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视频加载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民族复兴不只是经济的崛起和制度的完善,它还包括一个民族的自我肯定及精神的塑造过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就是立足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依靠自己的文化力量,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坚定走自己的文化道路,提高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创造力、竞争力。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既是人类需求的较高层级,也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有了新的期待。这就需要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源自人民的支持,需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我们要更加准确地把握人民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创新成效的最高标准,通过努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分别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国脉   兴文   自强   自信   需求   文化   全民族   党课   美好生活   强国   北京   力量   民族   精神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