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被仁宗捧杀,最终被侄子烤死

在古代,皇帝家族之间的争斗常常血雨腥风,因为每个皇子都想坐上龙椅成为万众瞩目的皇帝。朱棣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曾经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得了皇位,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但是,他却没有能够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他的儿子朱高煦,也重蹈覆辙,想要夺取皇位。可惜,他没有学会从父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反而步入了相同的陷阱。这一次,朱棣的后代再次发生骨肉相残的惨剧。

可朱高煦从小就是一个心思缜密、机智聪颖的孩子,他的父亲朱棣非常宠爱他,将他视为皇位的接班人。但朱高煦很快发现,他的父亲拥有的权力和财富远远不够满足他的野心和欲望。于是,他开始挑拨离间,打算谋杀他的兄弟和姐姐,以消除他们对皇位的争夺。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惨烈的。

朱高煦生来就不被重视的孩子

朱高煦从小就注定了他不同寻常的命运。虽然他是明朝皇室的一员,但他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却不喜欢他,甚至有些厌恶。相比其他兄弟,朱高煦总是表现得轻狂无礼,这让朱元璋认为他是个狡猾、顽固的孩子。

虽然朱高煦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他的表现只会更加激怒他的祖父,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的命运注定了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更让朱高煦感到不公的是,他的嫡长兄朱高炽身体不健康,但却是家里的嫡长子,被明太祖评价有“君人之识”,这让朱高煦感到非常不满。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逐渐养成了狡黠、狠愎的性格。

然而,命运的转机出现在朱棣夺取皇位后。朱高煦得到了父亲的宠爱,成为了明成祖的亲信大臣之一。但这段亲情也很快被打破,因为朱高煦想要夺取皇位,与自己的侄子展开了一场残酷的争斗。

朱高煦身形高大威猛,英姿勃发,与他的父亲朱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小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到北方边境守卫,一直积累着行军打仗的经验。但朱高煦的命运却注定了他要经历一段悲惨的历程。

不久之后,朱允炆却开始废除其他王爷的地位,导致王爷们非常不满。其中,朱棣是最有实力和野心的一个,他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于是,朱棣决定发动一场名为“靖难之役”的战争,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将自己的长子留在北京镇守,自己则带着次子一路南下进攻。这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历时四年,朱棣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最终成功地夺取了皇位,成为了明朝的新皇帝。

尽管这段历史并不完美,但它仍然充满了战争、野心和胜利的元素,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撼和兴奋。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可以做出何等的牺牲和努力。

而朱高煦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多次救父王于危难之中,“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这让朱棣对朱高煦更加看重,甚至说他很像自己。

在攻打南京浦子口时,一直攻不下来,朱棣便对儿子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意思是说,“加油!你哥哥身体不好,如果我能登基,太子之位必定是你的!”这让朱高煦看到了曙光,自然拼尽全力,最终协助朱棣拿下了南京城。

殊不知,这只是朱棣一个骗局的一部分。朱棣本来就想让自己的次子继承皇位,所以才说出这句话。朱高煦并不知道这个真相,他被自己的父亲骗了一把。这个骗局不仅改变了朱高煦的命运,也为朱棣成功夺取了皇位奠定了基础。

仁宗的捧杀计策

当朱棣称帝后,他曾考虑把太子的位置让给自己最得意的儿子——骁勇善战的朱高煦。然而,立嫡立长的规矩让朱棣犹豫不决。朱高煦身体健壮,出色地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任务,而太子朱高炽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仁德、才华出众,被朝臣们所爱戴,没有任何明显的缺点。

就在朱棣左右为难之际,一位名叫解缙的大臣说了一句“好圣孙!”朱棣听到这句话,彻底放弃了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因为他深爱自己的皇长孙朱瞻基。朱高炽最终成为了太子,而朱高煦被封在了云南做了汉王。为了补偿自己的“食言”,朱棣任由朱高煦在南京胡闹,但是朱高煦并不满足,他诬陷太子谋反,却被朱高炽识破。

