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林震还早的漳州状元,来自角美的“释褐状元”

与福、莆、泉三地科举状元动辄十几、二十余人的壮举不同,同处福建沿海的漳州历史上仅出过一位科举状元。正因为少才显得珍贵,状元林震的典故在漳州可谓人尽皆知,甚至坊间还衍生出基于林震高第的恩荣才使得漳州立府这般滑稽的传说。然而,除去林震这正儿八经的科举状元,漳州历史上还有一位过三关斩六将的钦赐状元,名为黄思永,却鲜为人知,甚至其“及第”的年代都未曾被清晰记录,本文拟以漳州现存史料考证状元黄思永的名与实。

状元,科举荣耀的标志

一、宋元科举制度略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唐,盛于宋。按宋代科举制,可分成三大类:制举、贡举和学选。前者是汉晋时期朝廷取士的主要方式,以举荐的形式从地方征辟人才;贡举,则为开设考试科目广征天下读书人,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进士科之外,还有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和明法等诸科;学选,即由官办太学中选拔学子,其选人方式也多采用考试。以上三类,除了进士科会产生我们习惯认知的状元之外,贡举的其他科目和学选也都能选出第一名,当时亦可称为状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过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选的地位,甚至一度取代贡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改革后不久,进士科又重新被重视,但学选和进士科仍基本处于平行的地位,而漳州第一位状元黄思永,便来自学选,时称“释褐状元”。

江南贡元,贡举之途

宋代学选的方式,主要为王安石创立的“三舍升试法”,当时太学设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国学生等级。学生经考试或荫荣进入太学先为外舍生,外舍生在年试中考得一、二等,经校定合格者准予升入内舍;内舍生两年一试,得优、平两等,经校定合格再升入上舍;上舍生两年一试,方式同科举考试,如成绩为优等,校定亦优等,则可在化原堂行“释褐礼”,此即脱下民服,穿上赐予的官服,从此开启从仕之门的仪式,两个优等考绩的获得者,称“两优释褐”,其中位列第一名者,即“释褐状元”。

黄思永作为释褐状元,其待遇尽管不能完全与明清时期的贡举状元相比,但至少在宋元两代仍是荣耀至极,如可立状元坊,直接授官等。只是,较为尴尬的是,黄思永的释褐状元,到底是宋还是元,竟然莫衷一是

二、黄思永状元年代考

嘉庆、光绪两部《漳州府志》的卷十六选举志载,“帝昺祥兴年,黄思永,释褐状元,龙溪人”。如按此说,黄思永乃南宋皇帝南逃途中,于漳州选拔的人才,因当时随行人员多为宋廷官员,想必国学生当寥寥无几,要在此时选人任用,只能算是征辟,而不能称作释褐,更何况状元之说。另查乾隆《龙溪县志》卷十三选举志,黄思永位列元代“释褐”,下注“第一人”,具体年份不详;于稍早的康熙《长泰县志》卷九艺文志中,也收录了黄思永的《天柱山》一文,作者之下则注为“宋状元,龙溪人”,而同期的康熙《漳州府志》卷十三选举志的“元选举”则记为“黄思永,龙溪人,释褐状元”;再往上溯源,万历《漳州府志》卷十五选举志的元科目中则写作“释褐一人,黄思永,状元”。

从以上府县志的记载,黄思永作为释褐状元当是明确的,惟其年代有宋元两朝之争,而要确定何者更“真”,需从黄思永现存作品中找到答案

黄思永故里,角美东美村

黄思永在《江东丁氏世谱序》中称“余舍近柳江,去丁氏分海洋上下里”,丁氏所居为今杨厝村丁厝社,旧时属龙溪县二十九三十都或更早的龙溪县海洋下里,按《白石丁氏古谱》注记,黄思永为“邻都文甲人”,即原龙溪县二十八都或更早的龙溪县海洋上里的文甲社,今东美村的南园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乃黄思永与丁氏相关的个人履历,“余又长而补邑庠生,吾师丁亩中掌教之秋,诲我、翼我,未几又奖擢我升之国学,俾得沐天朝休教,进大廷为诸士冠”,由此知黄思永先是由龙溪县学生,升为国学生,最后为释褐状元,而其师丁亩中便是考证黄思永及第年代最好的标尺

《白石丁氏古谱》中字、号“亩中”共有两位,介于宋元之间且与黄思永相关的为丁氏第十二世,“讳惠开,字彦华,官名曰明,号亩中,元朝授龙溪县学教谕,称三教谕,生淳祐十年庚戌八月十三日申时,卒元泰定二年乙丑”。丁亩中出生时的淳祐十年(1250年),距离南宋都城沦陷(1276年)26年,距崖山陆秀夫抱小皇帝投海(1279年)29年,距其过世的元嘉定二年(1325年)75年。黄思永为丁氏作序,既有巧合也有必然,有一日黄思永前往拜访丁亩中,恰逢丁亩中与诸兄弟、子侄正在修谱,于是丁亩中便请黄思永作序,可见当时丁亩中尚健在,其中谈到丁亩中兄弟时,黄思永用了“前宋惠安丞”字眼,可见修谱已是元代之事。

漳州文庙也忘记了黄思永

综合以上资料,黄思永释褐状元当是元朝1325年以前获得,绝非南宋之事。又按1999年《漳州市志》说法,黄思永为元至正年间释褐,即1341~1368年,较之元泰定三年晚了数十年,显然是错误的。按目前所能找到的诸多年代版本,或许元仁宗皇庆二年癸丑(1313年)最为可信。

除了为丁氏族谱作序外,黄思永亦曾为华安郭氏作《旌表孝子义重公序》,可见元代的漳州龙溪县,黄思永定然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是到了元明交替之际,八闽大地元军势力崩塌太快,各路纷纷举旗投降,惟有漳州路,忠于元朝的达鲁花赤迭里弥实坚守至最后一刻,算是为元朝尽了愚忠。也因此,漳州文献和百姓在当时大量流失,有关元朝的诸多典故更是荡然无存,大概是因为这样,黄思永释褐状元的名与实才在后世颠簸,竟无人得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漳州   状元   县志   宋元   元朝   科举   进士   国学   年代   方式   林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