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侨批档案文献所蕴含的价值与传承

“侨批”又称“银信”,是旅居海外的侨胞寄送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产生于清末至新中国初期,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呈现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特色素材,是研究华侨史、移民史、贸易史、民族关系史、文化交流史以及婚姻史等的重要历史文献。“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这对新征程上更好的阐述、挖掘、推广侨批的价值并实现活化传承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发掘,多维阐释侨批档案的价值蕴含

把握侨批的文化价值。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将家乡的文明和文化带到侨居地的同时,又通过一封封侨批,将异国他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传播回家乡。这样的文化往来,影响着广东、福建等地的发展变化。由于大部分老一辈华侨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侨批的撰写一般委托在家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浸淫甚深的职业写手。因此,很多看似平常的侨批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习俗文化。不论是从书写形式的起笔称谓、问候,到内容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是再到结束的方式和礼仪用词等等,这些都是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延续的体现。侨批内文尽管是最自由的文体,但书写总是特别用心,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如写到父母时字体很大,表达敬畏,落款时名字时字体小写等习惯。

把握侨批的史料价值。侨批档案能够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与其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等息息相关。侨批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翔实地反映了华侨在侨居国的生活和历史,是我国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缩影和体现,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是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真实见证,饱含了侨胞对故里亲朋的一片深情,还有不少史料,更是弥足珍贵。侨批100多年的记忆文献,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东南亚、欧美文明一个半世纪的交流历史,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侨批具有不可替代的世界意义。

把握侨批的审美价值。侨批的信笺、信纸的设计、“信”的书写,集国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侨批的“封”通常绘有精致的典故图案,目前有“陶怡松菊”“元章拜石”“陶怡松兰”“富贵寿考”“八百长春”“鸿雁来议”“紫绶金章”等几十种题材。每一件批封中的国画图案,都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故。此外,侨批包含种类繁多的篆刻艺术,信纸上通常盖有吉祥语图章,有“如意”“竹报平安”“执安”等,表达了思亲之情和美好祝愿。侨批的“信”,多数批封、批信是使用毛笔书写,部分以钢笔写就,包括楷书、行书和行草等多种书写方式,行书秀美、草书独具一格、楷书端正、硬笔字工整……这些有幸遗存至今的一封封侨批,在传达信息的之余,亦蕴涵着书写者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审美取向。侨批的审美价值,还集中体现在批封上有各式各样的批局戳、邮戳上。其外形设计、款式、图文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可资鉴赏,体现传统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性。

巧布局,营造侨批档案价值活化的“氛围感”

作为侨批档案文化滋养的福建省,高度重视侨批档案的活化传承。2021年,由泉州市档案局、泉州市档案馆、泉州文旅集团联合建设的泉州侨批馆正式开馆,标志着泉州侨批档案工作步入了新纪元。泉州侨批馆,从选址、展馆布局到展馆的氛围营造,处处细节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用心。不仅为参观者创造舒适的参观氛围,而且给参观者“沉浸其中”的体验感和“身临其境”的氛围感,是活化的重要体现。

从泉州侨批馆的选址上看,老建筑迸发新生机。泉州侨批馆选址于泉州古城核心区中山路,所在建筑为由著名泉州籍旅菲华侨陈光纯先生于1921年所建,该建筑是一座三层红砖古洋楼,建筑占地面积280平方米,是近代早期泉州番仔楼的典型代表,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泉州侨批馆选址于此,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建筑本身寄托华侨爱国爱乡之情。华侨陈光纯先生一生践行“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筹办了“启明中学”“启明女校”“国学专修院”“西隅小学”,为泉州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建筑见证了南来北往的侨批流通,见证了华侨奋斗史、侨批发展史;三是建筑历经国家百年风雨,是我们国家从危难走向兴盛的见证。因此,在陈光纯故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泉州侨批馆,是侨批活化开发的典范。

从泉州侨批馆的布局上看,层层递进含玄机。泉州侨批馆以时间线和空间线交织、主题式展示的方式进行布局,共由一个序厅、四个主展厅和一个互动室组成,共布置展板105块,展出侨批及相关照片图片304张,侨批实物92份。首先引导来访者了解侨批申遗的过程的艰辛历程,感受“申遗”的不易。其次,按照专题介绍侨批中的史实,重启华侨华人关心国事家事的中国记忆。随后,让来访者亲身体验侨批的收寄工作,使来访者在工作人员精心营造的氛围中,感受“看见历史”的真实感和“走进历史”的氛围感。感悟侨批精神,激发爱国热忱的力量源泉,让来访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

