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书香”,市民的“气自华”

揭阳的“夜生活”是什么?是饭后漫步于沿江路、是在广场公园跳操燃脂,或是夜市小摊上的大快朵颐、酒馆里的杯盏交错……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城市图书馆和综合书店里正进行着另一种“夜生活”——“泡”书店、“泡”图书馆。

近半年,到书店、图书馆“泡”着成为了很多市民业余时间的新选择。这源于近年来揭阳不断擦亮“书香揭阳”名片,兴建文化场所,短短半年间,一间间城市图书馆和书店相继落地:2022年9月27日揭阳市国防教育图书馆(揭阳市图书馆分馆)建成开放;2022年8月19日南国书香节当日,揭阳新华书店进贤书城、24小时泊书吧、揭东新华书店3家综合型书店建成开放;2023年4月7日普宁24小时自助书吧揭牌开放……

不同于传统形式,新建的图书馆和书店在空间和功能的设计上更倾向于塑造高颜值的阅读空间和文化空间,并传达出相同的信号——如今的书店和图书馆不再只是买卖租借图书的地方,而是提供阅读、休闲、自习,以及承载文化活动、社会教育等功能的复合型文化空间,通过“空间、人、文化”的聚合活跃文化,如一盏盏灯点亮,默默照亮其覆盖区域人群的精神庇护所,吸引来热爱阅读的人与其互成温暖的城市剪影。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事实上,当一座城市书香浓郁,生活其中的市民同样“气自华”。

今年30岁从事保险行业的李女士是揭阳市国防教育图书馆的“常客”,工作之余她常常以阅读为伴。“在这家图书馆建成之前大概4年里,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应酬,和朋友去喝奶茶是唯一的消遣。久而久之,知识的停滞感和荒芜感让我不安。我想着要不看看书吧,后来惊喜地发现把时间用在阅读上,竟有一种心安理得的平和。”李女士说。

被问及坚持阅读的这半年的最大变化时,她是这么说的:“显著的变化虽是没有,但我似乎探索到更平衡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时的知识输入算是给我枯燥的生活‘造血’了。”

除了李女士这样的上班族,学生也是“泡”书店、“泡”图书馆大军的主力,从备考的大学生到高中生、中小学生,再到看图识字的入学儿童。

“这里就像一个‘事半功倍的自习室’。”结伴到图书馆学习的两名高三学生告诉笔者,“前几年像电视剧《请回答1988》《垫底辣妹》里那样的自习室很流行,现在家附近就有这种自习空间,我们每周末晚上7点至9点固定来‘打卡’,在集体学习的氛围下效率往往很高,要在家里可能‘劳逸结合’刷会手机的功夫,时间就过去了。”还有不少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表示,生活圈多了这些阅读空间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变少了。

谈及城市“书香”,今年五十岁的资深书迷袁先生感触颇深:“揭阳是海滨邹鲁,沿海文化昌盛之地,历来重视文化。现在全民阅读氛围渐渐变好,地方的‘软实力’也随着提升。而文化空间的建设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近半年来,“书香揭阳”的建设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以“书香揭阳”推动的主阵地揭阳市图书馆为例,建设三千余平方米的分馆最高峰一天客流量超过三千人次;以揭阳市图书馆牵头的借书“一证通”打破市县区借书堡垒,实现借书互借互通,有效提升全市借书数量。

“让城市的‘书香’潜移默化地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市民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文化场所依靠的是‘有好的选址’‘提供好的服务’‘匹配好的配套’‘开展好的活动’。”揭阳市图书馆馆长刘特鹏表示,近半年来市图书馆全力做好这四点,良好的阅读氛围随之产生。

接下来,市图书馆还将探索与外界联动举办更多有影响力的活动,持续把市图书馆打造为网红打卡点,不断推动全民阅读。

【南方+记者】唐楚生 张冰纯

【文字/图片】程羽

【作者】 唐楚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揭东   书香   揭阳市   揭阳   市民   分馆   城市   国防教育   新华书店   全民   氛围   图书馆   书店   文化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