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沈醉检举张静甫杀害杨虎城,张被枪决34年后,其妻却来信喊冤

沈醉

1949年,在原国民党军统特务沈醉的检举之下,张静甫谋害杨虎城将军的罪名确立,司法部门依法判决其死刑,并于1951年对其执行了枪决。

在当时而言,这几乎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案件,有理有据,张静甫的家属也未有任何异议。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1983年,时隔张静甫被枪决34年后,已是政协委员的沈醉却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曾庆云的来信。

信中,这位自称是张静甫遗孀的女人斩钉截铁地告知沈醉,当年的那场判决是一起冤案,她的丈夫并没有参与杀害杨虎城将军。

手持信件的沈醉陷入了迷茫之中,三十四年的光阴倏然而过,曾经的风云变幻再度浮现在他的眼前。

面对尘封已久的往事,已近古稀之年的沈醉是否还愿意重新揭开过去的回忆,去一探旧案的真相?

签名受降

对于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来说,沈醉绝对算得上军统局里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作为戴笠的左膀右臂,别看沈醉表面上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却是武艺高超,单凭一根拐杖,便能撂倒四五个大汉,一般的人是根本近不得他身的。

在军统局,沈醉年纪最小但地位很高,他为人机警,做事认真,执行任务时几乎很少出错,自追随戴笠以后,立下了许多功劳,深受戴笠信任。

因为表现出色,沈醉在28岁那年被提拔为军统局总务处的少将处长,成为当时名震一时的军统四大金刚之一。

可即便位居高位,沈醉依旧是军统局里的一股清流,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军统局老特务身上酒色赌抽贪的臭毛病,他一个都没有,虽然终日游走在那群老油条中间,却是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由于个人能力突出,沈醉不仅在特务局从事对外情报工作,也是国民政府肃清内部的重要人物,颇受蒋介石青睐,经常会对他委以重任,因此,沈醉前半生的仕途之路是非常顺遂的。

沈醉人生的转折发生在1949年,那个时候,解放战争已进入到最后阶段,蒋介石虽然已带着大批人马逃奔至台湾,但却依旧死心不改,企图利用驻守在西南的国民党余部向中共发起反攻。

面对着蒋介石以卵击石的可笑操作,大部分国民党将领都是不抱任何希望的,沈醉也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沈醉正身处云南,做着所谓的国防部保密局站长,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他心中所盘算的不过是怎样在乱局之中顺利地逃之夭夭。

只可惜,让沈醉始料不及的是,一场国民党军内部的起义正在等待着他。

1949年12月9日的晚上,当“云南王”卢汉亲手将一份降书摆在沈醉面前时,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所身处的境地,也清楚地意识到接下来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他后半生的命运。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沈醉的头脑是清醒的,毕竟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他很快便审时度势地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当其他国民党将领还是一头雾水之时,他率先在那份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效仿沈醉,依次在受降书上签了字,按照卢汉事先说的,只要签了字便是起义将士,沈醉心想解放军对于起义将士都是向来优待,以后的事再慢慢找机会吧。

可是,就在他刚刚舒下一口气时,突然觉得身后一凉,真切地感觉到有一把枪抵住了自己的后背,沈醉一惊,正在不知所措之际,一个声音传过来:“沈少将,委屈你了!先跟我们走吧!”

原来,一心投共的卢汉认为沈醉是奇货可居,遂将他软禁起来,直待解放军来收管时,将他作为一件大礼奉上。

当陈赓大将来到云南昆明,对沈醉等人进行了审问,面对解放军,沈醉知无不言,一番坦白之下,竟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举证凶手

一直以来,杨虎城将军被害之案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凶手究竟是谁一直没有定论,在沈醉的供词中,他清楚明白地举证张静甫就是凶手。

对此,沈醉的理由如下:第一,张静甫是杨虎城将军的私人医生,与杨将军一家都较为熟悉;第二,是张静甫将杨虎城劝说到了重庆,当晚杨将军就被杀害;第三,杨虎城一家在被无辜杀害以后,毛人凤对张静甫及其手下给予了赏赐,并将他们列入到功臣名单之中。

据此,沈醉斩钉截铁地认为张静甫就是当年谋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之一。

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处理的事件很多,考虑到沈醉是张静甫的顶头上司,他必然更为了解当时的真相,因此,党中央便依据沈醉的举证,判定张静甫谋杀杨虎城将军罪名成立。

