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武门之变前,当时厉害的人物都在李世民这一方?其实正好相反

文|史书

编辑|稗官青史


说到李世民,许多读者可能会第一时间想起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隋唐演义》,在剧中李世民作为一代明主,曾经带领各路英雄好汉打过许多胜仗,许多名将也都投在他的麾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遭受到哥哥李建成的排挤打压后,李世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发起兵变,并且依靠着自己的实力轻而易举的坐上了皇位。

但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先从玄武门事变说起。

玄武门事变的起因

在李渊建立唐朝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李世民的功劳。

李渊甚至一度想立李世民为太子,但考虑到他并非家中长子,所以最终封他为秦王,立大儿子李建成当了太子。

有了这样一档子事,李建成的心中就出现了一丝不安,李世民的战绩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并且常年征战在外的他手下兵力十分雄厚,这让李建成对李世民总是有一份敌意与防备。

而弟弟李元吉更是在一旁煽风点火,劝说哥哥杀掉李世民,以除后患,但李建成终归是个正直本分的人,于是拒绝了弟弟的这个请求。

可往后的事态对李建成来说越发的糟糕了,武德三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交战,史称虎牢关战役,此时的洛阳是朝廷最后一处没有收复的地方了。

原本两方兵力相当,可谁知这时王世充找来了窦建德作为自己的援助,一时间,李世民所带领的军队腹背受敌,眼看就要被全部剿灭。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世民出其不意的攻击了窦建德的军队,并以少胜多,成功将其抓获,瞬间就扭转了局面。

王世充见此也只得乖乖投降,就这样,李世民以少胜多,成功占领了洛阳,帮助父亲李渊完成了统一。

这一战的胜利让李渊十分高兴,当即就对李世民多加赞赏,在李渊的心中,太子主内,坐镇大局,秦王主外,平定四方,两个儿子相互扶持,成就大业毋庸置疑。

可李世民这样的本事让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十分不安,李世民此时已经被父亲封为天策上将,且府中有着起码一半的开国功臣。

其中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更是天下闻名,且朝中不少大臣都对李世民的功绩赞叹有加,这样下去,既有兵权又有民心的李世民如果想要造反岂不是易如反掌?

李建成身为储君,自然是没有机会亲力亲为的去前线作战,他也明白父亲这样安排的原因就是想将他放在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上,李世民可以战死,甚至李渊都可以御驾亲征。

但对一个王朝来说,储君是不能出现任何差池的,但眼下的困境也不能放任不管,该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削弱李世民的兵权,必要时,就杀掉这个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

有了这个想法,李建成就逐步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他先是找借口让李世民将府上的两位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驱逐出去,又设法将其留在长安城内,使其与自己的军队分隔两地,既不能像以前那样调动兵马,也完全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不久后,李建成又称突厥已经南下进犯,让李世民将自己的兵将全部交给李元吉,这样一来,李世民就彻底被架空了,完全没有一点威胁。

李世民本以为李建成会就此收手,毕竟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夺嫡的可能,可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情成为了压倒李世民的最后一棵稻草。

这天,一颗耀眼的白星出现在了天空的东南方,古人称这一天象为太白经天,此天象预示着天下即将易主。

这时的李世民收到了两封信,第一封信中明确的提到了太子的计划:

太子与李元吉将于三日后邀请李世民为三军出征饯行,到时候二人就会立刻将李世民于帐内刺杀,李世民麾下的将领也不例外,有不从者一律杀无赦。

第二封信是李渊给他的密奏,上面只写着一句话: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这两封信无一不预示着李世民的下场——死路一条。

走投无路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发起了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变——玄武门之变。

在进宫之前,他秘密召回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在两位谋士的帮助下,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很快被确定了下来。

玄武门事变当天

李世民在收到李渊发来的密奏后,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从容地跟着使者进了皇宫面见皇上,在父亲面前,他揭发了兄长私通后宫的消息,顿时引得李渊勃然大怒,当即决定于第二天早朝再在三人面前公开处理此事。

就在最后的几个时辰里,李世民走出了自己人生中最为冒险的一步。

回府后的李世民立刻开始调动仅有的兵马,他亲自率领了九个亲兵埋伏在玄武门,准备在此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

尉迟恭则率领着剩下的七十余人埋伏在行宫各处,随时接应李世民。

但这区区一百来人显然是不够的,无奈之下,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二人在长安城内集结了一批被释放的囚犯,以此作最后的支援军。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观众内心会产生一个疑问:皇宫处处守卫森严,李世民此时是如何带领这么多部下进入皇宫的呢?

