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封侯关羽羞恼,诸葛亮感同身受:这是刘备集团盛衰的转折点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中,关羽恼怒并拍案而起:“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读到这里,或许就会想到一个问题:经历过长沙之战的黄忠与关羽,不是早就惺惺相惜了吗?

为什么黄忠封侯后,关羽不是为其喜悦反而极力反对。羞怒的背后,关羽真的仅仅只是对黄忠不满?

黄忠武力不如关羽,达不到入选虎将标准。

黄忠,素有“汉叔”之称。与关羽、赵云年少成名不同的是,黄忠“老来成名”。黄忠先后服侍过两位大名鼎鼎的主公。

先前,黄忠为刘表当差;后来,凭借斩杀夏侯渊,威名远扬,同时也获封关内侯之职位。

仅仅只凭斩杀一人,就获得了与其他四虎将平起平坐的权利。

抛开资历和实力,黄忠凭借功勋拿下这个职位,想必也不会有太多反对的声音。

但是关羽骄傲的心理却要将资历和实力比较一番,资历暂且向先放至一旁,实力这一块黄忠他的斩将数量、单挑战绩都比不上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共斩杀了16位大将,其底下还有未统计过的中将。

其间,最熟悉不过的“关羽温酒斩华雄”、“怒刀杀颜良、除文丑”

除此之外,死于关羽刀下的还有蔡阳、孟坦、管亥、荀正、韩福、汴喜、孔秀等人。

斩将数量比不过关羽,且看看黄忠在单挑战绩上又是因为什么输给关羽?

关羽黄忠长沙之战。黄忠舞动大刀欲斩关羽,却被关二爷一刀劈了回去,两人大战三百多回合,随着大战进入白热化。

只见关羽虚晃一刀,鞭马而逃,黄忠未辨别就追去,最后也导致其马儿因为体力耗尽,连人带马皆摔于地。

次日,黄忠回营后,韩玄怀疑其与关羽私通。

只见韩玄笑递茶水给黄忠:“闻将军百步穿杨,箭无虚发,为何不用弓弩射杀关羽。”

黄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不过明天能带箭证明自己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便应下:“来日再战,定用弓箭。”

次日,两军于漫漫黄沙中对垒,黄忠二话不说就鞭马朝着关羽杀来。

只见黄忠左手弓,右手箭。瞄准关羽准备放暗箭,第一箭射偏后,第二箭仍然射偏。直到第三箭,才正中关羽的的头盔。

在古代中,习武之人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背后出招,关羽更是对此深恶痛绝。

爱在背后耍招数的小人又怎么能进虎将行列,说出来岂非贻笑大方?

读者诸君都知道,倘若黄忠的能力真有这么强,也不至于答应了韩玄后,又来打自己的脸,除非真的打不过关羽。

关羽瞧不起黄忠背后放冷箭的行为,关键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还获封爵位,加入了五虎将。

也难怪关羽会气得脸部发黑,并且拒绝接受刘备的封赏。

关羽对此真的很恼,于是也将矛头指向了授予黄忠爵位的刘备。

关羽自幼习武,以超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且和张飞陪着刘备一路风雨飘摇,四处飘零,结果竟然不给关羽升职,反而被中途杀出的黄忠截胡了,这还有天理吗?

关羽这一拒封,也是为了让刘备知道,这蜀汉,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同时,也为诸葛亮、张飞等老将鸣不平。

不仅关羽不想与“老卒同列”,诸葛亮也对黄忠封侯一事,颇有微词。

在得知黄忠封侯后,诸葛亮甚至气的三天吃不下饭。

刘备爵位分配不公,诸葛亮对此感同身受

刘备在取得西川之后,自封“汉中王”,对于手下的爵位是却这么安排的:关羽的汉寿亭爵位不变,追封为前将军;黄忠由征西将军抬级为关内侯,追封为后将军;马超的都亭候爵位不变追封为左将军;张飞的新亭候爵位不变,追封为右将军。

从以上的追封规律可得出:关羽马超、张飞仍然停留在原地,爵位不变。唯有黄忠,不仅实现了阶级跨越,还摇身变成了贵族。

刘备爵位分配不公,在记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粗看此事,读者诸君可能已经开骂刘备不知道感恩,吃着碗里的肥肉,眼梢一刻不放地紧盯着碗里的汤,连点肉沫子都不愿意分给这些苦了半辈子的老将们!

但细看此事,只会觉得细思极恐,刘备这算盘打得太响。

军师诸葛亮怎么会猜不出刘备这是想效仿曹操的帝王权术,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权益。但是,刘备学的不精,并没有学的这套权术的精髓所在。

曹魏之主--曹操为了平衡麾下各方面的势力,严格按照资历和功劳分封诸人。安抚各派势力,稳固曹魏。

而刘备只学到按照功劳来奖赏分封,黄忠斩杀夏侯渊立大功,该封!但是也不应该忘了背后将他立起来的推手兄弟们。

诸葛亮几乎将一辈子都融入了匡扶汉室的基业中,在治理以及壮大蜀汉上用尽毕生心血。结果到头来自己还是一个军师,而黄忠已经踩到他头上。此等心情,只有诸葛亮自己知道。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刘备不是不想给 ,而是现在还没有这么多封地?