在一个凄凉的早上,张静甫被执行了枪决,至此,杨虎城将军一案得以尘埃落定,张静甫就是那个惨无人道、死有余辜的刽子手,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那个残害杨虎城将军的罪恶特务形象。

而沈醉呢?在审讯结束后,他便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学习改造。面对既定的事实,沈醉选择了坦然接受。

在战犯管理所中,沈醉对自己过去的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如此,他在努力改造的同时,甚至还学会了理发,并主动申请担任管理所中的理发师,为大家义务理发。

由于沈醉认罪态度良好,加之积极接受改造,本着宽大处理的原则,党中央对沈醉予以了特赦。

1960年,被关押了11年的沈醉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特赦,他终于恢复了人身自由,在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他重新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回转身,面对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重获自由的沈醉对于共产党是怀有着感激之情的,他放弃了移居台湾的打算,选择留在大陆,决心要将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1980年,经过党中央严密审查之后,最终确立了沈醉作为起义将领的身份,这让他深受感动,自那以后,他在工作上更加卖力,将全部的热忱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还原真相

1983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沈醉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中人自称是张静甫的遗孀——曾庆云,给他写信的目的则是为已故丈夫伸冤。

这对于沈醉来说,实在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时隔34年,一段早已盖棺定论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现下摆在沈醉面前有两种方案:其一,对来信直接不予理会,陈年旧案早已有定论,又岂有翻案之理?其二,重新调查,探寻案件真实始末,还逝者一份交代。

若是三十四年前那个军统局里的沈醉,自然是想都不想便会选择第一种方案,有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呢?然而,今时毕竟不同往日,在共产主义思想熏陶下的沈醉,早已脱胎换骨,从一个共产党人的角度出发,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去探究历史、还原真相。

为此,沈醉主动找到了云南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孙川,详细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郑重其事地拜托孙川务必要查明真相。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孙川开始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只是尘封了三十四年的往事,追查起来委实不易,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赘述,让他感到最为困难的是好多当时亲历的人都已至暮年,这实在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在走访了当年与张静甫共事的多名特务队员之后,孙川又充分参考了沈醉以及张静甫家人提供的资料,经过缜密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了最为接近历史事实的结论。

1938年,张静甫加入了国民党军统局,之后便被安排至杨虎城将军的囚禁处,名义上是杨虎城的私人医生,实际上是军统局安插在杨虎城身边的特务。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之下,张静甫被杨虎城将军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内心中萌生出敬佩之情,而与此同时,杨虎城对于这位老乡也多了几分信任之情。

后来,为了免除后患,蒋介石决定对杨虎城一家痛下杀手,但受舆论压力,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处决杨虎城,遂决定将杨虎城一家骗至重庆,予以秘密杀害。

那么派谁去行骗呢?一般的人肯定不行,必须是杨虎城信任的人,最终,在毛人凤的举荐之下,蒋介石安排张静甫前去劝说杨虎城。

不明就里的张静甫以为这是要释放杨虎城,遂一口答应下来,出于对张静甫的信任,杨虎城一家便跟随他来到了重庆。

而之后,国民党这边便寻了个理由,将张静甫派遣至贵阳,随后便秘密暗杀了杨虎城一家。

综上,对于杨虎城将军的死,张静甫毫不知情,又何来凶手一说呢?至于沈醉所提到的那份酬金,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而在当时,出于自保心理,张静甫的家人选择了沉默。

在以孙川为代表的的人民警察的不懈努力下,三十四年前的冤案终于真相大白,张静甫不是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他是被冤枉的。

最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张静甫的死刑决定,并公开恢复了张静甫的名誉!

当张静甫的妻子曾庆云得知这一消息时,激动地落下了泪水,虽然已过去了三十四年,她终于等到了替丈夫洗刷冤屈的这一天。

当沈醉怀着愧疚的心情得知这一消息时,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死者虽不能复生,但却也终究等来了真相大白的时刻,张静甫的在天之灵,也应稍感安慰吧。

张静甫翻案一事,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面对过去的错误,敢于承担,或许只有共产党人才能有此魄力。

而正是在如此优秀政党的感召之下,才会让诸如沈醉这样的人发自内心地敬佩和诚服。

愿世间永远清朗,不再有阴霾,让正义与公道长存!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党中央   军统   局里   特务   管理所   凶手   蒋介石   国民党   将军   来信   真相   年后   张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