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夺皇后之位,武则天果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吗?


永徽四年(公元653)底,武昭仪(武则天)的长女降世,长得粉团可爱,娇嗔白嫩,深得唐高宗李治的喜爱,每次散朝就迫不及待来至后宫看女儿。然而,刚过没多久,女婴就在王皇后刚离开不久之后离奇死亡。唐高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疾呼:“后杀吾女!”遂产生黜后之心。然有历史学家将杀人凶手指向女婴的亲生母亲武则天,这究竟为何?这桩千古迷案,又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武则天,真的是杀害亲生女儿的凶手吗?

真相究竟如何,想必还得从武则天重返后宫前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重返后宫

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因为“狮子骢”事件,敢爱敢恨、杀伐果断的武则天并未获得唐太宗好感。唐太宗去世后,按照唐朝礼制,作为皇帝生前后宫侍女,若无子女或特殊才能,按规定只能去尼姑庵当尼姑,一辈子替先王守陵。武则天不出意外的被安排到感业寺当尼姑。

《至尊红颜》武则天剧照

不甘在青灯古佛下虚度一生的武则天身虽在尼寺,心却飞在皇宫之内,她特作一首《如意娘》给李治,希望李治“开箱验取石榴裙”,勾起李治对她的记忆,解救自己于深庙冷寺,逃离苦海。

武则天为何会给李治写信?原来,在唐太宗病榻前,两人就已经眉目传情,也就是“病榻传情”。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深深地被父亲的才人武则天吸引,两人暗生情愫,没羞没臊的开始一段地下恋情。

武则天被选入感业寺之后,李治也恋恋不忘武则天,趁给先王唐太宗祭祀之际,与武则天在寺庙执手相看泪眼,诉说情肠。后来,在王皇后建议下,武则天被招进后宫。

王皇后为何建议唐高宗将武则天从感业寺招进后宫,是不忍心看到李治饱受“异地相思”之苦吗?非也,只因当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萧淑妃是唐高宗非常宠爱的一个妃嫔,且生育有子女,而贵为后宫之主的王皇后却无子嗣。为了保住后宫主位,也是出于女人的妒忌,王皇后一直想方设法让萧淑妃失宠。怎么办呢?她无意间听到李治还有一个深爱的女人在感业寺,于是给唐高宗出谋划策,把武则天重新招进后宫,企图以此达到使唐高宗李治疏远情敌萧淑妃的目的。

王皇后目的是达到了,唐高宗李治自从将武则天迎回后宫,果然疏远了萧淑妃。但王皇后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这个决定,为今后被废黜皇后位置、惨死后宫埋下隐患。

冲击后位

深得唐高宗欢愉的武则天终于迎来自己的春天,《资治通鉴》说她:“未几大幸,拜为昭仪。”一下从五品才人火箭般速度升为二品昭仪。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下长子李弘,后来还为唐高宗生下两个儿子,也即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 ,当然,此是后话。

有皇帝的宠爱,还为皇帝诞下龙子,武则天的野心开始膨胀,也不再满足于一个二品昭仪,她开始向皇后之位发起进攻。

王皇后看出了武则天的野心,她没想到,以为是一个扳倒萧淑妃的棋子,开始却觊觎自己皇后之位,于是,王皇后主动与萧淑妃修好,合力对抗武昭仪。

作为回应,武则天整天在唐高宗耳边吹枕边风,告状说王皇后和萧淑妃是怎么怎么欺负她,让皇帝给她出气。而另外一边,王皇后与萧淑妃造谣说武则天行为不捡,妩媚惑主,不是个好女人。李治两边都不得罪,安慰一边再安慰另一边,“好的,我知道了,见着她我就狠狠的骂她!”这类的话,也不知道在对方身边说过多少回。

《至尊红颜》唐高宗剧照

但相对来说,武则天势力较为单薄。父亲武士彟虽是唐朝建国功勋,但已去世多年,没有家族依靠,且刚重返后宫没几年,廷外廷内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唯一有的,只是唐高宗的爱。而王皇后则不然,她的家族是太原王氏,是当时的“五大姓之一”,是比皇亲国戚还要有含金量的权豪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可以影响国家政治。唐高宗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在处理武则天与王皇后等人的矛盾时,非常谨慎小心。

武则天可能也知道,皇帝的爱最不靠谱,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她一直在寻找机会。

小公主之死

永徽四年(653)年底,长女降世,深受唐高宗喜爱,被奉为掌上明珠。尽管王皇后非常不乐意,但是贵为皇后,也要按规定履行母仪天下的礼节,前去看望情敌刚出生的孩子。可是,就在王皇后刚离开不久,女婴就离奇死亡,事情开始朝着不利于她的方向倾斜。

