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回调,还能上车吗?

近期,“中特估”成为了二季度A股的投资明星,但在近两个交易日中,“中特估”概念整体明显踩下了刹车。不少投资者也开始摇摆,“中特估”概念的回调究竟是“上车”信号还是“跳车”信号。

价值投资理念回归

“中特估”并非是今年出现的新兴概念。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提出“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他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易会满提出“中特估”估值体系,核心理念在于要充分考虑中国一些企业的特殊性、发展阶段、行业背景等因素,建立更符合实际的估值方法和体系。

此前部分上市央企、国企在证券市场的估值较为偏低,因此,“中特估”的提出也被看成是市场对价值投资的一种“理性”回归。

开年以来,“中特估”概念频频被市场关注,以Wind中特估指数(8841681.WI)为例,其上涨了31.73%。同沪深市场32个核心指数相比,该指数的涨幅,超过排在首位的红利指数(15.35%)涨幅一倍之多,远超上证指数(7.44%)和深圳成指(1.13%)。

个股方面,多只“中特估”概念股也一飞冲天。年初以来,中科曙光上涨139.3%,国药一致涨78.17%,中国石油涨62.78%,中国卫通涨59.63%,中信银行涨59.24%,中国电信涨58.71%。

“中特估”估值仍有向上修正空间

不过自5月8日开始,“中特估”概念就出现了大幅回调。这也让部分投资者开始摇摆,这次回调究竟是“上车”信号还是“跳车”信号?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券商认为“中特估”概念短期内具有估值的修复空间,同时还看好对“中特估”的价值投资。财信证券指出,近期“中特估”板块的回调可能与投机资金的撤出有关。

“从投资倾向而言,“中特估”板块投资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博弈事件性主题的短线投资者;二是看重分红及股息率的中长线投资者。对于事件性主题投资而言,资金一般会在事件发生前存在兑现的倾向。鉴于中国-中亚峰会将在5月18日至19日举行,“发现央企投资价值促进央企估值回归”业务交流会暨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宣介会将在5月11日举办,5月中下旬“中特估”板块存在“利好事件兑现”的风险,部分短线投机资金可能会撤出“中特估”板块,造成中特估板块的短期调整。”

财信证券认为“中特估”主题行情均有持续1-2年的可能性,后续仍存在反复机会。但短期而言,当下两大主题交投情绪均过热、并对其他板块产生显著挤压效应,短期存在调整可能性。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5月10日在最新报告中称,市场认同“中特估行情”的基础在于在整体景气不强的背景下红利策略具备吸引力,随着中特估相关优质国企估值有所修复和经济复苏的持续,价值股行情也会有逻辑的演进和分化,具有盈利复苏弹性的价值股行情还将继续演绎。

至于是否要“上车”,诺安基金提醒投资者,对于“中特估”的投资并非简单的一股脑买大盘蓝筹就行了,相反除了需要兼顾价值与成长,还要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中特估”背后真正投资逻辑是寻找被错误定价、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中信   红利   中国   板块   投资者   信号   概念   指数   体系   资金   价值   事件   证券   主题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