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的先民如何吃饭出行?

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过着什么样的日常生活?他们以什么为食,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城市,他们有交通工具吗?

借助考古学的发现,这些疑问或许都能够获得答案。

图 | 良渚文化展厅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距今5300—4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其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在这个长江下游的富饶之地,在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江南鱼米之乡,5000年前的先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和今天又有着哪些不同呢?

图 | 良渚文化展厅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01
5000年前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在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地域占据了半个中国,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古城位于山区与平原交汇之地,背靠天目山丘陵,面向广阔的河网平原。发达的水系连通太湖,广阔的平原湿地适宜发展稻作农业,广袤的山地潜藏着丰富的玉石木材和动植物资源。可见,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应是良渚古城选址于此的原因。

图|良渚古城遗址|来源于央视新闻频道


良渚先民先是在这里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兴修水利,建王陵、设作坊;接着,先民们修筑城墙,营建古城内城;最终,营建起良渚古城的外城。根据考古学家的测算,这样的工程量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图 | 良渚文化展厅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今天,城墙残高有4米多,建筑的方法十分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到了40—60米,上面再堆筑纯净的黄土并夯实。在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还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良渚人已经会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城墙的防水能力了。

图|良渚古城城墙基石



02
5000年前的良渚人吃什么?

在人们印象中的富庶鱼米之乡,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已经十分擅长农业和渔猎。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少先民使用的农具,比如石犁、石镰、破土器等,成熟的石器农具组合是良渚先民辛勤耕种的证明。此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几处炭化稻米堆积坑,堆积的炭化稻米总量都达到了几万斤。这意味着良渚时期,稻作农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图|良渚文化石犁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在主食方面,良渚先民选择了稻米,而日常的主要肉食,良渚先民则选择了猪肉。几乎所有的遗址都发现有家猪的遗骨,骨骼数量也是最多,说明先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家猪的饲养技术。

除了稻米和猪肉,河鲜、果蔬也在良渚先民的“营养食谱”之列。“靠江吃江”,鱼、虾、螺蛳、蛤蜊等,是先民们最主要的副食之一。

图|良渚古城复原模型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部分遗址还出土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两角菱、毛桃核、酸枣核等遗物,有些是野生植物的果实,有些可能是人工种植的,这些江南地带的特色果蔬,更是丰富了先民们的饮食结构。

图|良渚文化南酸枣核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5000年前,稻米耕作,养殖栽培,渔猎采集,“饭稻羹鱼”的农业形态已经形成。良渚先民的餐桌,和今天的“杭州风味”或许相差无几。


03
5000年前的良渚人怎么出行?

在良渚古城内城,古河道纵横交错,它们或是顺应地势人工开凿,或是利用自然河道进行人工改造而成,或沿城墙两侧平行蜿蜒,或贯穿于台地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河网系统。

临水而居的良渚先民们,便顺势发展了“水上交通”。考古发现,5000年前良渚人的常用交通工具,有用单根树干挖成的独木舟,也有用竹材捆扎而成的竹排。划船的筏子既有简单的竹撑杆,也有制作精细的木船桨。

图|良渚古城复原模型 | 来源于良渚博物院


在优越的水上交通环境中,无论是主食稻谷,还是建筑材料,或者陶器等日用品,都可以通过水路交通运输到城内。

当时的河道两岸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和临水码头,就像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江南水乡一样,先民们乘着独木舟、竹筏穿梭其间,生活发展,绵延文明。



结语


5000年前的生活太过遥远,
好在考古学给了我们想象。
在5000年前的长江下游,
良渚先民建城市、造房子,
他们耕作养殖,渔猎采集。
良渚的餐桌和良渚的水乡,
似乎都和今日的并无二致。
5000年来,我们传承至今。
千年古城依山麓,
江南水乡入海流。





总监制:张筱曼

监制:邓莫南、王菁菁

责编:彭锋、韩丹

撰稿:李天琪

编辑:刘梦迪、李天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先民   稻米   考古学家   博物院   河道   城墙   遗址   古城   时期   年前   新石器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