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不救,谁的孩子谁抱!财政部三令五申强调:地方60多万亿债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无论是兰州城投的债务违约,还是遵义的最大城投遵义道桥156亿债务宣布延期。

都在表明地方隐性债务始终是悬在头顶上的惊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

根据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地方城投债务总额已经超过65万亿元了。

65万亿是什么概念?

中国GDP总量的一半以上。



被爆出来的兰州、遵义仅仅是地方债务里的冰山一角,今年或许会有其他地方的地方债务爆雷。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无论是地方债,还是城投债,不一直是低风险的代表吗?

更是债券资金的标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2017年年底,审计署公布《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里,财政部给地方政府撂下的三句狠话:

一、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二、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

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谁家的孩子谁抱”、“幻觉”、“不兜底”,光是从言辞上就能看出中央表态的严厉,也是危机前的警示。



2023年,财政部公开了几份回复2022年政协委员提案的函件,其中涉及到隐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在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方面,财政部表示,将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实现"谁欠债谁偿债"的原则。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按照法律规定实现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合理分担风险。


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债务将贯彻终身问责制,倒查责任。

尽可能防止个别地方政府,暗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的变相举债行为。

可以看出,对于地方性隐性债务的问题,国家这次真出手了!



01什么是地方债务和城投债?

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向商业银行借款,因此他们设立了一个具有国有性质的集团——城投集团来筹集资金。

这些城投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政府掌控的国有资产,被视为地方政府的亲儿子。

城投企业通过运营产生的债务被称为城投债。

城投企业的资金和信用都源自于地方政府,它们的命运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

说直白一点就是,它的钱就是地方政府的钱,它的信用也就是地方政府的信用。



02地方隐性负债主要有两部分。

地方政府为了融资,有一部分是通过向银行借贷、发行债券、设立信托、购买保险、投资资管产品等方式。

通过投融资平台来实现。

地方政府提供担保并承担偿还责任。

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不规范的PPP项目、政府投融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其实都是变相借债的方式,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同而已。



03部分官员过度举债谋政绩等原因,导致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快速增长,规模较大,风险加大。

地方隐性债务到2023年突破60万亿大关,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二字。

政绩。

每个地方的政府新任负责人上任以后,都想做出一番政绩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钱,就成了必需品。



无论是改造城市道路,修娱乐公园设施设备,或者搞点标志性工程等等,无一例外都需要金钱支持。

但是政府资金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来这么多钱搞政绩?

那就直接借呗!

除了前面说的发行地方债和城投债,还有一种借款模式叫做ppp模式。

我们以修建高速路为例子,没钱了?

又没办法再找银行,这该怎么办?



那就找个公司,让他出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由大老板出面去找银行融资。

政府则出面做信用保证。

路修好,新任领导人政绩有了,大老板也有钱赚,银行等放款机构也有利息收取,一举三得。

等路修好后,如果建筑不足与偿还公司所承担的费用,政府会以30年来支付剩下的缺口,甚至还有补助。

看上去很美好?



其实会给后续继任的地方政府新任负责人留下了巨大的窟窿。

ppp项目其实就是寅吃卯粮,如果不断的变相举债,就会形成源源不断的隐性负债。

因为政府未来的资金预算是有限的。

但是对于这一点,财政部早就设了限制,当地政府每年用于ppp项目付费的总额,不能超过当地财政年度预算支出的10%。



话是这么说,但没有政绩,不搞点面子工程,地方政府新任负责人还怎么升迁?

所以还是得借啊!

怎么借?

地方政府一般会找个大型公司招标,让企业先建设,工程做好以后也交给社会资本运营。

政府则分10-30年给公司支付建设费用和各类运营费用。



这样一来,地方政府表面上没有花一分钱,就做成了想要的面子工程,政升职指日可待。

然而,这种行为会给地方政府带来严重的隐形债务,甚至是背上巨额债务。

为什么这些地方敢冒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也要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一些地方政府以为,对于这些隐性债务,最终中央政府会“兜底”。

借款的一些贷款机构也认为政府会最终“买单”。

谁也没想到,中央却坚决表态,我不兜底了,谁家的孩子谁抱。

谁捅的窟窿谁负责,不会兜底地方60多万亿隐性债。



有人说,这是不是说着玩的吗?

不!

近日财政部网站公开的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072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在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方面,再次表态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期两度表态,打破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兜底预期。

这些都表明了中央的表态之坚定。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债务怎么办?

首先,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直接兜底地方政府可能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和风险的扩大。

只有严格控制地方债务风险,才能更好的实现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有人可能会担心,如果中央不提供支持,那么城市投资债券就有可能违约,这是一个风险。

但实际上,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慌城投债券的问题,因为这只是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问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GDP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的投资来推动的。

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这种发展方式也留下了一些漏洞和问题。

现在我们需要自己来承担这些责任,填补这些漏洞,进行改革和发展。



那么地方债的未来会怎样?

即使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是像遵义这样。

道桥156亿债务宣布延期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成了20年。

前10年仅付利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这其实暗示着一个信息,就是即使像遵义这样负债累累,也可以优雅地处理这些问题,不用像“老赖”一样躲债。


而是在银行的支持下,通过缓解负担,稳健地偿还债务。

遵义的情况也表明,即使经历了困难,银行仍然会提供支持,给予合理的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因此,可以放心,不会真的爆雷。

从兰州的技术性违约到遵义的债务展期20年,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方式来为还债做出努力。



除此之外,虽然65万亿的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很大,但是我国政府的总体负债率却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据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负债大约是31.4万亿美元,负债率是123.33%。而日本负债率224.1%,欧盟负债率是97.8%,印度负债率是85%。而我国政府负债率仅仅50.17%左右。

相比起来,并不算太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转发评论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财政部   债务   遵义   中央   地方   兰州   隐性   政绩   地方政府   债券   风险   方式   孩子   银行   政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