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让调查研究“有力”更“有效”

作者:曹世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近期,广大党员干部踊跃投身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工作开展,但也存在因方式方法不当导致调研收效甚微的情况。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大力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还要讲究方法机制,让调查研究行之有效、更加管用。

大兴调研之风,让干部“跑起来”。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只有走出办公室,跑到田间地头、沉到百姓家里,才能找到工作的“最优解”。要深入一线,跑遍跑透基层的每一寸土地,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弄清楚制约建设发展的问题有哪些、机遇是什么,仔细分析研究,找到结合点,真正做到谋划发展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跑就是要跑出“加速度”,对群众关切的问题,必须立即行动、即刻调查、及时回应,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一抓到底、稳妥解决;对于改革发展、基层突出问题等亟待解决的事情,必须说干就干、说做就做,不能等、不能拖,绝不能“明天再说”。

认真摸排核查,让问题“浮上来”。唯有深入,方得精髓,要真正把实情“挖”出来,就必须合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才能找准找实问题“病灶”。要运用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宽领域搜集,结合实际情况摸清现状、缩小问题寻找半径,将实地调研提供的情况与线上了解情况有效结合、深入分析、互相印证,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和效率。面对不同群体、不同对象要采取差异化、特色化调研手段,统筹用好问卷、访谈、研讨等有效方式,深入到企业、群众中,听取不同声音,引导他们说真话、讲实话,如实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调研方式和路线要灵活机动,既要看看示范点、样板间,分析研究问题,也要搞一些“不打招呼”“不做安排”的随机调研,把一些实打实的问题找出来。

强化结果运用,让成效“显出来”。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就是要把调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清晰思路和有效举措。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反复论证遇到的疑点难点,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实事求是地撰写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要总结归纳好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先进经验、优秀案例,将提炼的经验和总结的措施转化为能落地、真管用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政策制定部门改进优化相关政策。要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吸纳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的规划、部署中,让调查研究真正发挥出“为本、为民”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调查研究   解剖麻雀   大兴   分析研究   实情   管用   成效   基层   手段   群众   情况   经验   方式   方法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