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古运河上的桥(2):古城第一座漂亮的景观桥-渡江桥

渡江桥,是扬州城内古运河上一座重要的桥梁。该桥坐落在南通路和渡江路交叉口的古运河上,是老城区通往外面的重要通道,过了渡江桥往南不到1公里,便是扬州当年唯一的汽车站(老车站)。

2023年国庆节,渡江桥将迎来它70岁生日。一组当年建设渡江桥的老照片,揭秘了它的前世今生。

1953年扬州自筹资金、自行设计的渡江桥

一, 渡江桥:风雨沧桑70载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批准扬州市为苏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地,为联通苏北各市县,1952年,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建设了解放桥。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快,短短几年时间里,扬州的城市发展便已经初具雏形。

当时,扬州长江以南的交通集中在古运河南岸,大荣桥是一座沟通着福运门至汽车站的重要桥梁。从汽车站通往江边六圩码头的沙石路,是扬州第一条公路,也是扬州对外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地处福运门外的老汽车站作为扬州的交通枢纽,时间长达数十年。

1951年,老城区最繁华的国庆路到渡江路主干道建成后,古运河便成了阻碍城市向南部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与古运河南岸连接的惟一通道——木制的人行桥“大荣桥”,经过5年的风吹雨淋和高强度使用,已经成为了一座危桥,船只过往此桥时事故频发。因此,在古运河上架设一座桥梁迫在眉睫。

因此1953年,市政府决定在原大荣桥西50米处的渡江路南,新建一座渡江桥。初建的渡江桥为钢筋混凝土桥台、木结构桥面,桥长50米,宽6.4米。

建国之初,城市建设百废待兴,资金十分匮乏。1951年,扬州城解放后建的第一座大桥解放桥,是由当时的苏北行政公署投资,上海华东建设公司负责设计和建造完成的;而渡江桥的建设资金,却需要完全由扬州自行筹措,其难度相当的大。

用南京一家美国公司遗弃的钢桥梁作为渡江桥主钢梁

一份《一九五三年扬州市建设科工作汇报》档案材料中,详实记录了建设渡江桥的相关情况:

1、“桥要建、钱要省”,是建桥的基本原则。所以,在本着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对渡江桥的设计与施工建设动足了脑筋。桥梁建设者们在科学鉴定的基础上,选择南京一家美国公司遗弃的钢结构桥梁,作为渡江桥的主钢梁,解决了急需的材料。

2、为节约建桥资金,渡江桥的桥面先是铺设木板,待两年后扬州城建有了专项资金,才换成了水泥桥面。

3、工期紧,资金缺,努力靠人力完成施工建设。当年建桥的机械很少,从测量打桩、搭建脚手架、运送建材等等都是靠人力完成。桥梁施工建设必须要在汛期前完成,时间非常紧迫。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星期天也不休息,经常泡在水里连续工作。

4、针对扬州城南古运河段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急,船行困难,易发船只碰撞撞事故的现状。在建桥时在桥台下预留纤道,还在纤道上装了转轴,让纤夫拖船过桥洞时利用它们,既省力,更减少了事故发生。

人工挖掘渡江桥桩基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扬州人的审美观也较高。即使建桥资金十分紧张,但仍然设计建造了一座小而精致的桥头公园。针对那时很少有人戴手表的现状,从美观与实用性上考虑,特地去上海购买了一座精美的电子报时钟,安装在公园里,成为当时扬州城里的一大景观。

扬州人爱美、懂美也善于创造美,体现在很多的细节之中。在建桥之初,建桥指挥部便盯上了早已毁损的扬州北来寺和重宁寺山门前的两对造型别致的石狮子。渡江桥建好后,便将这两对高大的石狮子搬运过来,分别安置在桥的两头作为装饰,市民们对此一致叫好,纷纷在石狮子旁边照相留影。

现在,北来寺的这对石狮子,安置在瘦西湖小金山门前;重宁寺的这一对石狮子,则安置在大明寺的山门前。

二,渡江桥起名:纪念渡江战役,推毁蒋家王朝

至于此桥为何取名渡江桥?主要有两个含意;一是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推毁蒋家王朝的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第二就是市民渡江到苏南,这里是必经之路,因此命名为渡江桥。

当年渡江桥施工图片

当时,渡江桥的桥栏上还镶嵌着依照“渡江战役纪念章”图案仿制的雕塑:波涛滚滚的长江上行驶着扬帆的战船,直驰江南岸,炮弹在四周击起水柱,空中硝烟弥漫,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持枪冲锋陷阵,登上江南大地。该幅浮雕图案气势恢宏,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艺术水平很高。

渡江桥于1953年5月开工,当年10月1日即告完工,开放通行。当时,在渡江桥南1公里处建起了扬州城第一座汽车站(老车站),方便了渡江南下;往东去泰州、靖江、南通;往北到江都、高邮和淮阴。

渡江桥建成后相继经过1956年、1957年、1959年、1964年、1982年的历次大修,终于在2005年1月开工重建。改建后的渡江桥,为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长55米,宽35米,双向4车道,荷载15吨。达到城市A级标准,实现了道路和桥梁的相同宽度。同时,桥下通行的船舶吨位,也从800吨提高到1000吨。

新渡江桥建成通车后,“老扬州”们纷纷来到桥上参观,与老渡江桥进行比较。在他们的回忆里,老渡江桥畔充盈着少年时代的那份快乐。那时的桥下临河处有台阶,总有人洗菜、淘米、洗衣服;河边房屋里飘出的阵阵炊烟,随风在河面上飘荡。

那时的夏天,渡江桥下都是游泳的人。有勇敢者爬到桥上跳水,他们凌空而下的飘逸身姿,激起河岸上一片掌声。河面上有许多往来的船只,一些胆大的游泳好手,便会游过去爬上船,然后再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游回来。

炎热的晚上,人们手里摇着蒲扇,拿着小板凳,纷纷来到渡江桥畔的路灯下聊天,或下棋、打牌,娱乐又纳凉。

晚上的渡江桥畔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官兵捉强盗、藏猫猫;灯下的草坪地上,把捉住的蟋蟀倒入盆里,几颗小脑袋聚在一起,瞅着蟋蟀在盆中争斗。每天要玩到天黑透了,才在妈妈的责骂声里恋恋不舍地回家……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如今,大桥两侧居住的人家全部搬离了,渡江桥旧时的风景也早已荡然无存。古运河经过环境治理,石块砌成的长长驳岸,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一年四季,百花争艳,环境优美。

三,新渡江桥是古运河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05年,扬州城区的第一座廊桥——新渡江桥建成通车。该桥的设计建筑,沿用了扬州桥“亭桥结合”的特色:桥上有亭,亭下是桥;桥因亭而美,亭因桥而秀。

新渡江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廊亭长35米、宽3米,内部设有供行人休息的长椅,美观大方,与桥的整体保持了和谐。整个廊亭长度占到渡江桥长度的近一半,美观大方,与桥身保持了和谐,呈现出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

位于古运河上的渡江桥

这种廊亭和人行道融为一体的设计,使行人在通过渡江桥时可以遮阳挡雨;在休闲方面,可以成为市民小憩的好去处。另外,作为大运河上一个标志性建筑,它还有很大的旅游、观赏价值。成为古运河上一座醒目的景观桥。

新渡江桥不仅是古运河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它更见证了扬州城的发展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扬州   苏北   桥台   扬州市   蒋家王朝   亭长   行政公署   桥面   桥下   船只   汽车站   桥梁   古城   景观   当年   资金   漂亮   石狮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