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故事—秦占鳌迎銮护驾

在我的家乡林州市东姚镇马平村西,有座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望重乡里”碑,碑文中记述了茶店镇崔家沟武举秦占鳌,被光绪皇帝授予“随驾武尉郎骑尉大夫”一事。此碑紧挨着村里最早开凿的深水机井(1#机井)和石头砌成的一个蓄水池,小时候经常和同龄的孩子来这块玩,感觉就是一个光秃秃的石碑,没想到还是一件县级文物,可惜前几年碑帽被偷了。

这是从林州市图书馆的《林州现存古今碑刻集》中截取的照片

  这秦占鳌究竟是何许人氏?此碑又为何立在远离其家乡的马平村?近日,在退休老人秦根山提供的崔家沟《秦氏族谱》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秦占鳌,乳名拴柱。生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卒于民国丙寅年(1926),终年66岁。今茶店镇崔家沟村人。

  光绪癸巳年(1894),参加省城乡试,获第45名武科举人。次年(1895),钦加一级千总衔。戊戌年(1898),出任彰德府武安县城守营副堂。在任期间,清正廉明,政绩突出,黎庶感德,馈赠万人牌、伞。庚子年(1900),升任彰德京职外委,负责府属7县(安阳、汤阴、林县、临漳、内黄、武安、涉县)社会治安。

  次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后,因八国联军入侵,远在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回銮北京。行至汤阴县宜沟,占鳌奉命前往迎驾,受到了慈禧和光绪帝接见,敕授“随驾武尉郎骑尉大夫”。因其迎銮护驾安全过境有功,之后,又被赏赐 “武茂将军”“一等黑榜进士”。还对其父秦全忠、叔父全礼、全信、全孝、全义等人,一一进行了赏封,成为林州“一门六圣旨”的受领之家。

  清末宣统皇帝退位后,1915年,被民国政府任命为林县清乡局局长。后辞职回家,归隐山林,不求仕进。1926年去世,终年66岁。

  《秦氏族谱》记载,占鳌一生,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其中一件,即和马平村的碑记有关。

  清朝光绪年间,马平村几个人,去安阳担货做生意,返回途中,路过水冶时,货物被人查扣。正当焦急之时,看到一个官员骑着马,从林县方向走了过来,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上前拦路求救。

  来人正是秦占鳌,当时,他正在彰德府任职,负责社会治安。下马问明情况后,即让查路人还货放行。从此以后,马平人多次往来安阳和林县之间,途经水冶时,再也无人盘查了。

  他们做肩挑生意数年,渐渐有了点积蓄,从心眼儿里感谢占鳌帮了大忙。宣统元年(1909),他们听说大恩人还乡在家,便凑钱备了一担礼品,去崔家沟登门道谢,受到了占鳌的热情款待。

  午餐过后话别时,占鳌对客人说:

  “你们的麻绳和扁担,几个年轻人都已拿走了,你们去村外取就行了。”

  当他们走到村外,见礼物原封未动。几个青年不但不接礼,还硬要再挑着担子送上一程。经再三推让,最后,又把礼物担回了马平。

  回家后,大伙儿心里过意不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在村边立座感恩碑表表心意。消息一传出,三乡五里赞助之人纷至沓来,捐资金额大大超出预料。

  碑文共300余字,“望重乡里”4个大字赫然在目。立碑时,主办方决定唱戏3天,特邀秦占鳌出席,想当面表达感激之情。占鳌盛情难却,最终派侄儿秦怀堂参加了活动。

  1979年10月25日,此碑被公布为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附:碑刻全文

公占鳌,字化龙,号江溪,林邑东南崔家沟人也。幼从西良村程先生受业,先生讳金铭,字儒珍,岁进士。循循善诱,公受益良多,后习文演武,弱冠,入武学,旋中武举,既而连任□ 、武、汤三县武营正堂。弹压匪类,所至有声。光绪二十六年,拳匪肇乱,銮舆西幸。次年,主上回栾,道经河南,公当护送,故敕授为随驾武卫朗骑尉大夫。今解组归田,赋闲自乐。性好排难解纷,邻里亲族有衅□者,辄为和解。其父监生,字厚德。公性至孝,执亲之丧,磕墓三年。故公尝言,子之功名实藉,先人余庆。马平村赵公敬业,字乐群,科考生,素行端正,齿德兼全。其子赵成仁,字善德,与张公中华、郭公仲魁、李公川云、薛公中元等,议恐公之事迹湮没不闻也,于是邀集同志为之勒石,以垂不朽。

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巳酉仲冬上旬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宣统   武安   林州   光绪   武举   安阳   机井   碑刻   次年   大夫   家乡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