从泉州侨批馆的文化创意建设上看,细处有巧思。在侨批档案的展示上,泉州侨批馆精心设置了一国一侨批、一县一侨批、一局一侨批等抽拉式木质档案柜,和侨批中的传统文化、侨批中的传统名称、侨批中的传统艺术等6面特色展墙,并植入“侨批树”“侨批帘”等寓意深远的小元素。展厅外配有泉州古城特色风景及南洋风景照片及墙绘,布置特色夜景灯光“读一份侨批,想一个人,留一份乡愁”,吸引广大游客夜游侨批馆并打卡,感受侨批特色风情夜景。在二楼的互动室,参观者可以翻阅关于侨批的各类编研书籍,欣赏侨批电视专题片,体验侨批周边文创产品,并参加侨批研究主题沙龙研讨等各项活动。同时,还积极推动文艺创作者以侨批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融入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独具泉州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创新侨批档案文化产品。另外,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点、传统村落、著名侨镇侨村等,建设各具特色的地方侨批馆,开设侨批文化讲堂,持续做强侨批文化品牌。

广链接,扩大侨批档案价值活化传承的“辐射面”

侨批,作为记载丰富时代信息的“海邦剩馥”,其蕴含的价值,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在我们这个时代,如何扩大侨批价值活化传承的主体,增强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侨批为媒介,通过为海外华裔青少年“云”上开讲侨批文化课、面向全球华人举办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和侨批文化特色夏令营等活动,链接起海内外华侨华人交流互动的桥梁,是加强世界遗产文化保护开发、唤起海外华侨华人的乡愁记忆和祖籍地意识。

以侨批为蓝本,以文字书乡情,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赋予了侨批新的时代意义。泉州市通过举办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征集侨批题材原创文学作品,在海内外产生热烈反响,吸引了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投稿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品上千件。所有获奖作品由《泉州文学》以专号刊发,并在泉州市档案馆设立专题档案库永久保存,成为历史记忆。这些获奖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涉及到有关侨批的方方面面,对于活化传承侨批蕴藏的文化信息和精神财富,进一步擦亮“侨乡文化”名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以侨批文化特色营为载体,以“侨批+文旅”的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促进了海内外文化交流互鉴,将侨批文化传承后代。如中国侨联、福建省侨联、泉州市侨联、泉州市档案馆联合举办的“走进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文化特色营,吸引了有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巴拿马等国家三百多名华裔青少年线下参加、云端相识相聚。活动以“侨批文化”和“溯源侨批”为中心,讲述华侨的奋斗史、爱国创业史,同时传递侨批中蕴含的闽南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正直廉洁、爱国爱乡的价值观。通过精彩的教学活动,传递给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鼓励他们共同弘扬传承侨批文化和华侨精神,唤醒华侨青少年的寻根意识,增强华裔青少年身份认同,找到‘家’的归属感,为住在国和祖国更好地搭建了友谊之路。

以侨批为媒介,以国家档案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教育和研究分委员会在福建省档案馆设立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等机构为载体,以侨批文化交流论坛、展览等方式为手段,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讲好中国侨批档案故事,推动侨批“走出去”。侨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海丝”的重要历史见证,凝聚着华侨华人和侨眷的集体记忆。依托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等机构,举办学术研讨会,加强侨批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研究,开发不同形式的文献产品,为世界记忆的分享和社会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思路。如印尼-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侨批文化与印尼侨批漫谈的顺利举办,深入挖掘侨批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而在美国、新西兰、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举办“侨批”展览,如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图片展、“百年跨国两地书”展等,不仅强化了对“侨批档案”的宣传推广,而且给予世人,尤其是新一代华侨华人了解移民历史,更深刻地了解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与牺牲,了解当地文化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另外,以“侨批”为载体讲述“海丝文化”,也有力的推动了“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

通过一封封泛黄侨批、一个个感人故事、一次次跨越时空的互动,侨批档案作为世界记忆遗产的时代价值和文化魅力得以活化展示和传承。也就是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侨批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得以赓续并深深融入时代中,成为时代共同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春泉、隋鑫,福建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教育厅项目 [编号:JAS22033]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泉州市   价值   档案   泉州   批文   华侨   文献   记忆   特色   文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