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农经验,精心对玉米进行后期管理,促进早熟增产

导语:培育优质玉米,从三种方法对玉米进行后期管理,促进早熟增产,实现增产稳产


绿色的外表下包裹着黄色的颗粒,没错,说的就是玉米啦。当你轻轻撕开它的外皮,你会发现那诱人的粒子。但是小编我呢,更关注的是怎样才能长出好的玉米,要怎么培育它。精心对玉米进行后期管理是很必要的,要想长得好,农户们就要有所付出。咱们看看以下内容,看看如何才能管理得更好。

1、看长相巧追攻粒肥:

在玉米受精后仍然吸收较多的养分,以维持和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时间,以致于可以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样一来就能促进籽粒形成、使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比如,开原县金沟子公社良种场大队,在1976年低温寡照的情况下,于开花期每亩喷洒磷酸二氢钾1斤加70斤水,玉米增产15%。玉米抽雄后还吸收一部分磷肥,在开花期用过磷酸钙浸取液进行根外追肥,有促进籽粒形成,提早成熟的作用。

2、隔株或隔行去雄:

据我们所知,每株玉米雄穗可产生1500-3000万个花粉粒。花粉粒从形成到成熟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所以为了减少植物养分的消耗和集中于雌性圆锥花序的发育,在玉米雄穗提取开始时,要及时地隔株或隔行去蓼,有助于增加雌穗穗长、穗重,籽粒饱满,产量提高。

3、后期战低温促早熟的措施:

玉米成熟前期,要求温度在20-24℃这个范围内。但成熟后期,就不同了,温度逐渐降低,一般大约18℃最为合适。这一时期超过25℃或低于16℃都会使籽粒不饱满,种子含水量高,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

辽宁省各地历年9月份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玉米成熟期对温度的要求,一般都能正常成熟。但辽宁省平均每三年多出现一次低温年。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4-10月各月平均气温各地均比历年偏低的现象,这对玉米生长有很大影响。春季回暖(4-5月)比较晚,受冷空气影响,一般比历年低0.5-1.0℃,同时在昭盟、沈阳、铁岭、阜新、朝阳、抚顺等地降雨量均比历年多10-15毫米。由于春季低温、多雨、寡照,玉米从播种到出苗比历年晚7-10天左右。夏季(6-8月)拔节一开花授粉、灌浆期,温度升的不高,比历年低1.5-2.0℃。7-8月降雨量比历年少50-200毫米。对于夏季,天气不热,雨水不匀,6月的低温多雨,光照不足削弱了光合作用强度,使玉米生长发育缓慢。据我们调查,玉米株高比历年同期低10厘米左右,拔节期、雌雄穗分化期推迟了3天。秋季(9-10月)是玉米成熟期、收获期。

据盘山、铁岭、丹东等地观测降雨量多1-2倍。由于成熟期低温和降雨量多,日照又不足,使玉米成熟期比历年推迟7-10天,千粒重因而下降。1976年日平均气温通过各界限温度的开始日期比历年晚。而终止日期提前,加上初终期间的各月气温低,因此,积温比历年少。大于10℃的积温为2600-3200℃。全省大部分地区比历年少100-300℃。铁岭、本溪、沈阳及营口地区少300-500℃,比历年同期少15%左右,比1975年少500-700℃(相当于少了一个月的积温)。由于积温少,再加以雨量分配不均匀,光照不足,玉米生长发育缓慢,致使有些地区玉米达不到完熟或两茬复种的早熟玉米未能成熟,大大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1976年由于低温持续时间长、光照不足、雨量分布不均匀,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是很大的,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时期采取了战低温、促早熟、夺高产的有效措施,终于在大灾之年夺取了玉米好收成。在玉米生育后期战低温、促早熟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项:

(1)放秋垄促早熟增粒重:放秋垄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玉米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能促进早熟,增加粒重。据调查,放秋垄,拔大草可提早成熟3-5天,并提高玉米产量5%左右。

(2)利用植物激素促早熟增产:几年来各地利用植物激素促进玉米早熟增产,效果得到一致认同。例如,盖县白果农场在玉米生育后期喷洒"七二一",具有明显的促进早熟增产作用。它的使用方法是:在玉米授粉后,花丝初于时往雌穗和叶片上喷洒一次,使用浓度为0.025-0.08%。喷后能减少秃尖,促进籽粒成熟,增加了千粒重。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看长相巧追攻粒肥、隔株或隔行去雄、促进后期战低温促早熟,这些都是玉米后期管理的方法。小编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粒肥   老农   多雨   铁岭   千粒重   后期   玉米   积温   籽粒   成熟期   养分   低温   历年   产量   精心   温度   成熟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