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有棵古槐,今年已400多岁了!

历经风雨洗礼的古树,

是有生命的文物。

在漯河市舞阳县孟寨镇澧河村,

就有一棵400余年树龄的古槐。

4月14日,记者在澧河村看到,这棵古槐长势良好,枝丫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关于古槐的身世,已很难在史料中找到确切记载。村民王全兴告诉记者,澧河村原来有两棵古槐,它们旁边曾有一座奶奶庙。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都会请来戏班子唱大戏,场面非常热闹。这也成了王全兴儿时最期盼的事之一。

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水灾,澧河水位暴涨,冲毁了奶奶庙,一棵古槐也被冲倒,剩下的这棵古槐被人们视为珍宝。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村民会在春节祭拜古槐,一些回乡探亲的游子也会把红布条系在树枝上祈福。

古槐经历沧海桑田,却依然屹立于此,见证岁月变迁。

古槐上悬挂的一块牌子格外醒目,上面有一首诗:“清清澧河水,堤岸绿如墨;汽笛鸣河谷,平桥通南北;石桥明朝建,村内有石碑;九军诞生地,红色放光辉。”这首诗的作者朱海法告诉记者,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就诞生于澧河村。

记者从舞阳县委党校了解到,舞阳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在舞阳开展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26年。1929年夏,杨虎城部队从山东胶东赶赴河南南阳,总部驻扎在南阳城内,其他各旅驻扎在附近县城。其中,冯钦哉旅驻扎在舞阳下澧河店村(现澧河村)。

中原大战爆发后,为把军阀战争转变为革命战争,中共中央长江局和河南省委着手在杨虎城部组织兵变。1930年6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办事处派白玉文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南阳组织发动武装起义。6月下旬的一天,白玉文到下澧河店,秘密召开会议。会议研究制订了武装起义的行动计划,并成立指挥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冯钦哉旅的基础较好,有党员100多人,实际掌握了旅直手枪连、密查队、卫队营。白玉文、孙永康和张焕民等分析研究情况后,决定迅速行动,抓住时机,举兵起义。

1930年7月29日夜,前敌委员会决定趁旅长冯钦哉因事离开部队之机,提前发动兵变。7月30日凌晨时分,武装起义的枪声打响。听到枪声官兵乱作一团,大多数选择缴枪投降。前敌委员会很快控制了局面。这次起义共拉出700多人、战马80多匹,缴获银圆数千枚。前敌委员会当即将这些银圆分发给兵变士兵和当地贫苦百姓。

部队在古槐下稍加整顿后,当夜南下。7月30日,部队到达舞阳、叶县和方城交界处的望夫石山南坡。在这里,白玉文、孙永康向大家讲述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以及这次武装起义的重大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命名和编制序列,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并举行了誓师大会。

近年来,澧河村深挖红九军诞生地这一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沿河观光、休闲采摘,打造寓教于乐的红色文旅基地,通过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承红色文化,不断凝聚奋进之力。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

编辑 张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舞阳   中国工农红军   银圆   前敌   中国共产党   南阳   中共中央   兵变   部队   委员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