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满清为何输那么惨?

满清自始至终,都很清楚自己是,窃据了中华帝位的【窃国大盗】,所以防h反汉h始终是其头等要务,4亿汉人民众才是其首要大敌。

相比之下,英法等欧洲殖民者,割占几个小岛,租借几块租界,抢去几个藩属国,对满清政府而言,实在不算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时,纸面上的大清:20万八旗兵,60万绿营军,合计80万人的常备军,4亿人口,1300万平方公里的亚洲第一大帝国。实质的满清,其统治基础:就是建立在上百万八旗户口之上的20万八旗兵丁,一方面要监视60万绿营军,另一方面,还要与其狼狈为奸,共同压制4亿民众。

甚至比数百年前,它们只有半壁江山的女真金国前辈,都相差甚远。其政权真正核心武力,能承受的伤害损失非常小。

所以,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是只有20万八旗兵丁的满清王朝,将其主要兵力用来监视60万汉军绿营兵,防备4亿汉人民众的同时;被本土2500万人口、包括殖民地高达3亿人口,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远超清朝的英帝国,用2万“龙虾兵”与铁甲舰击败。

驻守镇江的清将海龄,在英军入侵前,竟不分青红皂白,大肆捕杀当地的汉人民众,因为他认定汉人必然是“勾结英夷”、与满清当局为敌的“汉奸”。

没错,“汉奸”这个词的最初意思,“汉人中的奸细”,就是满清王朝用来辱骂汉人反抗者的。

所以,道光帝、咸丰帝、慈禧太后的诏书手谕中,动辄“汉奸可恶”“汉奸该杀”,其实并不滑稽,更不是他们身为胡族统治者,居然也和我们一样,痛恨现代语境中的“汉奸”。

而清末流传的「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句话,从来也不代表满清八旗官民,已经认可了“中华民族,满汉一家”,和汉人民众一样痛恨外国侵略者;

而仅仅就是指责那些良心未泯、同情汉人反抗者的旗人,同样也是他们语境下所谓的“汉奸”:吃着大清皇上的铁杆庄稼,却要亲汉反清,当然“罪加一等”。

当满清当局,发现英国殖民者的战争目的,当真只是为了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经济殖民中华,将神州大地变为其势力范围,而并不准备帮助汉人民众,推翻满清政权后;几乎是求之不得地签署了一系列割地赔款的卖国条约。

当欧洲殖民者证明了自己的“诚意”,组织“洋枪队”,积极提供洋枪洋炮,帮忙镇压汉人起义,帮助整顿海关税务,那么他们当然就是满清政府最好的朋友甚至是“主人”。

此后几十年时间里,满清当局“以中华之物力,结诸国之欢心”,心甘情愿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出让无数主权,让神州大地沦为欧洲列强的半殖民地,也换取了列强对其镇压汉人民众反抗的巨大财力物力支持。

比如英国殖民者赫德,控制了中国海关,直接供给了足以让满清续命半个世纪的大批白银。防汉永远是满清王朝的第一要务!这才是满清二百多年来,种种倒行逆施的卖国举措的根本出发点。

#历史##新人小白求过百粉##人文##历史有知识##近代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鸦片战争   满清   王朝   殖民者   绿营   汉人   欧洲   汉奸   中华   民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