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 生津开胃的白姜 酥脆的烧饼 品味铜陵美食的极味 铜陵美食特产

每次开车回老家都会路过安徽省的铜陵市,这个长江边的城市,美食遍地都是,瞬间让你垂涎三尺。让我们看看这些地道的美食都有哪些吧?

铜陵白姜

铜陵白姜,安徽省铜陵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八宝”之一,在当地有着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也叫佛手姜,这种白姜姜皮为白色略呈黄色,块头大,皮薄多汁渣少,质地脆嫩,品质上乘,味辣不呛口,有着“中华白姜”的美誉。

铜陵生姜营养十分丰富,据化验资料分析,生姜除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油以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栓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

2009年11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铜陵白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用这种白姜做成的糖冰姜,从明代的时候,就是贡品,色白肉嫩,吃着生津开胃、强身健体,嚼之无渣。

而铜陵人是很会用白姜做菜或点心的,他们会做姜粥、姜茶、糖醋姜、酱汁姜等。

生付烧肉

生付烧肉是安徽省铜陵市的美食。2022年1月,生付烧肉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200道 ”名单。生付烧肉是安徽铜陵市枞阳县的一道地方菜肴,这里的“生付”指的就是豆腐泡,用豆腐泡去烧制当地的黑猪肉,使肉汁的香味都融入到了生付中,看着色泽滑嫩,吃着很爽口。

铜陵烧饼

铜陵烧饼又称太平街头烧饼,是铜陵传统名点之一。在铜陵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因产于铜陵县的太平街而得名。铜陵太平街上的人大多都懂得做烧饼,学的都是祖辈相传的正宗手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平街的烧饼装满铁箱,一箱箱运往芜湖和上海等地。

它与一般的烧饼可不一样,只有茶杯口大小,黄澄澄的就像烧熟了的蟹壳一样,亮光光的就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差不多。里外共有十八层,层层酥透,外表黄中微带焦色,闻一闻面香扑鼻,咬一口又酥又脆,无论是色、香、味都堪称上乘。既是饮茶待客的理想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顺安酥糖

顺安酥糖是安徽顺安地方名点,因产于安徽省铜陵县的顺安镇而得名,始制于唐代末年。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是铜陵地区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

顺安酥糖是用面粉、白糖、黑芝麻等食材一起制作而成的一种甜点,吃起来酥香而甜,和很多地方的酥糖口味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是顺安酥糖吃起来不粘牙,这是最大的特点,所以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顺安酥糖就很有名气了,流传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传统美食了,还是非常值得品尝的。

红烧华鱼

红烧华鱼是安徽省铜陵市的美食。

2022年1月,红烧华鱼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200道 ”名单。红烧华鱼是安徽铜陵大通的一道滋补美食,华鱼当地人也叫华达子,鱼身修长,有着“长江美人鱼”的称号,红烧着吃口感香浓鲜辣,美味可口。

铜陵大肠面

铜陵大肠面采用的是红面线,用清水浸泡,再将配料处理好,将大肠煮熟切片,最后碗中盛高汤,把这些煮好的食材都放入碗中,食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醋、蒜泥、九层塔。铜陵大肠面吃起来味道鲜美,面条非常有劲道,大肠肥而不腻,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这种做法简单,味道鲜美的美食实在是不可多得。

虽然算不上很爱吃面,但是在全国各地吃过的面条也不少,大肠面我是第一次吃。铜陵的大肠面所用的面是红面线,煮之前需要提前浸泡,然后大家可以根据口味和喜好自己搭配辅料,比如蒜泥、香醋等。当然,这其中缺少不了的自然还是特制的大肠和精心熬制的高汤,这才是这碗面的精华所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劲道十足。

红汤鱼头

红汤鱼头是铜陵地方名菜,选用缸窑湖等地生态有机花鲢鱼(俗称胖头鱼),此鱼味甘性温,营养丰富、健康滋补,经烹制后口感松软、肥而不腻、肉香四溢、老少皆宜。

主要是把当地的胖头鱼先煎后煮,最后调味而成,这样做出来的鱼肉肉香味四溢,肉质松软,滋补还不腻。

椒盐猪手

椒盐猪手,是铜陵大通镇风味小吃之一。蹄掌部的肉筋油润发亮,一根大骨头横亘在肥腴柔软的肉中,皮是焦焦脆脆的,所有的调料都预先腌进去了,连后期需要加的黑胡椒粒也在上桌前帮你洒好。

