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五祖寺)

之前讲过广东曲江南华禅寺的六祖慧能,也从《六祖坛经》获悉其少时偶闻《金刚经》即开悟,23岁即奔湖北黄梅东山寺拜五祖弘忍为师,后得传衣钵,也听说东山寺里供奉着五祖弘忍大师的真身,那我们就去黄梅走走。

到了黄梅县,得知东山寺早已改名五祖寺,所在那个镇也改名五祖镇。就像广东新兴六祖出生地,也改名六祖镇,我在那里泡过温泉,都在打造禅宗文化小镇。


五祖寺建在东山的半山腰,沿着东山古道爬上去要半个小时,寺庙周围没有任何商业摆摊,一片净土。建筑规模与南华禅寺差不多,只少了前面的放生池。五祖寺在湖北的地位与南华禅寺在广东的地位相当,礼佛的信众来自八方四面,香火很旺,地位较高。山脚下有一个4A景区——问梅村,为上山的香客、游客、居士提供食宿后勤保障,还有黄梅戏等多项娱乐活动,我们就住了一晚,榻榻米的,感觉挺祥和。




六祖惠能一字不识,《六祖坛经》是韶州(韶关)刺史的门客法海收集其平时的讲法记录成书的,里面关于那首菩提偈引出的衣钵传承及惠能南下逃避追杀混进猎人队伍吃锅边菜的故事,引人入胜,有趣味性,但疑惑佛门怎么也明真暗斗,像武侠小说。这一段的真实性无法考究,我个人觉得缺乏合理性。一是都是出家人,修为这么高,基本已经参透生死宇宙,只是顿悟和渐悟的修行方法有别而已,名利早都放下了;二是惠能到黄梅的时候是24岁,而神秀已经56岁了(20岁出家受戒),一直是五祖门下的首座,既有崇拜他的师兄弟,也有自己的徒弟,确实以求法为重,应无窥祖位之心;三是神秀靠当时在朝廷的权威,如果想要打压、排挤惠能是很容易的事,但他反而力荐惠能,请武则天和唐中宗圣诏迎请惠能入京供养,敕额赐物。尽管惠能婉拒圣意,但地位和名望已经被提升了,这是有籍可稽的。


五祖圆寂后,神秀深得武则天敬重。武则天曾置君臣之身份于不顾,向神秀行跪拜之礼;唐中宗和唐睿宗对神秀也礼重,神秀被尊为“两京(长安、洛阳)法主,三帝(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国师”。神秀101岁圆寂,中宗皇帝亲自送殡,并赐“大通禅师”谥号,可见当时之显赫。

神秀为禅宗“北宗”创始人,后世称其法系为北宗禅,民间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北宗门下,势力连天”之感概,五祖寺也号称“天下祖庭”。但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后由道璇传往日本。


虽然人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但惠能认为“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神秀也说:“他(惠能)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南宗后来还真的发扬光大,几乎占了佛教半壁江山,而神秀在宋代之后就很少被提及,即便提及也只是在《六祖坛经中》当背景人物。

五祖寺的山门(第一道门,包括中间大门和左右两个小门)对联是五祖的承传:“上接达摩一脉,下传能秀两家”。可见五祖对惠能和神秀是一样认可的。中间大门的对联是“福地名山无点善心何必到,禅门圣境有分诚意可来朝”。左右小门上方的黄色偈碑,分别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和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让游客进山门前抬头就会先看到这两块偈碑,感悟感悟再说。

同在五祖门下,惠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越神秀得授衣钵而成六祖,却须南下避难混进猎人队伍15年,并“怀止会藏”于“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广州、曹溪、四会、怀集之间,世寿76岁,身后“一花开五叶”,让南宗禅得以发扬光大到今天,成为佛教主流;而神秀虽未得传衣钵,却以“渐悟”法门成为北宗禅的创始人,并贵为朝廷的法主和国师,个人建树和佛教事业达到顶峰,世寿101岁算高寿,但北宗传了几代便衰落,今天北宗已经极少人问津。

这听起来有点像诺贝尔奖,重大发明创造都是在青壮年时期,而获奖的时候基本都已年迈或者身故。惠能和神秀,是人也是佛,有情也有性,各有各的命运补偿,但佛家不讲这个,讲虚无——不生不灭,念佛者谁?你就是佛,佛就是你。



寺里供有五祖真身,在祖殿“酉来卯叶”(酉时表示西方、傍晚,含义成熟;卯时表示东方、早晨,含义报到)里面。可以进去参观,不过前面是代身,代身后面的小房间里面供着的才是真身(可能是为了文物保护),有格栅窗户,给拍照。

关于五祖弘忍的介绍,是这么讲的:弘忍的父亲原来是一个种松树的道人,想跟四祖道信学佛,却因年纪太大遭到拒绝,后来邂逅一个洗衣女周氏。周氏遂孕,遭父母弃,还是生下弘忍,弘忍父亲也去世了。传说弘忍就是其父亲的转世。弘忍被抛于水沟中竟能溯流而上且气体鲜明,周氏惊异,救起,从此弘忍随母乞食,被人称无姓儿。有一天偶遇四祖道信。四祖见其骨相奇秀,异乎常童,便问:“子何姓?”

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

师曰:“是何姓?”

答曰:“是佛性。”

师曰:“汝无性耶?”

答曰:“性空故。”

四祖默然,识其法器,即让侍者至其家,于父母所乞令出家。父母以宿缘故,殊无难色,遂舍为弟子,名曰弘忍,以至付法传衣。




五祖弘忍是黄梅本地人,74岁圆寂,唐代宗谥其“大满禅师”,塔名“法雨”。东山寺是五祖弘忍的道场,遂改名五祖寺。

五祖有首偈颂,对惠能讲的: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听说四祖寺也在黄梅,距离五祖寺一百多公里。下回再去看看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南华   东山   惠能   佛教   国师   衣钵   真身   门下   广东   地位   黄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