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去世,临终提出想安葬于北京,邓小平为此下两道命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4年4月15日,李敏家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当时李敏的丈夫孔令华正在辅导女儿写作业。

听到铃声以后,他马上起身来到客厅接通了电话,接起电话以后,另一头的声音却极为急促:“贺子珍同志已经病重,我们已经准备好前往上海的机票,请李敏全家人现在马上到上海!”

孔令华知道电话那边没有说出来的信息,那就是贺子珍现在已经快要不行了,如果再不赶紧赶过去的话,自己一家人,尤其是李敏,可能就见不到贺子珍最后一面了。

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同时也是贺子珍的女儿。前几年父亲的离世已经让李敏痛苦不已,孔令华知道,李敏很难承受另一位至亲的离世了。

就这样,全家人在悲伤的气氛中前往上海贺子珍的所在地,他们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以后就登上了前往上海的飞机,等李敏到了贺子珍所在的上海华东医院门前的时候,她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这次可能真的是母女相见的最后一面了。

一、井岗一枝花——贺子珍

贺子珍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村的一个书香之家。但贺子珍和其他同龄的女孩子非常不一样,她从小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从懂事的那一天开始就觉得自己和穷人是一条战线的。

她不知道为什么老百姓那么惨,等见得多了以后,贺子珍已经成为了一个嫉恶如仇的战士,她胸中仿佛有滔天烈焰无法宣泄。从她得知这世界上有人在从事革命事业以后,贺子珍就开始对新思潮无限向往,更是热情支持国内的革命斗争。

贺子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孙中山先生在1925年3月病逝,当时江西省永新县是由军阀在统治,他们严厉禁止当地民众悼念孙中山先生,但贺子珍不服,她带领着女校的学生直接冲破了学校的阻挠,参加了悼念孙中山的集会。

这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但贺子珍并不后悔。这一年她才仅仅16岁,贺子珍也勇敢地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更是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终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没过多久,北伐军来到了永新县,贺子珍也马上参加了工作,她成为了该县的第一任妇女部长兼任共青团副书记——她在这里做的事情全都是惊世骇俗的,贺子珍第一个带头剪短了头发,并且号召当地妇女解放自己的双脚,不再缠足,更要解放心灵,千千万万妇女一定要站起来。

但革命事业也是会经受挫折的,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永新县的国民党政权自然是迅速地调转风向,大肆追捕共产党人。这些坏人更是收买了当地的土匪恶霸,让他们进攻县城。

贺子珍的家人出事儿了,当时他们抓捕了包括贺子珍兄长贺敏学在内的80多名共产党员,幸好当时贺子珍因为调任吉安市担任妇女部长,没有在永新,从而躲过了这个劫难。

但贺子珍可不想放弃自己的家人,她收到了兄长贺敏学写的字条“速找袁文才、王新亚营救”,于是火速到找到了已经是共产党员的袁文才,他们马上组织人马发动了暴动,一举之下攻占了永新县城,救下了大量的被捕同志。

但永新县是回不去了,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受到了巨大挫折,但贺子珍并不是没有去处,既然县城待不住,那就上山!就这样,贺子珍和其他战士们登上了井冈山,她至此成为了井冈山上农民武装的第一位女战士。

贺子珍等共产党员上山对于很多革命武装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后来更是间接促成了毛主席带领着秋收起义的部队进驻井冈山,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部队从这里迸发了影响全中国的光辉。

1927年9月底的时候,毛主席带领着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了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就是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当时贺子珍就是假扮村姑来到了三湾村,她敏锐地看到了工农革命军在茅屋墙上的标语,这时候她才知道这支部队原来是共产党的军队。

都是同志,全都是为了革命奋斗的战士们,毛泽东会见了在当地一直坚持革命的共产党领导人物。也正是这次会见,毛主席也见到了气质不凡、容貌美丽的贺子珍。

后来在袁文才等人的推荐之下,贺子珍被调到了前委担任秘书,并且还协助毛主席在宁冈和永新县等几十个村庄展开调研,贺子珍工作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这更是让毛主席极为赞赏。

