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钱人与穷人家孩子一眼可辨?” 网友真实经历给出扎心答案

#2023育儿季#

刷到一个问题:“本人学生,身边有很多有钱孩子,也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为什么两个人穿同一件衣服(比如校服),但有钱人的孩子和家境一般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来。”

翻了300多条评论,看到绝大数人认为,最容易区分的是“气质”,气质的来源,则是由经济实力决定。

有钱人的孩子从小见多识广,一出生就在罗马,从小习以为常的事,是很多人终其一生的追求。

而穷人家的孩子,不仅需要保障自己的前途,还要考虑如何不被别人看轻,双重压力下更容易陷入焦虑。而焦虑又会以疲惫、不自信等外在形式显示在一个人的外貌上。

仔细想想上学那会,身边家庭条件不错的朋友,确实比我们格局更大,处事也更淡然;而且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外貌上投资。而我们这些一般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连关注外貌都会让我们内疚,更别提花时间、金钱打扮自己了

时间一长,当两者在一起时,差距自然一眼可辨。

你以为的矫情,可能只是人家的日常

看到网友分享了自己侄女的小故事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些小朋友生下来就是 “公主”:

网友说,小侄女今年幼儿园大班,准备上中关村二小(北京人都知道这个小学有多难进),初中准备去国外。看来,该网友家的条件属实不差。

网友说了一件小事,让我隔着屏幕都感到了社会的参差。小姑娘喝过一次超市的水果饮料,刚入口就“呸呸呸”吐出来,还说不好喝

网友说不是因为小侄女矫情,而是因为她从小到大,喝的都是超市里新鲜水果拿回来剥皮鲜榨,如果不够甜还会加六角蜂巢形状的蜂蜜,再让保姆用纱布过滤后给她喝。

小姑娘平时出门要把露出来的地方抹上防晒,回来用卸妆卸掉;穿的衣服,都是去香港、日本买的最新款;家人还经常带着她去旅游,才6岁,已经去过了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国内的各个名城也都刷了一遍。

放假后,不是坐飞机去日本泡温泉,就是去澳洲或者夏威夷玩,因为去加拿大学了骑马,回来买了马具,没事就去溜溜。还经常去博物馆和摄影展,周末经常飞上海或者香港去吃米其林餐厅

除此以外,学习花销更是让人咋舌。英文老师是一个英国伦敦人,每个礼拜上门3次,一个月学费5万。小姑娘要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家人答应了,准备明年暑假让爷爷奶奶,带着去坐直升机全程跟踪的那种旅游项目。

网友最后总结,这样养出来的孩子,比同龄人高一大截是理所应当的,毕竟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确实,从网友的描述来看,用这种日常“富养”起来的孩子,见识怎么可能少?

人类的参差,差距大到让人流泪

与“富养”起来的小姑娘相比,穷人家孩子的被迫懂事,会让人心疼。

记得刷到过一个真实故事,两个同期进公司的大学生,一个家庭条件富裕,叫小刘;一个则是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叫小李。

刚入职第一天,小刘就请办公室的同事喝奶茶,而小李只能一遍遍说着“有什么我能干的活,都可以给我,以后请多关照~”

两个孩子都踏实肯干,工作完成度很高,但很显然小李更加拼命。为了能过试用期,他每天加班加点;为了能搞好同事关系,脏活累活都是他在干,领导也发现了小李踏实肯干的性格,经常在会上表扬他。

半年后,领导接到通知,这批实习生只能留一个。两个孩子性格都很好,小刘丝毫不傲慢,每天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小李加班加点,交给他的任务也能保质保量完成,一时间领导陷入了两难。

最后结果宣布时,大家还有些唏嘘,因为被留下的是小刘。有人私底下吐槽领导势利眼,但那位领导却说:

最初想留的是小李,但有次带俩人拜访客户,小刘显然更适应这种场合,谈笑风生,很轻松就把对接人搞定了,相对而言小李却木讷了许多。但这种技能毕竟能锻炼,也没什么可比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领导直接把小李划出了名单。

酒足饭饱后,桌上剩了几盒名牌烟,那是拜访客户时买的。临走时,小李看对方没拿,就顺手拿起来放在了兜里。

很小一件事,也许小李只是想带回去给老父亲尝尝,也许他只是觉得浪费,但这种下意识占便宜的动作却让领导想了很多,最终导致小李没过试用期。

看完这个故事久久不语,不知小李是否曾后悔拿了那包烟。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人成长的环境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源泉。从小富养长大的小刘,那半盒烟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而从小吃苦长大的小李,却不会这么淡然。

你看,有些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已经有了不错的收入,甚至不错的地位小时候进入潜意识的态度,会成为影响我们一生的枷锁。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说到底,有钱人与穷人家孩子一眼可辨的关键还是在言传身教,父母的谈吐、见识、价值观都默默影响着孩子。

社会底层的孩子可能很聪明,但父母经历有限,无法引导,就只能靠孩子慢慢摸索;相对而言,那些富人家的孩子,父母见多识广,在这种影响下,他们会跳过摸索阶段,直接得到资源和指导

那富人身上是否有可借鉴的,能帮我们的孩子少走弯路的经验呢?答案是有的:

首先,要学会花钱。穷人倾向于攒钱,富人倾向于用“钱”交换。

生活中,我们普遍会:舒适的房子不租,因为贵;好看的衣服不买,因为贵;漂亮的小狗不养,因为贵;各种社群不加,因为贵;有意思的课程不学,因为贵。但即便这样我们依旧很穷。

事实上,富人恰好与我们相反,他们更擅长花钱用钱砸眼界、砸圈子、砸自身素养、砸可能升值的东西。因此他们懂的会越来越多,自身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其次,对于金钱的态度,穷人倾向于留在口袋,而富人倾向于“为我所用”

对我们而言,只有当兜里有现金的时候,才觉得是安全的,所以拼了命存钱。舍不得花、拒绝一切风险投资,于是金钱的来源只能靠自身劳动,殊不知随着年纪增长,这种赚钱方式会越来越难。

而富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深知“钱,只有在交换中才有价值”,所以他们用钱去换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间、人脉、资源、美貌等等,长期以往二者高下一看便知。

以上种种,都是金钱观的范畴,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摆脱“穷人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孩子对“钱”的态度,拥有富人思维。

今日话题:你认识的人,穷人和富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眼就能辨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穷人   孩子   网友   日本   外貌   富人   小姑娘   有钱   答案   条件   领导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