朱高煦的处境一落千丈,他甚至被想要废为庶人。然而,太子朱高炽仍然对他心存怜悯,为他求情。

后来,朱高炽继位为仁宗,他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并大力提拔他,增加他的俸禄,赏赐宝物。朱高煦认为这是自己的哥哥因为害怕自己而对自己献媚,不知道这其实是仁宗为了减少朱高煦的反叛可能性所精心设计的“捧杀”。

仁宗登基不久即因肥胖体弱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朱瞻基继承皇位。然而,在南京奔丧途中,朱瞻基差点遭到了叔叔朱高煦的刺杀。朱高煦此时已经心怀不满,妄想谋反夺位。

朱瞻基杀害朱高煦

朱高煦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王爷,曾被朱棣看中想让他做太子,但最终还是立了身体虚弱、宅心仁厚的太子朱高炽。朱高煦从此心怀不满,屡次挑拨朝臣,想要夺取皇位。他认为,父亲朱棣能够推翻自己的侄子,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夺回皇位呢?

然而,朱高煦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侄子朱瞻基的能力。他的谋反行动没有任何先兆,让他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朱瞻基发现叔叔谋反,急忙出兵镇压。此时,朱高煦孤军奋战,但是很快就被击败,最终被抓获并被废为庶人。

朱瞻基登基后,为了保住皇位,他一方面继续实施父亲的“捧杀”政策,许以高官厚禄,让朱高煦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采取强硬手段,御驾亲征,展现了强大的武力。最终,他成功平定叔叔的叛乱,稳固了皇位。

朱高煦心怀不轨,背叛了朝廷,却不曾料到自己的野心会引来报应。他的叔叔朱瞻基上位后,曾多次劝他归顺,可他仍是铁了心要反,不肯听从忠告。最终,他和他的手下们在侄子的征讨下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向侄子投降。

朱瞻基一度想要放他一马,毕竟这是他的叔叔,但谁知道这个不肯安分的叔叔还在侄子的措手不及下故意将他绊倒,将他暴跳如雷的愤怒激起了。

他命令将朱高煦舁上一口重达三百斤的铜缸,还点燃了底下的炭火,让朱高煦在缸内被烤得浑身冒汗,惨叫不已。虽然他的儿子们跪在地上哀求,可朱瞻基并没有放过他们,将他们全部处死,以绝后患。

结语

朱高煦,生来就注定了与皇位无缘的命运,但他却总是想要取而代之哥哥的位置。他抱着志在必得的想法,不断寻找机会来夺取帝位。父亲曾经诓骗他说:“你哥哥已经放弃了皇位,只要你能打败他的势力,就可以成为新的皇帝。”朱高煦听了这番话后,更加坚信自己是未来的皇帝。

但他却忽略了“名正言顺”的公众舆论,只想凭武力得天下。在他发动叛乱之后,他的属下开始背叛他,他的军队开始败退。在面临绝境的时候,他却依然没有放弃,想要继续抗争。最后,他被侄子朱瞻基所擒获。

朱瞻基并不想对他施以酷刑,只想将他废为庶人,给他留下一条生路。可是,朱高煦却在朱瞻基不备的时候,故意将他绊倒。朱瞻基十分愤怒,命令壮士舁铜缸覆在他的身上。这个缸重约三百斤,但是朱高煦还是拼尽全力,项负缸上,不断地挣扎着。缸上的积炭已经如山,火焰熊熊,朱高煦终于死在了缸上。

他的几个儿子无一幸免,全部被杀,这一支血脉被彻底铲除。朱高煦的一生注定是悲催的一生,因为他始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想坐上那把龙椅,最终的下场也不过是“不作不会死”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侄子   明朝   庶人   皇位   南京   太子   叔叔   皇帝   讨厌   父亲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