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宋朝时期,金人对岳家军的评价。可见,当年的岳家军,其战斗力是多么彪悍了!而统率这支军队的最高军事首脑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一生深怀民族大义,他也因此深得岳家军的爱戴。然而,岳飞含冤被斩时,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你看监斩官是谁。

说起岳飞当年所受的冤屈,这在我国民国简直是妇孺皆知了!直到如今,有关岳飞抗金的故事,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人们为了纪念岳飞的精忠报国,更是为他修建了祠堂。那位大奸臣秦桧,也被人们塑造了一尊跪像,千百年来为当初自己的恶行而对岳飞跪地忏悔!可见,当年的岳飞,已经深得百姓的同情。

然而,这样一位精忠报国的将领,最终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这样的冤案,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会激化民愤,更不要说岳飞当年还有那战斗力超强的十万雄师了!那么,为啥当初处斩岳飞时,没有引起民反或兵变呢?小编查阅了当年的历史史料,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年真正想置岳飞于死地的人,不仅仅只有大奸臣秦桧一人,在他的背后,还有那昏庸的赵构皇帝,甚至可以说,真正害死岳飞的主谋还是赵构皇帝。因为当年的赵构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因此,只要能向金兵求和,无论金人提出什么条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而当时的金人在战场上已经吃尽了岳飞的苦头。

于是,他们便要大宋皇帝处死岳飞,称只有这样,金人才能答应与宋朝鉴定和约。另一方面,岳飞为报“靖康之耻”,却几度上谏,要求抗击金兵,迎回二帝。这让赵构皇帝也深深地担忧,一旦二帝回朝,自己的皇位终将不保。因此,在这些心态下,赵构终于对岳飞起了杀心。于是,历史上的赵构便连发十二道圣旨召岳飞回京,然后将其打入死牢。

另外,在我国,自古便有一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在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大多数人纵然对君王心生不满,但真正敢起来造反的人还是很少的。这也是当年岳飞最终蒙冤惨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赵构用十二道圣旨召岳飞回京时,岳飞虽然明知回京便是死路,但仍然将军心安抚好后,一心回京赴死。

其次,当年赵构皇帝勾结奸臣秦桧谋害岳飞,他们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知道这是一桩千古奇冤的案件。因此,在处斩岳飞时,他们也深怕引起众怒,最终被人劫了法场。于是,赵构皇帝便让秦桧将岳飞秘密处斩。这便使得大宋百姓及岳家军中那些想劫法场的人也没有了机会!因为等他们得知消息时,岳飞早已人头落地了!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无人敢劫法场的一个主要原因,赵构为了防止自己滥杀忠良引起法场生变,便派了一位大宋百姓同样尊重的忠良之后来做监斩官,这个人便是杨家将的后人杨存中将军。他在当时同样也战功赫赫,曾几次率兵解救京城之急,被老百姓传为了佳话。如果有人想救岳飞,他们就不得不面对武功高强的杨存中将军了。

也就是说,赵构知道岳飞在朝野很有威信,贸然斩杀,可能会引起兵变。但是他却巧妙地利用杨家将在朝野的威信来镇住那些有反心的人,然后再慢慢地把控局势,这样的心机,还真是应了古人的一句话: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法场   岳家   忠良   都会   精忠报国   兵变   奸臣   宋朝   皇帝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