这个问题已经由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给出了答案,当晚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就是昔日瓦岗山的众多好汉之一,被李渊收编后,自然成为了李世民的一颗暗棋。

另一边,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此时正在太子府内密谋,却忽然听到了李世民向父皇告发二人的消息,于是二人立刻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夜赴玄武门,向李渊请罪。

等到两人进入玄武门后,终于发现了蹊跷,可这时身边的亲兵都在玄武门外等候,二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策马一路狂奔。

逃跑的过程中李元吉还曾经想要反杀李世民,但几次拉弓都因为过于紧张而失手,李世民怎么会错过这次机会,只用了一箭便让李建成命丧当场。李元吉也被众多士兵乱箭射死。

解决完二人,李世民又来到后宫,斩杀了剩余的所有皇子,做完这一切之后,便径直来到太极殿。

究竟是李渊主动让位,还是被李世民逼迫,我们无从知晓,只知道从那天以后,李世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朝代。

李建成的真正实力

李建成败给李世民,看似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毕竟在李世民手中有着最顶尖的谋士,有着瓦岗山的许多英雄豪杰,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真要比较双方阵营的实力,李建成更胜一筹。

首先从家族层面上说,李渊当上皇帝后,招募了许多妃子充实后宫,并且将70%的政务都交给李建成处理,对外的战争方面自己更是高枕无忧,每天都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后宫的嫔妃上,此时的皇子数量已经有二十多个了。

这些皇子的母妃因为自己的孩子年纪尚小,不得不依附于太子李建成,这样一来,可以说整个后宫都成了太子的耳目,这也是为什么李渊那里有一风吹草动,李建成总能立刻知道的重要原因。

再来说说这个家族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李渊和李元吉。李元吉一直是太子这边的党羽,这自然不必多说。

但从李渊给李世民送密奏这件事上来看,作为皇帝的李渊也是站在李建成这边的,在古代,皇子接到来自皇帝的密奏,这几乎就已经被判了死刑。

在之前的各种战役中,李渊也将带兵打仗的任务全权交给李世民,这说明在他心中,即使这个儿子出意外战死也无伤大雅,真正重要的只有太子一人。

整个家族中,可以说大部分人都站在太子那边,就连皇帝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那李世民还有什么胜算可言呢?

再从两方的兵将上来说,李建成这边的人才并不比李世民少。

也许大家在看完《隋唐演义》后,觉得瓦岗山有名的英雄好汉都去了李世民那里,李建成那边的人才寥寥无几。

但真实的历史中绝非如此简单,李建成的府上云集了许多当时的精兵强将,只是因为这些人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演义中,才会让大家觉得李建成势力单薄。

那么李建成府上的这些将士与李世民的瓦岗好汉有什么区别呢?

李世民这边的确是有英雄无数,但这些英雄大多出身绿林,几乎都只是单打独斗的本领高强,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势力。

如果李世民这边有自己的兵力,那么这些英雄可以派上用场,可一旦李世民被收回兵权,那即使这些人再厉害也不可能以一敌百,况且二子夺嫡这样的斗争,如果真的兵戎相见,李世民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而反观李建成这边,府上的英雄豪杰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户,不但自己从小学习兵法武义,还有强大的家庭做自己的后盾。

这些家族中大多都有自己的兵力,在当时被称作“关陇军事贵族”,可以说这些人不止是自己投靠太子,更是象征着整个贵族家庭的投靠,这样一来太子这边可以调动的人马就完全不是李世民能够相比的。

除去这些仕族的兵力不说,在京城内,太子府上就有两千兵力,李建成为这只部队其名为长林兵,可以驻扎在太子府。

而这样的权利李世民并没有,原因很简单,他并不是储君,即使有军权,这些部队也只能守在城外,没有皇帝的允许不能进城。

不仅如此,一些老牌的军队此时也是站在太子这边的,例如罗艺就将三百突骑兵送给太子,毕竟按照纲常伦理,李建成才是合乎正道的储君,拥护他的人自然是大多数。

这样一对比,李世民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后来的计策与狠心,夺嫡之争他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如果不是制定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太子人头的周密计划,一旦太子这边有所反应,李世民是完全不会有生还的可能的。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双方实力上的差别,但随之而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既然李渊是站在李建成这边的,那李建成被杀的时候,李渊在干什么呢?

李渊的处境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资料上的记载是——此时的李渊正在泛舟游湖。

前面都打的不可开交了,李渊不但没有听到一点风声,还在凌晨泛舟游湖?这似乎是不合逻辑的。

再者就是据记载,李世民曾经去了父亲所在的太极殿,而在这之前,李渊已经得到了几个儿子相互厮杀的消息,除了惊讶外,李渊没有做任何反应。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查阅众多资料后,“囚慈父于宫中”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加上李世民杀害了后宫中其他所有皇子,我们不难推测事情是这样的。

李渊得知此事时,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双双被杀,后宫中其他皇子又年纪尚小,要保住李家的王朝,让李世民当太子是唯一的选择了。

可就在李渊得知自己的其他儿子也悉数被杀后,他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野心,此事的李世民已经带兵来到了太极殿,逼迫父亲交出皇权。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渊只好退位让贤,从此被李世民软禁起来。

历史的风云总是变幻莫测,谁能想到原本活不过三天的李世民竟然起死回生了呢?或许在李建成心中,输赢已成定局,这才让他有所懈怠。

仅仅一夜之间,整个国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这才是玄武门事变的魅力所在。

好在李世民即位后政绩斐然,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全国上下海晏河清,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秦王   太极   谋士   府上   皇子   事变   后宫   兵力   太子   厉害   父亲   人物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