《唐会要》记载了这件事:“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唐会要》只是记载了这个客观事实,武昭仪女儿突然死亡,有人说王皇后是杀人凶手,皇上于是有了废黜王皇后的想法。从中并没有看出事实真相,到底是不是王皇后杀死了女婴,《唐会要》并没有说。但另外一部史书则将女婴死亡的主犯指向了其亲生母亲武则天。

《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王皇后按礼制前去看望武则天的女儿,但因为是情敌的孩子,不甚感兴趣,于是看了一会就走了。王皇后离开后,武则天利用丫鬟奶妈恭送王皇后离开的短暂间隙,趁没人时用枕头将女婴捂死,然后重新布置现场,离开房间。

散朝回来的唐高宗急着要见女儿,武则天则假装陪同唐高宗一同看望,却发现孩子已经死亡。在场所有人惊慌失措,惊愕不已,唐高宗大怒,斥问谁是凶手。面对这一起重大事故,谁都不敢乱说,但是王皇后是最后一个离开房间的,凶手自然指向王皇后。武则天现场突然痛哭流涕,大骂王皇后,唐高宗动了恻隐之心,愤怒也让他几乎失去理性,他下令派人彻查此事。虽然明面没有直接说王皇后就是杀死孩子的凶手,但是他已经默认,王皇后就是凶手,遂起废后之意。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说法,一个是《唐会要》记载的女婴可能是自然死亡;一个是《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的武则天为了夺得皇后之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真相揭秘

到底哪一种说法更可信呢?我们逐一分析。

孩子会不会自然死亡?古代医疗水平欠发达,自然死亡的现象不奇怪,但是这是在皇宫,且不说聚集了全国最好的医疗条件,光是身边照顾孩子的宫女都是精挑细选、人数众多。自然死亡也会有先兆,太医和宫女不可能不会提前发现。而且孩子死亡和王皇后离开之间的间隙时间非常短,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现自然死亡的情况。所以,自然死亡,可信度不高。

那么,武则天会不会真的为了皇后之位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蒙曼教授持与《新唐书•后妃列传》相同的观点,认为存在武则天杀死自己孩子的可能性。理由主要有三点:

第一:王皇后不具备杀死小公主的动机和性格。王皇后虽然嫉妒心强,但性格端庄严肃,贵为一国之后,没有必要为了赢得皇帝欢心杀死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也起不到太大效果,反而会招惹唐高宗记恨,得不偿失。从王皇后家世来看,她完全可以打“持久战”,等皇帝慢慢对武则天失去兴趣,拖延对她更有利,但是武则天等不起。

第二,自然死亡的肯定几乎不存在,如果小公主身体抱恙,不可能事先没有察觉,更不会安排人看望孩子,起码也要健康之后才能看。从王皇后离开到小公主死亡间隔时间非常短,不可能在健康的状态下突然死亡。言外之意,谋杀的可能性大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

第三,武则天有存在杀死小公主的动机和性格。为了博得唐高宗爱情,病榻前当着唐太宗面都敢与丈夫的儿子眉来眼去,感业寺还写信给唐高宗。武则天当时与王皇后的斗争处于胶着状态,时间过拖得越久,对她越不利,必须采取必要手段,一招致命。而武则天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孩子的亲生母亲。都说“虎毒不食子”,孩子死亡,谁也不会怀疑到她身上,那么这个嫌疑,只能是指向王皇后。

《至尊红颜》王皇后剧照

的确,小公主死亡时间也太巧合,刚好是仇敌看望孩子之后就去世,这事纵观古今只怕也难以找到第二个例子。深谙后宫之道的王皇后不太可能愚蠢到想通过杀死仇敌的孩子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常人思维都知道如果那样做只会增加仇恨和被猜忌,百害而无一利。那么,自然死亡不可能,谋杀可能性更大,而杀死小公主的凶手,只可能是武则天。

十二年后,武则天已经当上皇后,她给这个孩子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并以亲王的礼仪为其操办了隆重的葬礼。这种行为,似乎更像是为了求得心理安慰的一种赎罪行为。

所以,综合分析,本文比较认可蒙曼教授的观点。而许多史学家也认为武则天就是杀死小公主的真凶,这也成为武则天一生的一个巨大污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皇后   永徽   后妃   女婴   后宫   凶手   皇帝   亲生女儿   女儿   自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