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出书救过场

大约是2001年吧,我调到海安县教育工会工作,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与纷繁复杂的商业运营相比,这更是我所喜欢且的工作方式,而且在程广友主席的耐心指导下,各项工作上手很快,日子过得愉快而轻松。

有广友主席带头,我也还算勤奋,很快地,海安教育工会的文章不断出现在省内外的各种报刊杂志上,特别是《江苏教工》杂志几乎每期都有海安的文章登载,关键是不光是程主席和我写,我们县的基层工会也有一批勤奋而内功深厚的笔杆子。老坝港的钱桂林各种维权文章笔法老辣,一针见血。大公镇的邓文圣点子新、视角好,佳作迭出,精彩纷呈。吉庆的李晓星,正能量、站位高。雅周的夏登高长于论说,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还有南莫的吉传玉、严德本,立发的景乃鳌,北凌的刘桂平,当时海安的这个阵容,不仅南通市内首屈一指,就是在全省也是大名鼎鼎。


大约是我到教育工会的第二年,记得是秋天的一个下午,程主席告诉我他刚刚接到省教科文卫工会何晓劲主席的电话,约我们两人第二天去南京一趟。程主席问有什么指示,电话里交办就行了,保证完成任务。开始的时候,何主席还不说,程主席一再追问之下,才稍微透了一点信息,大概的意思是接受一个写作的任务。

第二天,我跟随程主席去了南京,去的地方好像叫做五一大楼,那是省总工会及各分会的集中办公地,还有个五一宾馆,记不得是在大楼里面,还是在五一大楼附近。

到了之后,我们联系了办公室的蒋宪宏,因为工作联系比较多,我们跟他比较熟,程主席称他为小蒋。人极好,笑容不离脸上,一点架子也没有,有啥困难找到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忙解决。

蒋宪宏到门口把我们迎进去,领到一个会议室坐下,泡茶递烟,真的有到了自己家里的感觉。不大一会儿,何晓劲主席就到了。何主席是个女同志,人到中年,体态已经略略开始发福,一身浅灰色外套朴素而得体。一走进会议室,何主席就紧迈几步走到我们面前与广友主席和我握手,一边道着“辛苦”,一边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惊讶地发现,干部越是大,越是平易近人,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与何主席一起过来的还有《江苏教工》主编寇芳女士,这是个身材高挑的美女,个子可能比我还略高一点。进来后,边跟我握手,边热情打招呼,“你就是吉**啊,编发了你那么多的文章,我还以为你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呢,没想到还这么年轻。”说完又转过头告诉何主席,“程主席和小吉他们两个来的文章,在我这里是免检的。”说得我很有些惭愧,因为那时候,我也已经四十挂零的年纪了。同时过来的还有李丹轲副主席。

宾主坐定之后,何主席解释了叫我们过来的目的。省教科文卫工会为了加强对基层工会主席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决定编写一本供基层工会主席学习培训使用的教材。年前确定了全书的框架,召集有关人员研究落实了各章节的编写要求,并将编写任务分解交代给编写人员,经过几个回合的审核,几天前再次开会做最后一稿的审定。审定会上,与会的专家、领导觉得书中一个章节不太成熟,最好推倒重写。这一章的执笔人也是某个县区的教育工会主席,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不宜要求原执笔人推倒重写,而且该书出版在即,时间上也比较紧张。编委会商量后,把任务交给海安县教育工会,完成时间为两周(实在来不及),具体交由程广友主席和我来完成,程主席当场又将任务落实给了我。

这一任务,是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必须按时保质完成,但对于我难度不小。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此前没有相关的写作经验;二是对教材的编写要求也不是把握得很准,担心完不成任务,辜负领导的期望。

晚上,何主席还设宴招待我们,副主席李丹轲,朱建明,《江苏教工》主编寇芳,还有蒋宪宏一并出席,气氛热情温馨。

回海安后,程主席安排我两周之内集中精力做这个工作,如果需要也可以在家写。我请了三天假,在家里查资料,做笔记,捋出了一个写作提纲。然后用了五天时间,写出了初稿。那时候写东西已经可以用电脑了,正式开始写的时候,我基本用电脑。初稿写好后,程主席帮我看了一下,没什么大问题,细微处做了修改调整。第十天的时候,稿子就通过邮件发过去了。省里接到稿子,认真审阅后,一次过审。比预定时间提前四天完成编写任务,保证了培训教材按时出版。#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海安县   海安   执笔人   教科文卫   教工   过场   初稿   南京   江苏   基层   大楼   工会   热情   主席   工作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