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上车、“触电”加速、淘汰赛开启,上海车展传递哪些信号

4月18日,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正式开幕。作为今年我国首个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无疑是当前汽车圈的风向标,各家的旗舰车型与前沿战略迎来密集上新。从BBA掌门集体现身上海车展,也足以看出汽车行业对于本次展会的重视程度。

为各自品牌站台的同时,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无疑也是吸引一众高管到来的核心因素。乘联会数据显示,上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6%;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3%。

资深汽车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张翔告诉记者:“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车企的突破创新,自主品牌在油电交替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通过研发核心技术以及品牌向上等战略布局,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实力持续提高。”

新能源转型全面提速

从2021年的“拥抱变化”到2023年的“拥抱新时代”,梳理上海车展主题的变更不难看出,新能源转型浪潮正以超预期的速度席卷全球。

据悉,本届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有来自全球的超千家企业参展,展车数量达1500辆,其中有150多辆为全球首发车型。从各大车企已公布的信息来看,展出的整车中,近三分之二都是新能源车。

新能源无疑是本届车展当之无愧的主角。对于车企而言,新能源转型是选择题还是必答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能从转型态度最为谨慎的日系车企身上找到。

4月18日,本田副社长青山真二重申了中国市场对本田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性。“在汽车领域,2027年之后,Honda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中国Honda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同时,丰田方面也明确表示,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多样化”3个主题,加速向着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一汽丰田还于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首款纯电轿车——bZ3。

一汽丰田首款纯电轿车——bZ3。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兴趣和热情已大不如前,这也是各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竞争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也是最具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能源市场。在行业转型的浪潮中,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令人向往的汽车。”上海车展前夕的品牌之夜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Jan Madeja)表示,“目前,我们已为中国客户带来7款纯电和4款插混车型。”

本届上海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携1款全球首秀、5款中国首秀、7款中国上市的27款重磅车型阵容亮相。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路特斯、保时捷等众多国际一线豪华品牌也集体“触电”,电气化战略与纯电豪华车型密集发布。以路特斯纯电动超跑Evija为例,作为全球最快量产纯电超跑,价值2188万元的它牢牢占据着展台C位。劳斯莱斯旗下首款纯电动车“闪灵”也于上海车展在国内正式亮相,该车预计将在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起售价格为575万元。

智能电动车淘汰赛已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车企新能源战略规划中,2025年都被视为关键节点。上海车展前夕,一众新势力车企高管密集发声,核心聚焦对未来市场竞争的预判。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看来,到2025年底时将不会再有“新新新造车企业”,彼时进入32强的企业将会浮出水面。在下一个十年,主流车企只有前八名。“在这些企业里面,300万或500万销量,将是基础。”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则更为激进。在他看来,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已经开始,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缺一不可。“在中国市场,2025年五大头部企业的身份大概率将会延续到2030年,只不过CR5(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会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1万辆和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内乘用车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不可否认,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威马、天际等造车新势力正在面临出局的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产品力或将成为车企最重要的“确定性”。

事实上,随着20万-30万元级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加剧,业内对于智能电动车如何跳出同质化困境的讨论也持续上升。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车型定义从轴距转向性别、价值观、生理维度等软维度。宏观上进入消费“第三世代”,消费更悦己,汽车消费配置不断堆叠,最后进入大而全的同质化竞争。

AI变革拉开大幕

ChatGPT的问世不仅在科技圈掀起巨浪,也同样于汽车行业搅动暗流。站在汽车智能化的时代拐点,新兴领域的布局无疑是摆脱同质化标签的利器,行业也积极探索AI变革等前沿布局。

上海车展首日,智己汽车发布“AI4M智能战略”,将“为用户创造颠覆性的智能场景体验”作为本质,拉开AI变革智能出行的战略序幕。在智能驾驶领域,智己汽车联合Momenta最新发布行业首个D.L.P.人工智能模型,率先将数据驱动的规划算法应用于量产项目。

上汽集团推出的智能纯电中大型豪华SUV智己LS7。

当天,阿里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CEO张春晖在阿里巴巴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表示,大模型开启AI时代,汽车是大模型最大的交互应用场景,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将被重塑,AliOS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测试。用户定义汽车理念下的斑马智行第三代汽车AI能力体系Banma Co-Pilot同日发布,相关技术会率先在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上落地。

不过,汽车行业中对于智能化商用落地的时间和程度判断并不一致。今年3月底,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2022年报交流会上表示,“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在他看来,无人驾驶已被资本裹挟,最终就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上海车展前夕表示:“最近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对行业不了解故意这么说,或者说他这方面的能力还没做好,故意打击一下行业。”

自主品牌高端化取得突破

千家企业上海参展,百款新车全球首发,关注车企战略发布与新车配置的同时,背后竞争格局更加值得聚焦。

梳理本届上海车展的展台布局不难发现,相较于以往围绕国际知名车企,自主品牌在本届车展的展位选择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被称为上汽集团主场的3H馆,还是聚集了“蔚小理”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的6.1H馆,都进一步见证着自主品牌的崛起。

自主品牌云集的6.1馆。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自主品牌在高端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突破。“在相对于整体豪华车的概念中,自主品牌的产品设计,服务意识以及其他诸多亮点,成为与豪华车可以并肩对比的产品。所以无论在品牌、在服务,在电动车设计上,我们自主品牌都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合资品牌和国际品牌能够并肩在高端化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

本届上海车展中,位于8.1馆的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无疑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作为定位为百万级高端新能源硬派越野车,仰望U8搭载比亚迪两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果——“易四方”四电机驱动技术和“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前者能够实现极限操稳、应急浮水、原地掉头等场景功能,后者可实现高度自主调节、阻尼支持连续自适应调节、四轮联动等。

“在电动化时代,中国车企已经掌握了技术的主动权,中国新能源车在近20年的蓬勃发展中,迎来了技术的百花齐放和市场的开花结果。中国人的高端品牌,绝不仅仅是买料堆料。”王传福表示,腾势和仰望两大品牌将推动比亚迪向上发展,巩固在豪华市场及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各品牌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对于全球车企的吸引力自然不言而喻。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各品牌也在积极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成立“100%TechCo”,将涵盖整车开发、零部件开发及采购职能,提升开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使集团车型产品更为敏捷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据悉,新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未来将拥有超过2000名采购及研发领域的员工。

车展期间,上汽大众也携全系热门车型亮相,包括"ID.纯电"2023升级款的发布。截至目前,上汽大众ID.纯电系列推出两年,累计销量突破12万辆。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经民表示:“上汽大众不仅提供品质出众的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我们的服务,2023年计划在全国开设200家定制中心,为全系产品提供个性化改装服务,做更懂年轻人的大众。”

宝马集团“创想未来品牌之夜”现场。

正如宝马集团在车展前夕的“创想未来品牌之夜”打出的标语——“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日世界之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在本届上海车展的催化下,市场热度提升将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潜力释放。

南都记者 赵唯佳 实习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大众   淘汰赛   中国市场   新能源   电动车   中国   车展   车型   信号   自主   战略   智能   集团   品牌   全球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