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战争,我不参战,一篇反战百字帖,为何有人为其摇旗呐喊?

“有国才有家,国之不存,民将焉附?”,这是中华民族历代先祖几千年来总结出来的道理,如果国家覆灭,家也必将被外敌毁灭,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台海局势随着蔡英文“窜美”以及外部势力的公然干涉,已经来到了战争的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走到武力解决的地步,在此敏感时期,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应该紧跟国家步伐、听从国家号召,做好与敌对势力进行武装斗争的准备。

可是在网络上一个消极的声音却悄然出现,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这篇帖子不过百十来字,通篇透漏着一股消极殆战的负面情绪,发帖人声称:“如果发生战争我是不会去的,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而且还摆出了一堆看似很有道理的说辞,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附和和争议。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台海局势紧张之时,这种畏战、反战情绪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而是带有目的性的。

下面咱们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反战帖的发起人是谁?以及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鬼。

一:“反战贴”对谁最有利?

随着台湾问题的激化,两岸发生战争的风险也来到了历史最高点,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国家有难、民族危亡之际,唯有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全国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才能粉碎敌对势力的图谋,才能维护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在此时刻我们需要的是团结,是“敢战、能战”的决心,是敢于亮剑的魄力。

这篇帖子的出现时机很是蹊跷,利用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大肆制造焦虑,挑拨对立情绪,激起民众怨气,让国内民众出现对立观点和反战情绪。

毫无疑问,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对当前一触即发的台海局势产生不利影响,会让民众产生“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种结果对大陆不利,对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却是最有利的,也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二:“反战贴”的发起人究竟是谁?

毫无疑问,在台海局势紧张之时、在国家面对外敌之时,这种“反战贴”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敌对势力蓄谋已久、有针对性的、是对中国内部打的“舆论战”。

既然是针对中国内部发起的“舆论战”,那么发起人是谁就显而易见了,对谁最有利,谁就是背后的主谋,也就是始作俑者。

而不明真相的网友们却在“1450”的挑拨下变得“群情激奋”,被“1450”牵着鼻子走,成为了“反战帖子”的“代言人”。

三:“反战贴”的发起人想要达到何种目的?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妥协的余地,虽然和平解放台湾是最佳选项,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可是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却把台湾问题推到了战争的边缘,“武统”台湾也许会成为被迫选项。

在面对外敌之时、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上面,我们应该同仇敌忾、枪口一致,无条件地支持国家的决定,和国家大势站在一起。

可是这篇“反战贴”的发起人,却仅用了百十来字,就让原本牢固如铁的“统一战线”变得松动,让部分人的心态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是可怕的,也是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而这也是他们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目的就是想从内部瓦解我们,想让我们内部产生矛盾,从而在对待外敌时,让我们亲爱的解放军战士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依靠。

如果某些人遂了“1450”的意,被“1450”牵着鼻子走,从而对国家大势无动于衷,那么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咱们回顾一下历史,历史上但凡国破必定家亡,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国家没有了,我们的小家还会完好无损吗?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家是由无数个小家组成,小家又是依附在国家之下,“1450”发这篇百字“反战贴”就是想无限放大我们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瓦解组成国家的小家部分,从而动摇我们的国本和根基。

咱们的国家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也是国家由弱转强的必经之路,是必须经过的阵痛,近年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国已经在逐渐改进和完善了,咱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就否认了我们自己的国家。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看看伊拉克,看看叙利亚,内部瓦解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今的我们能够吃饱穿暖,有一个温暖的家,能够和父母妻儿尽享天伦,如果在“1450”的挑拨下步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后尘,除了满地的碎砖烂瓦,我们还会剩下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叙利亚   战争   伊拉克   目的   摇旗呐喊   外敌   牵着鼻子走   台湾问题   发起人   敌对   中国   民众   势力   情绪   民族   发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