当时袁文才和王佐等人也极力撮合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个人,等到了1928年6月份的时候,毛主席和贺子珍结婚了,这段革命婚姻更是让井冈山的革命队伍愈发团结了起来,群众也更加拥护毛主席。

为了新中国的事业,他们无法享受恬静的新婚生活,贺子珍在结婚一个月以后,就主动前往最危险的地方进行侦查,当时国民党军正在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围剿”,所以贺子珍主动装扮成农妇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侦查敌情。

其中的风险难以言喻,当时国民党军差一点就发现了贺子珍的踪迹,幸好当地的共产党员反应机敏,马上各回各家,负责掩护贺子珍吴大嫂更是把自己的衣服让贺子珍穿上,而且她迅速地拧了一下儿子,让儿子守着吴大嫂大哭。

国民党士兵进来以后,突然看见了抹着锅底灰、披头散发的吴大嫂,更看见了哭泣地不能自已的小孩,真的以为碰见了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大骂着“晦气”就赶紧离开了。

当年的房屋密不透光,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在屋内躲藏的贺子珍,就这样,她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否则真的要命丧于敌人的屠刀之下。

在井冈山的日子中并不好过,当时国民党对井冈山实行了极为严密的封锁,山上消息非常闭塞,可以说是鸟都飞不进去,贺子珍只能想办法给毛主席搜索报纸,那时候有一些外面的小商贩来井冈山做生意,贺子珍就许诺给这些商贩高额报酬,让他们每次来的时候多带一些报纸。

小商贩们也有主意,他们总是把当天或者最近的报纸当做货物的包装纸,以此躲过了国民党军的耳目,就这样把最新的消息带到了井冈山内。当时这些报纸已经被货物弄得残损或者油污不堪,但贺子珍总是把这些报纸视若珍宝。

事实上,这些消息真的帮助到了毛主席等领导同志,主席等人通过分析报纸上的情报,也做出了大量的重要决策,贺子珍为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分离

她就是当之无愧的“井冈一枝花”,毛主席后来更是说,我还是十分挂念她的,她跟了我足足十年,生了十个孩子(这段话经过史学家的考证之后,发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贺子珍怀过十胎、生育了六次,还有一种说法是贺子珍怀孕六次)。

贺子珍同样热爱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之前,毛主席数次都处在绝境之中,有好几次都身患重病,当时贺子珍是寸步不离,对她无比体贴入微,李敏后来更是垂泪说道:“如果当年妈妈没有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真的难以想象爸爸要怎么度过那样的难熬的日子。”

在全国解放之前,贺子珍的家族为了革命牺牲了足足47人,她生下了6个孩子,但最后也只养大了李敏一个人,那些孩子有的夭折了,有的则失踪了,可谓是悲惨至极。

但贺子珍也有自己的小情绪,在革命队伍中她是受人尊敬的大姐,但她和毛主席是夫妻之情,有时候贺子珍也会在毛主席面前任性赌气。当时毛主席已经成为了全国革命群众的领袖人物,但贺子珍却依旧保留着长征之前的任性。

有时候贺子珍还会找毛主席吵闹,但毛主席只能选择不应战,他不能拿像是“家长”一样的身份压迫贺子珍,但贺子珍却以为这是毛主席变了,她伤透了心,感觉自己被冷漠对待,被疏远了。

当时贺子珍已经处于非常慌乱的地步,有一次毛主席来到了著名国际人士史沫特莱的住处,毛主席和吴光伟坐在一起,正在谈笑风生,结果贺子珍却万分生气,她马上赶过来,居然直接打了吴光伟一巴掌,史沫特莱看不下去了,也打了贺子珍。

