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并不是“两京制”,为何新中国成立后,没给南京改名?

汉字“京”源于甲骨文时期,最初的寓意为高大的建筑或人工筑成的高丘。又因历代国家都城几乎都建在高地之上,从而演变为国都、都城的专用字。在古代封建时期,“京”的使用非常严格,非都城不得称“京”,这个传统延续了3000余年。

古汉字“京”的演变

然而,在中国的现代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特殊情况,就是除了首都北京外,还有另一个被称为“京”的城市,那就是南京。南京虽然曾经是民国时期的首都,但现在已经是一座普通城市了,北京才是目前唯一的京城。

那么,为什么在现代中国并没有像明朝时期那样执行“两京制”,为什么1949年后南京没有被改名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南京都市

第一、南京之名始于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建立南京,以开封府为陪都建立北京,后废除开封留都地位,改南京为京师。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建立北京,应天府京师再度改称南京,实行“两京制”,南京这个名字就一直叫下来了。

虽然清朝入关后,南京被废除国都地位,官方名称以江宁取代,但由于经过明朝的200多年统治,老百姓已经叫习惯了,因此民间还是会沿用南京的叫法。加之太平天国、民国相继定都南京,南京之名实际在民间叫了500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建国后鉴于民间习惯,南京也就没有改名的必要了。

清朝时江宁(南京)所在的江南省图

第二、中国封建王朝自古讲究正统,但凡新朝建立,如果没有沿用旧朝都城的话,那么一般都会给旧都改名,特别是名字中带有“京”的一定要改,这也代表着天下不能有二主。但是,中国现代新气象,我们信奉的是唯物主义,自然不能和封建王朝时代一样还去费心费力地改旧都名字了。

第三、南京这一名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凡意义,它见证了很多屈辱历史,承载着中国人的悲伤记忆,比如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再比如抗战时期导致30万同胞死亡的南京大屠杀。保持南京之名,不但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孙后代铭记历史,也能给侵略者一种警示,否则名字都改了,对方更不会承认那段历史了。

南京的苦痛记忆

第四、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想必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对岸的感受,毕竟对岸现在仍然在法理上将南京视为首都,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还留着一个念想。倘若南京之名改了,那么一些人也可能会借题发挥,以南京之名不复存在,要求修改法理基础,从而步步蚕食,坐实狼子野心。

第五、实际上,在现在的中国,凡是使用“京”字的城市并不多,南京和北京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市,它们的“京”字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到了今天,在普通人的理解中,“京”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强调国都的概念,反而“京”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通的地名,因此,也没必要改。

北京故宫

以上就是为什么南京没有改名的原因。南京之所以能够保留下自己的历史名字,是源于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可和传承,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在保持历史传承的同时,也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历史记忆,让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大家认为南京没有改名还有哪些原因?欢迎评论区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南京   都城   旧都   明朝   国都   京师   北京   中国   我国   城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