但是,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称汉中王时已经获得荆州、益州、汉中。旗下的封地的恐怕就连现在的孙权都望尘莫及。

偌大的地盘,倘若刘备念及陪他苦过来的兄弟,大方抽取一些封地封给这些老将。这样的举动不仅能够安抚好一众老将,而且黄忠得到封号,也无人会有意见。

因为黄忠已经进入耳顺之年,还没有留下一派血脉,给再高的爵位都不会有太大威胁,更不会出现荆州之战的惨局,最后导致刘备集团出现拆帮裂缝。

荆州之战的惨局,还要从刘备入住徐州开始说起。

194年,牧陶谦病死于徐州一方卧榻上,刘备就自然而然接受别驾糜竺的邀请,点兵军马,进而入住徐州。

当读者诸君都期待着刘备入住徐州之后,能一展鸿图,开辟出一番徐州新天地时,徐州却在兴平二年被吕布攻占了去。

刘备治理徐州期间,为何仅仅维持了2年,整个集团就开始由盛转衰,最后彻底瓦解成渣子?

用人不善缺乏谋略,刘备集团开始由盛转衰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称之为“瓦解二部曲”。

第一部曲--刘备集团因爵位分配不公出现裂缝,关羽孤立无援丢失荆州致裂缝扩大。

这裂缝的源头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黄忠封侯,关羽羞恼和诸葛亮为跟随刘备打江山的一众老将打抱不平等事件。

自从关羽拒绝接受刘备的封赏后,原本亲密无间的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

诸葛亮经过黄忠一事后,心里也或多或少多少蛮生隔阂,两人已经鲜少谈话议事。

后来,荆州危机出现,刘备一半地盘落入他人手中。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关羽开始频繁奔走,指挥襄樊战役。

战中,刘备似乎忘记了战争未动,粮马先行的老道理。直接断掉了本该给予刘备的兵将支援和粮草供给,间接导致了后来关羽强抢孙权的湘关粮仓,导致孙权翻脸不认人。

而缺少粮食援兵不足的问题刘备也没有理会,也不选择告诉诸葛亮和赵云,因为诸葛亮那时于主公刘备仍然心存隔阂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赵云自然收不到关羽的求救信号。

而这场战争也是有些邪门的。

读者诸君都知道,关羽历经战争无数。无论是武力还是斩将,几乎一绝,曾经还带领了赤壁军、长坂军取得战争胜利。

但在此次战争中,却抵不过吕蒙的几万水师。除去援兵粮食未到问最后能解释得通的就是邪门了。

荆州之战,结果昭然若知,关羽最后不仅输掉了此次战争,还丧命于此。

第二部曲--刘备集团走向拆帮:身为指挥的主公刘备用人不佳,缺乏远见谋略以及集团内部关系内斗是拆帮最重要的原因。

刘备的用人不善问题,其一是黄忠封侯时显现,其二在重用庞统身上可见。

若说黄忠封侯伤了诸葛亮的忠君之心,那这刘备重用庞统就是彻底让一路辅佐他起势的诸葛亮寒了心、失了魂的打击性事件。

庞统到达荆州后,就得到主公刘备的重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备这一举动无非是想压制诸葛亮,避免诸葛亮成长起来,最后强大过自己,威胁刘备“汉中王”的地位。

一向忠于刘备的诸葛亮为他拼死拼活,险些要丢了命。最后死都没想到,自己的爱戴的主公竟然搞这一招来压制他。

由此可见,刘备也是真的不会调节下属之前的关系,这才集团出现内斗。

从庞统之死就可看出:刘备没调节好和诸葛亮的关系而导致庞统急于贪功冒进。

从黄忠之死也可看出:黄忠封侯,关羽对其有意见,集团内的人出现排挤黄忠的现象,刘备也没有照顾到的情绪,最后致其郁郁而终。

而这战略远见问题,莫属于安排关羽坐镇荆州。

可以说,这个问题其实是隐藏很久了,只是刚好在这次荆州事件中全面爆发。

蜀汉最终走向灭亡这条不归路,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刘备集团刚达到顶峰线,过不了那个尖尖坎,吞下几座城后,还未来得及复盘之前事,就急匆匆赶到益州。

问题不解决,最后还是会存在的。

刘备盘踞益州后,并未摸清益州各类势力。

这些势力盘综错杂,急需捋平。

而荆州作为魏蜀吴三方的最前线,需要的是一个心思缜密又不急不躁之人坐镇,但刘备最后却派了关羽前去,明显的战略性错误。

所以从一开始,刘备这一步棋,就下错了。

如果刘备能一步一步稳妥来走,攻下每一座城池后及时复盘。就像攻下益州后,理清势力,派出一个冷静之人坐镇荆州,那结果就有可能出现转机。

刘备除了做错了这两件错误选择而导致集团拆帮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而导致集团拆帮?笔者思考想破头都想不出来,只能请读者诸君分析各自己见。

除此之外,对于刘备爵位分配一事,其实读者诸君都各执己见,有人说,刘备是伪君子,牺牲一众老将的权益来壮大蜀汉。

也有人说刘备若真的是伪君子,那他能装一辈子,也算是个真君子了,黄忠封侯,是为了拉拢荆州一派,最后才能在荆州立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益州   蜀汉   汉中   荆州   集团   徐州   盛衰   爵位   主公   感同身受   老将   转折点   将军   诸葛亮   黄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