱抹。

就这样,亭亭玉立的名媛摇身一变成为了乡村老妇。在白崇禧部下的护送下,马佩璋钻进了道生医院阴暗简陋的地下室,躲过了沈荣光的抓捕。

白崇禧听闻这个消息,马上暗道糟了。跨上马就八百里加急赶回了家中,从地下室接出了自己的美娇娘。

人人都说小别胜新婚,但是在乱世之中,夫妻间的温存也成了一种奢侈。白崇禧根本来不及多看自己妻子两眼,就又被调动重返了战场。

但这一次白崇禧义无反顾地奔赴北伐前线,马佩璋在上海苦苦等待,每时每分的煎熬,却只换回了一个让她心碎的错误消息:自己的丈夫在南京阵亡了!

这无疑是一个毁天灭地的打击。但关键时刻,马佩璋再现自己不同寻常女子的胆识与气魄,她发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马佩璋一直软磨硬泡自己的表哥带着自己前往南京战场。刚开始的时候马佩璋的表哥一万个不同意:那可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一位女子怎么经受得住炮火的洗礼?

但马佩璋时而坚决,时而声泪俱下。他根本遭不住马佩璋的碎碎念,也担心自己不带她去,她就真的一个人冲到南京。

结果就这样,马佩璋靠着表哥腰间的一把配枪,自己坚韧的意志,在炮火与枪弹互相交织的战壕里不断爬行,血流不止,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夜想的丈夫。

此时的白崇禧也是上一秒还在和敌人火拼厮杀,下一秒就意外地看到自己本该在家中的妻子从天而降。

他惊得久久说不出一句话,马佩璋看到丈夫安然无恙也是百感交集。此刻炮火的轰鸣声都成为了这对夫妻的背景音,已经没有什么困难能将他们的精神所分开。

但精神厮守,肉体却还是要感受分离。因为在1944年比起军阀更为可怕的日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桂林。

战火纷飞里的千里奔逃

1944年10月至11月,在秀美的桂林山水之间,桂林的守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厮杀激烈的桂林保卫战。

在这场相当惨烈的战役当中,桂林的国民党守军节节败退,逐渐面对战争力不从心。国民党的内部开始出现消极的声音,主张放弃桂林,只有白崇禧一个人苦苦坚持。

这样危急的情况,让桂林人民都自愿组织成了游击队,面对着日军的坦克与飞机,他们拿着土枪与土炮日夜浴血奋战,死守桂林。

可是面对凶残的日军与先进的武器,桂林的军民很明显落于了下风,到最后游击队的任务只剩下一个:牺牲自己,绑上炸药,用自己的身体去炸毁日军的坦克与军艇。

桂林的战争持续的惨烈,却还是难抵沦陷的命运。桂林沦陷了,马佩璋带着一大家子人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逃亡。

白崇禧在前线奋勇作战,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马佩璋一个人的肩上。马佩璋开始了拖家带口,上至八十岁的老太,下至话都不会说的婴儿。

马佩璋就这样带着80多号“老弱病残”,大包小包的行李开始了举家的迁徙,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

这一次的逃亡,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旅游。一路马佩璋的家庭可以说在被日军赶着走,炮火就在火车后面轰鸣,他们一刻都不敢停下,日夜生活在恐惧之中。

而这样的逃亡,也不是只有一次,是好几次。马佩璋带着一大家子人,奔逃在各地之间,直到最后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

这样一位为了家庭操劳一生的女性,才终于在台湾和自己聚少离多的丈夫,开始了安稳的定居生活。

但苦难,都留流向了能吃苦的人。这对夫妻抗过了战争,却没有能扛过病痛。最后相伴30载,马佩璋在手术台上逝世,终年59岁。

马佩璋虽然走了,但她留给家庭的影响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每一位家庭成员。

白先勇先生不仅多次追思母亲,就连一生喜怒不言于色的白崇禧也久久无法忘怀自己这位亡妻。

战争让中国这一古老的大国一片焦土,白崇禧夫妻已经算是时代中的幸运儿了。要是换做你我生逢乱世,又有谁能逃过命运的劫数呢?

结语

笔者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任务来体验人生的。而马佩璋作为一名女性,在那样的时代局限下,她无疑已经将自己的使命完成的相当出色了。

据说人在最后时刻,所有的回忆会像走马灯一眼展现在眼前。不知道马佩璋在弥留之际,最想抓住的又是哪一个瞬间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了。但是能肯定的是,在战壕里确认丈夫活着的时刻,一定是马佩璋最为幸福的时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乱世   裹脚   战壕   官宦   炮火   日军   国民党   千金   世家   丈夫   母亲   战争   家庭   女性   白先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