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激情澎湃,热血喷张,从法国发长信一封;毛泽东:见地极当

纪念12:202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同题材长文,刊发2021年7月《党史博览》,附后。

毛泽东与蔡和森,相识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们志同道合,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志趣相投,一起探讨国家大事;他们结伴游学五县,生活上相互帮助,共创新民学会和,一起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身处异地时,相互通信,各诉自己的见解。

蔡和森

他俩都有湖南人刀刚火辣的性格,他们的“霸蛮”更体现在学习上。他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进步青年的表率,多次受到杨昌济老师的表扬和夸赞。杨昌济对友人说:“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扬昌济老师的评价:毛蔡二君,当代英才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俩邀集进步青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正是在他俩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在全国各省的留法勤工俭学人员中,湖南的人数最多。在这一留法勤工俭学的大潮中,蔡和森等人来到法国巴黎附近的蒙达尼求学。在这个非常艰苦的学习生活中,蔡和森一边学习法文,一边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社会主义的各个流派。他在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后,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7月6日至10日,赴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等与部分工学励进会会员,共20多人,在蒙达尼召开会议,史称“蒙达尼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确定了以后会务进行的方针在于“改造中国与世界”。在会上,蔡和森高度并大胆地极力主张“组织共产党”,实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7月6日至10日,赴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右排左四)

激情澎湃,热血喷张,蔡和森从法国书写长信一封,寄给毛泽东,信中具体论述了他对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信中相当明确地提出了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读完蔡和森的信后,即复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宣布: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的长信

毛泽东复信蔡和森

以时间为序,以史实为据,以档案为准,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并首先见于文字的人。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时,蔡和森年仅25岁。蔡和森有如此卓尔不凡的思想,这主要归功于其赴法勤工俭学的经历,“走出国门,接触新思想,使他的眼界迅速开阔”。

但天有不测风云,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蔡和森被捕牺牲,年仅36岁。毛泽东这样评价蔡和森:“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这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他们在革命的一切关键问题上的观点,都能够达到一个惊人“巧合”的心灵相惜,这是他们的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相互切磋的好同学、好同志、好战友的人生品格。

大义凛然的蔡和森

先驱蔡和森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名字的历史诠释!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笃定,勇毅前行。让我们记住先驱、镌刻下他们的伟大!让我们在伟人们确定的光辉的名字下,踔厉奋发、勇毅向前、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法国   新文化运动   全国代表大会   新民   中国共产党   勤工俭学   师范学校   见地   湖南   先驱   马克思主义   志同道合   澎湃   中国   共产党   热血   激情   组织   会员   蔡和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