毛主席更是极其尴尬,贺子珍也觉得自己异常委屈,有时候她和延安的知识分子在一起的时候,更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赶不上,这让她也有些自卑——最终,贺子珍决定离开延安,决定暂时离开毛主席,前往苏联医治身体的病痛。

但是这次离开却永远改变了贺子珍的命运,后来贺子珍得知了毛主席再婚的消息,后来贺子珍因为苏联卫国战争等等原因,被迫一直留在苏联,但贺子珍却因为某些原因被苏联工作人员关在了疯人院,最后还是王稼祥把贺子珍救了回来。

等贺子珍回到中国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947年了,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物是人非了,后来的贺子珍一直生活在上海,她也曾想过去北京或者参加一些工作,但是组织上考虑到了贺子珍的病情,最终还是拒绝了贺子珍的提议。

长时间的幽居彻底改变了贺子珍的性格,有时候贺子珍整天都不出门,就这样把自己关在屋内,看着毛主席的照片目不转睛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

这时候贺子珍精神已经出状况了,1954年的时候,贺子珍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她听着听着就入迷了,于是不断地听一遍又一遍,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收音机因为一直运转导致烧坏了。

贺子珍自己也精神恍惚,分辨不出现实和梦境,从此就彻底病倒了,不吃不喝,也不睡觉,更拒绝看病吃药。

当时毛主席也关心贺子珍的情况,亲自给她写了一封信,神奇的事情是,贺子珍居然因为这封信慢慢地清醒了起来,病情更是逐渐好转。

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后续贺子珍的病情愈发严重,不过她和毛主席并不是此后再也没有相见,1959年庐山会议的前夕,毛主席和贺子珍在一个夜晚再次见面,但是毛主席没想到的是,贺子珍居然一直在痛哭流涕,哭哭啼啼地什么话也说不上来。

三、尾声

新中国成立30年以后,江青等人的影响已经逐渐消除,贺子珍终于能够前往北京去看看了,当时她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但是她最想见的还是毛主席。就是在北京,她终于在毛主席纪念堂看到了主席的遗体。

她从来没想过庐山的离别竟然是天人永隔,她心中万分悲痛,等到了1984年4月15日,贺子珍病危,这位母亲看到了女儿李敏以后,高兴却虚弱地对着人们说:“你们都来了,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我没事儿……”

但这只是贺子珍回光返照而已,等到了18日的晚上,贺子珍的体温突然升高,而且她这个人也处在了昏迷之中。当时李敏等人全部守候在外面,可是贺子珍的身体真的坚持不住了,19号的下午,贺子珍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75岁。

可是复杂的问题随之而来,贺子珍离开了人世,可她的葬礼应该如何举行,如果办的话,要按照什么规格办?当地的领导都没办法做主,最后这个问题直接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里,希望他能解决这个重要问题。

邓小平同志想了想后,马上给这次的葬礼规格定下了基调,贺子珍是革命中重要的人物,不可怠慢,他认为中央的领导人都应该敬献花圈,而且贺子珍同志的骨灰也得放在一室之内。

1984年4月25日,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大厅内,庄重肃穆地举行了贺子珍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都送了花圈表示哀思,贺子珍老家永新县也发来了唁电,同时也送来了花圈。

当天下午,贺子珍的遗体被火化,根据贺子珍的遗愿,她想把自己安葬在北京,只要能离毛主席近一点就好。等火化以后,贺子珍的兄长以及子女等人把她的骨灰送到了北京,这里是八宝山公墓存放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

至此,贺子珍的故事终于结束,人们还从她的骨灰里发现了足足十几枚弹片,这些弹片在过往的岁月中一直折磨着贺子珍的身体,都是当年长征时期留下来的,这些弹片就像是贺子珍的勋章,她也永远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北京   永新   井冈山   永新县   苏联   弹片   花圈   大嫂   兄长   骨灰   临终   共产党员   国民党   上海   报纸   命令   同志   邓小平   贺子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