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的帝王心术有多厉害?从她临终对汉武帝的嘱托就可以看出来

窦漪房是谁?汉武帝的奶奶,一手粉碎了建元革新,令赵绾、王臧自杀,窦婴、田蚡罢官,汉武帝被迫成为傀儡的女人。她能够只手遮天,不仅是因为地位,也是因为实力,那么窦漪房的帝王心术到底有多厉害呢?就让我们从窦漪房被阴错阳差的派到代地说起吧。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 《史记·外戚世家》

窦漪房是汉代赵国清河观津人,自幼家贫,他的弟弟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拐卖而不知去向。他弟弟被倒手十几次,后来被人送到了矿山里去挖矿,结果矿山崩塌,除了他弟弟外,其他人全被砸死,只有他弟弟侥幸生还。

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史记·外戚世家》

窦漪房则进入宫闱之内,在吕太后吕雉的身旁服侍,吕雉挑选了一些宫女,对她们进行特训,目的是把她们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替吕雉监视宗室诸侯们的行动。每个诸侯会被派过去五名宫女,而这其中就包括窦漪房在内。从这就可以看出,窦漪房在众多的宫女之中,一定是一个心机深沉、聪慧机敏的人。

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史记·外戚世家》

窦漪房知道要把自己派到诸侯那里去,她认为自己家在清河,那是赵国的领地,如果派到赵国是最为合适的。于是她去找主管这件事的宦官说:“请您将我写在派往赵国的名单之中,这是我给您的一点心意!”出事宦官连连点头,对她说:“放心,放心!”可这个宦官并没有将窦漪房写在派往赵国的名册之内,而是把她写在了去往代国的名单之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史记·外戚世家》

名册递上去,被吕后批准,到了要出发的时候,窦漪房发现自己在派往代地的名籍之内。他十分怨恨这个主事官宦,不想到代地去,因此,双方坚持不下。那吕太后已经批准的事情,有谁又能够违抗呢?这让窦漪房第一次意识到,拥有权力是多么有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命运只能受他人的摆布。

在这里我猜想,也许不是宦官疏忽导致窦漪房去了代地,而是吕太后刻意安排,因为赵王刘如意,本来就是要被吕雉干掉的人,派人监视与不监视没有什么差别。

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史记·外戚世家》

到了代地,由于窦漪房聪慧机敏,十分善于察言观色,说话又十分得体,因此深得代王刘恒的宠爱。窦漪房先为代王刘恒生下了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男孩,就是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两兄弟。但窦漪房还不是代王妃,代王妃是吕雉的亲眷,也就是吕氏之女,因此,窦漪房距离登上王妃之位,有着几乎不可跨越的距离。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外戚世家》

但诸吕之乱的爆发,帮了窦漪房一个大忙,陈平、周勃拥立代王刘恒继位,但是却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除掉吕氏之女,因为他们担心刘恒继位后,吕氏女就是皇后,难免有一天,会跟他们清算诛灭吕氏的旧账。因此,在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前,代王妃便去世。刘恒进京继位后,他和代王妃生下了四个男孩,也先后病逝。这样一来,刘启就成为了汉文帝刘恒年龄最大的儿子,而被立为太子。

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皇后姓窦氏。——《史记·孝文本纪》

母以子贵,汉文帝继位三个月后,有司请立皇后,为此他们请示薄太后。薄太后说:“既然立了刘启为太子,所谓母以子贵,皇后自然是窦漪房。”窦漪房并没有急着争位,而是先把自己的儿子刘启推上了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母以子贵她自然是皇后的最佳人选,所谓“不争是争”,这就是黄老之术的要义之一。

若干年后,大行令栗贲也以母以子贵为由,请汉景帝立栗姬为皇后,结果却被汉景帝诛杀,栗姬也被幽禁而亡,太子刘荣被废。究其原因,窦漪房成为皇后,那叫水到渠成,因为在此之前,窦漪房已经没有了对手,她也获得了刘恒充分信任。栗姬的情况则不同,当时汉景帝正对她十分不满,大行令栗贲的上奏,无异于火上浇油。同样的办法,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因此窦漪房的做法叫做高明,而栗贲的做法叫做愚蠢。

当然怂恿栗贲做出这种愚蠢行为的人,并不是栗姬,而是想治她于死地的王娡和长公主刘嫖。因此在我看来,长公主刘嫖干的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受到了窦太后窦漪房的指点。为什么窦漪房会针对栗姬呢?因为窦漪房想让小儿子刘武做太子,因此太子刘容和栗姬就是最大的障碍。

窦皇后病,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史记·外戚世家》

汉文帝时,窦漪房就因为生病失明了。汉文帝开始宠幸来自慎夫人、尹姬,但是慎夫人一直没有为汉文帝生下儿女。从以前的代王妃,到后来的窦漪房,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汉文帝是可有子嗣的。那为什么这几个受到宠爱的妃嫔,就一直没有为汉文帝生下儿女呢?我猜测是那个眼盲心亮的窦漪房,从中作梗的缘故!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史记·外戚世家》

汉文帝到上林苑去,皇后窦漪房和慎夫人相陪,因为慎夫人受汉文帝宠幸,因此经常和皇后平起平坐,没了尊卑之分。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史记·外戚世家》

坐下的时候,本来侍者准备好了长席,让慎夫人坐在上位。但袁盎却让人把席子撤下来,让慎夫人坐在下座。慎夫人大怒不肯就坐,汉文帝也生气了,于是带着慎夫人离开了上林苑,只剩下皇后窦漪房独自留在那里。

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於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史记·外戚世家》

