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儿子写诗求钱,全篇句句不提钱,好友大方送嫁妆!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古语告诉我们,从小孩子的行为举止中就能看出他们长大后的样子。在民国年间,有一位七岁的小男孩黄侃,为了向父亲讨要生活费,竟然写了一首诗,但这首诗却没有一个字提到“钱”。黄侃的诗引起了他父亲好友的注意,他甚至说要将女儿嫁给黄侃。这个小男孩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黄庭坚的十八代孙。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大书法家、大文学家,他是苏轼的弟子,有着“苏门四学士”的头衔。黄庭坚一生清廉正直,治学严谨,备受后世的敬仰和崇拜。然而,黄庭坚的荣耀只限于宋朝年间,到了民国时期,黄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

黄侃

黄侃是黄庭坚的后人,他的行为举止和诗歌才华,让人想起了他的祖先。这也说明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道理。虽然黄侃的诗没有提到“钱”,但他的行为却让人感受到了黄家的家风和家教。黄府的衰落,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衰落,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黄云鹄,作为黄府的一员,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是清末的一位二品朝臣,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却不为权势所迷惑,一心追求正义。这种品质在当时的官场中显得格外珍贵,也让他成为了其他腐朽朝臣的眼中钉。

然而,清末的官场早已黑暗不堪,统治阶级只顾自己的利益,对百姓则是各种压迫。正直的黄云鹄自然与这种腐败的朝廷风气格格不入。在各路权贵的打压之下,他为了保全族人性命,只能选择退隐辞官。这个决定,对于一个曾经的二品朝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或许是出于知识分子的自矜,或许是出于二品朝臣的骄傲,黄云鹄在失去了官员的身份后,并未急着去找下一份工作,而是开始四处散心,游山玩水。他想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与官场无关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还有一个儿子和妻子要养活。

在清朝时期,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一旦嫁人,便不能出门抛头露面,也无法获得经济来源。因此,当黄云鹄失去了工作后,他的家庭陷入了经济困境。尽管黄云鹄曾经是一位二品朝臣,但他并不慕名利,正义凛然,因此在腐败的官场中备受排挤。最终,为了保全家人的生命安全,他只能选择辞官退隐。 然而,黄云鹄并没有放弃对家庭的责任。他四处散心之后,发现家中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于是,他的朋友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得到了江宁教书先生的职位。为了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黄云鹄毅然前往江宁。 然而,黄侃和他的母亲并没有跟随黄云鹄前往江宁,而是留在了老家。

黄云鹄的儿子黄侃,虽然年幼,但也能感受到家中的经济拮据。有时候,他会写一些诗句来向父亲表达自己的心声。其中一首诗,便是“父作盐梅令,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钱”字,但却深刻地表达了黄侃的心声。首句“父作盐梅令”,指的是黄云鹄作为国家所需的人才,能够辅佐君王治国安邦平天下。第二句“家存淡泊风”,则是赞扬黄云鹄家风淡泊名利,不会利用职务之便聚敛钱财。最后一句“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则是在表达黄侃的担忧,家中经济拮据,是否能够继续支撑下去。

黄侃为了提醒父亲不要忘记家中的困境,写下了这首讨钱诗。诗中表达了家中贫困的状态,同时也展现了黄侃的才华。黄云鹄在收到这首诗后,正好有好友王鼎丞在旁,一同阅读了这封“家书”。王鼎丞对黄侃的才华赞不绝口,还表示要将家中小女嫁给他。于是,这首讨钱诗也就成为了一段姻缘的开始。

据史书记载,年少的黄侃迎娶了王鼎丞之女王灵芳,这本是一段美好的姻缘。然而,王鼎丞却误以为黄侃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男人,却没有看清他是一个情场上的风流浪子。

王灵芳自幼接受传统伦理教育,与接受西方思想教化的黄侃没有共同语言。婚后的第十一年,黄侃对同样在北大任教的黄绍兰深深着迷。黄绍兰不拘泥于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这一点让黄侃感到钦佩与欣喜。她的秀美端庄更是让黄侃为之倾倒,于是他展开了追求。

黄绍兰深深地爱着黄侃,但当她得知他已有妻子时,她决定放弃。然而,爱情的力量似乎超越了一切原则,黄侃提出用假名与她结为夫妻。黄绍兰沉浸在这段婚姻的幸福中,直到她发现黄侃并不是她唯一的情人。传言中,黄侃曾用假名娶过9位妻子。尽管他的才华名动一时,但他的品行却并不端正,这也是他备受诟病的原因。

这让我们思考,一个人的才华是否足以掩盖他的缺点?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黄庭坚   家风   朝臣   假名   全篇   嫁妆   拮据   官场   才华   大方   家中   父亲   儿子   好友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