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技术改变了什么?这场盛会给出答案

“QD-OLED每一个像素的革新,都汇集了量子物理学、材料科学和视觉工程的最佳技术。”

“视频面板的测试要求日新月异,并非用单纯一片玻璃可以解决,必须针对客户定制所有配套的服务。”

“超高清显示未来发展有四大趋势:技术升级、算法集成、更大尺寸、应用拓展。”

“视频已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全面参与到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塑造出‘产业视频时代’。”

……

5月9日,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开幕。其间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其中广东省突破了6000亿元,主要环节的产业化目标基本完成。

迈向未来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哪些重要的角色?如何抢抓行业机遇和发展趋势?会上,来自海内外全产业链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携手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需求端: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呼唤“超清视界”

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视频作为连接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视频+教育、视频+医疗、视频+电商、视频+办公……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展了全社会全行业的“视频+”模式。

“全网数据流量的80%以上是视频,视频正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融入千行百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李自学认为,“在5G与4K技术协同发展,AI、AR/VR助力智能升级的推动下,视频的实用属性上升,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

社会需求引导的产业升级,从硬件设备上可见一斑。

在三星电子副社长、三星电子半导体和显示事业大中华区董事长徐亨硕看来,人们通过显示屏浏览内容,显示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徐亨硕指出,流媒体市场将在5年内翻一番,游戏市场也将增长50%左右。消费者对于高清画质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端高清用户规模在流媒体市场将会翻一番。另外,在游戏市场,显卡的性能也将提升2倍。

为此,三星推出的QD-OLED面板实现了多次革新。通过提升蓝色自发光层的效率,QD-OLED将发出的光、颜色的性能提升了33%。借助该面板,显示屏将拥有更好的色彩、亮度,以及更长的寿命。

当前,电视已完成黑白到彩色、模拟到数字两次升级换代,正处于超高清电视快速发展阶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主任姜文波指出,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超高清视听体验,首先要明确不同业态的超高清视音频技术参数。

“超高清不能仅关注‘清晰度’,还有‘帧率、采样量化比特、亮度动态范围、色域和多声道’共五项重要指标。”姜文波表示,超高清视音频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业态形式,超高清对于宽带业务和数字经济最为重要,要积极推进超高清进入千家万户。

提升用户体验,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核心。索尼希望通过广播电视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移动CMOS图像传感器等“黑科技”产品连接人与人,用超高清现实技术来传递情感。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吉田武司介绍,例如游戏、音乐可以“感动人”,医疗、金融服务则可以“支持人”。

供给侧:技术创新引领支撑超高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大会开幕式上,一批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发布。

技术创新是超高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2010年起,显示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4K、8K成果频发,各大面板厂商纷纷布局,显示进入超高清时代。

“要强化超高清显示重点技术创新,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首先要鼓励面板厂商攻关重点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超高清显示行业发展,重视技术源头创新,关注基础类原创性研究,促进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

推动超高清产业技术创新,确定基本的技术体制是第一步。

为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新华提出,一方面要根据技术发展和产业新的业态,创新业务模式,及时更新超高清视频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标准符合性评价、认证等活动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推动超高清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系统体制完整、产业链协同推进的良好生态。

在基本技术体制确定后,终端呈现是产业界关注的重点。“要形成未来超万亿元级大规模的超高清视频产业,从产业侧我们需要关注从面板显示、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终端性能等一系列标准化问题。”赵新华表示,研究院针对各类接收端产品的共性技术标准加强研究,形成了各类机顶盒、显示产品的技术规范,并针对超高清互联网视频、虚拟现实、OTT、IPTV等产品加快了标准化进程。

如果说技术体制是技术创新必要的“温床”,那“人才”则是第一引擎。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提出,一个产业发展,往往需要经历五个阶段,而“引人才”是第一步。“由于品牌厂商的测试要求日新月异,每个面板厂的制程也各有差异,并不是用单纯一片玻璃可以解决,因此,必须针对客户制程,定制所有配套的服务,才有办法协助客户解决日益复杂的技术难题。”对此,曾崇凯表示,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需要长期对玻璃材料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人才的积极培养。

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政产研学用”合作来实现。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是集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专业化创新平台,致力于发展提出国家新型显示领域发展战略、孵化器建设、关键共性及核心技术开发、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建立专利池、共性公共平台建设、产业应用示范、基础研究及学科人才建设等任务目标,力图构建新型显示产业技术生态圈。

欧阳钟灿建议,应重视技术源头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带动,出台支持超高清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持续吸引行业领域人才,强化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科研合作,加快超高清显示产业技术创新。

【南方+记者】李鹏程 洪钰敏

【摄影】刘力勤

【作者】 李鹏程;刘力勤;洪钰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三星   欧阳   技术   产业链   盛会   技术创新   中国   显示屏   广播电视   面板   体制   答案   数字   产业   人才   经济   视频   高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