等皇帝和慎夫人消了气之后,袁盎来到汉文帝面前说:“臣听说自古尊卑有序则上下和睦,慎夫人如今只是妃嫔,怎么能和皇后平起平坐呢?这样叫做尊卑失序,陛下喜欢慎夫人,赏赐金银财宝就够了,如果让她和皇后平起平坐,那不是爱她而是害她!陛下,难道忘了戚夫人吗?”汉文帝听了没办法反驳,他也承认袁盎说的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在汉文帝时期窦漪房就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实力,把慎夫人比作戚夫人,那窦漪房不就是吕后吗?从那时起,慎夫人谨小慎微,生怕让窦漪房抓住自己的把柄。

汉文帝去世后,曾经娇宠备至的慎夫人便从历史上消失了,他是陪葬还是被害死了,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但从上面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大臣们眼中,窦漪房的狠辣不亚于吕雉,那么慎夫人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别人都是子承父业,但到了汉景帝刘启这里,窦娥房想改一下这个规矩,因为她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便想让汉景帝刘启立梁王刘武为太子,大汉王朝建立以来,刘邦就曾经想废长立幼,但最后没有成功。而到了窦漪房这里,想让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这可是闻所未闻的。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驩。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但窦漪房就这么做了,趁着梁王刘武进京的机会,在一次家宴上,趁着酒兴,让汉景帝刘启答应下来,这简直就是逼宫。汉景帝刘启不敢当面拒绝,不了老太太说君无戏言,让人立刻把这件事确定下来。连窦太后的侄子窦婴,都认为这么做违背祖制是要不得的。窦婴说:“自高皇帝建汉以来,皇帝之位都是传给长子、长孙的,怎么能够传给弟弟呢?这样做,不是败坏了祖宗的家法吗?”

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本来马上水到渠成的事儿,居然被窦婴给搅黄了,窦漪房咽不下这口气。不久之后窦婴就因为生病,而被免去了官职,窦漪房又把窦婴从窦氏门籍中除去,让他不能再进入朝堂,更不能进入宫门。简单点说,和窦婴断绝关系,我就当没有这个姓窦的侄子,让他也不要再来见我。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孝景三年的时候,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刘启在宗室及窦氏中,找不到一个能用的人,看来看去只有窦婴可用,把汉军主力全部交给周亚夫,汉景帝刘启实际上并不放心。于是便想让窦婴入朝,但窦婴说来不了,自己身体有病,况且也没有什么能力,不能担当大任。

汉景帝这个生气呀!你还和我摆起了谱,天子的话你都不听,让谁去说服呢?窦漪房说:“这个犟驴,又犯病了,没关系,他肯定会出来的,你先回去吧!”果然不久后,窦婴就主动上门找到刘启,并给刘启推荐了栾布和袁盎等人共同平叛。

吴楚七国之乱平息后,窦婴因功被封为魏其侯,窦太后对汉景帝说:“窦婴能力突出,又为平定七王之乱立下大功,既然条侯周亚夫被拜为太尉,那为什么不让窦婴去做个丞相呢?”汉景帝笑对母亲说:“母亲,窦婴立功不假,但他这个人自视太高,做事浮躁,容易自我陶醉,不能够屈己服人,不适合做丞相,如果令其为相难以服众!”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窦漪房好黄老之术,推崇“无为而治”,因此汉景帝、太子及窦氏都必须读老子的书,尊奉黄老之术。因此,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通过黄老之术而入仕,儒生和儒术属于边缘化的状态,都是因为窦漪房厌恶儒生的缘故。

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汉书·儒林传》

汉景帝时期,儒生是没有机会入仕的,主要原因就是窦漪房好黄老,因此,尽管有很多博士,但他们并没有入仕的机会,只限于学术讨论的范畴内。

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汉书·儒林传》

汉武帝继位后,重用儒生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在得到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的支持下,开始了建元革新。一开始的时候,窦漪房只是冷眼旁观,直到赵绾准备上书夺取窦漪房的权力,才安排人搜集赵绾、王臧的罪证,并对汉武帝说:“赵绾、王臧,这两个儒生罪大恶极,简直就是新垣平在世,他们除了空谈,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呢?黄老有什么不好,非要推行什么儒术!”

汉武帝这才发现,在窦漪房面前,自己竟然没办法反抗,赵绾、王臧在狱中自杀而亡,丞相窦婴、太尉田蚡都被罢黜。窦太后拜许昌为丞相,庄青翟为御史大夫,废太尉自领虎符控制君权,并让程不识负责宫廷宿卫。至此,建元革新彻底失败,刘彻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生活。

打败窦漪房的是时间,窦漪房年龄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她主动把虎符交到了刘彻手上,并对汉武帝说:“彻儿,奶奶不行了,你不要生奶奶的气,以后就要靠你自己了,你要小心你母亲和田蚡,刘氏天下不能在你手里改姓呀!本来当初我就想把你母亲处置了,但我没有那么做,那是因为你的原因呀!”

当初我在看《汉武大帝》的时候,看到这段的时候,被窦漪房感动了,可是现在想来,窦漪房在临终前还给王娡挖了个坑,他没有提窦氏,而是把矛头指向了王娡和田蚡,让汉武帝对王氏小心提防。帝王之术在于制衡,要限制王氏,就要启用窦氏,这就是窦漪房的目的。

不过后续的剧本,没有按照窦漪房的预计进行,汉武帝借着田蚡和窦婴的争斗,让窦氏和王氏外戚都彻底谢幕,把权力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汉武帝   母以子贵   清河   史记   外戚   心术   太后   临终   帝王   太子   皇后   世家   夫人   厉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