这猪手咬上去非常筋道,牙齿与肉筋零距离接触,能感觉到有弹性的“拉扯感”,味道“周到”地全部渗入。面对这么好吃的美味,我保证,两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几整只消灭椒盐猪手是大通风味小吃之一。蹄掌部的肉筋油润发亮,一根大骨头横亘在肥腴柔软的肉中,皮是焦焦脆脆的,所有的调料都预先腌进去了,连后期需要加的黑胡椒粒也在上桌前帮你洒好。这猪手咬上去非常筋道,牙齿与肉筋零距离接触,能感觉到有弹性的“拉扯感”,味道“周到”地全部渗入。面对这么好吃的美味,我保证,两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几整只消灭。

枞阳粉蒸肉

以五花肉,大米为主料制作的菜品。

把大米加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再加白糖、料酒、味精等调味 品,然后倒入米粉拌匀,再将粘满米粉的肉一片片叠在碗内,上笼蒸熟至烂,吃时将肉扣在盘内即可。

铜陵茶干-大通茶干

铜陵茶干在本市及周边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及美誉度,它是近几年兴起的名优农产品。特点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

铜陵茶干又叫大通茶干,是用大豆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先制成豆干,然后再用八角、甘草、冰糖、虾籽酱油等调料卤制十个小时而成。

铜陵茶干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名气没有现在这么大而已。茶干我也吃过不少,说实话味道和口感都差不多,特别是嚼在嘴里感觉粗渣渣的,很难下咽,但是吃过大通茶干之后真的吃出了不同的感觉。大通茶干体薄,味浓,吃起来很细腻,越嚼越香。

铜陵鸡汤面

铜陵鸡汤面的做法也非常简单,一般炖鸡汤都是非常鲜美的,炖出好汤的关键是要选择好的鸡,还要注意火候,再用汤来煮面,味道极佳,面条也很劲道。

澜溪米饼

澜溪米饼也是一道传统的美食,主要的食材是腊肉和糯米,口感非常独特,据说这道菜是当时宋代哲学家王守义被陷害入狱,途经此地,当地人做给他吃的。

铜陵还有很多地方特产:

铜陵丹皮

铜陵丹皮主要出产于顺安镇和钟鸣镇,其中顺安镇凤凰山地区的凤凰、牡丹、陶凤三个村,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

铜陵野雀舌

铜陵野雀舌是历史名茶,属绿茶类,该茶在明末至清末年间就有生产,清代曾被乾隆誉为"江南佳茗",并一度作为贡品。民国十一年(1922年)记载:野雀舌,产铜官山和东乡、西乡等山区。

铜陵野雀舌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生化及卫生指标均达国家规定标准。该茶1994年荣获首届中国"中茶杯"一等奖;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银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6、2009两次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及QS食品质量安全双认证。

铜陵牡丹

晋代著名哲学家、医学家葛洪曾在铜陵种植“仙牡丹”。出使西夏时,寻得几棵牡丹奉送给皇帝,皇帝还赐一棵,盛度告老还乡时带回故里,其花蔚然成树,人称“御苑红”。

铜陵泡桐

铜陵泡桐资源丰富,素有”桐乡“之称。铜陵种植泡桐历史悠久,早在宋仁宗三年,1051年,,著名的植物学家铜陵人陈翥就撰有专著《桐谱》,对铜陵泡桐的类属,习性、种植、采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铜陵苎麻

铜陵苎麻被誉为“苎麻之王”,据《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麻是铜陵传统特产,铜陵县境种有苎麻、黄麻、白麻、葛麻等品种,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以钟鸣、顺安、天门等镇居多。

铜工艺品

铜工艺品是铜陵最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由于其特定的质料和加工手段,既具有强烈而细腻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铜陵生产铜工艺品的工厂有几十家。产品种类有仿古铜工艺品以及现代各类饰件、摆件等工艺品、具有装饰效果的生活日用品等等,尤以“马踏飞燕”、“龟鹤延年”、“四喜铜娃”、“三羊开泰”等作礼品受到欢迎。

枞阳黑猪

枞阳黑猪是介于淮猪和圩猪之间类型,具有耐粗饲、多胎高产、母性好、泌乳力高、适应性强等优良遗传基因,在清朝道光年间县志上已有详细记载。该品种肉质细嫩,香鲜可口,瘦肉率较高,腌腊制作火腿,更具有独特风味,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主产地麒麟、义津、浮山等地,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枞阳媒鸭

枞阳媒鸭属肉用中型鸭品种,枞阳媒鸭主要分布于县内官埠桥镇、枞阳镇、会宫乡、老洲镇等地。据考证,枞阳媒鸭的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狩猎方法是:将网潜藏于湖边的水下,待野鸭群游至网的上方时,事先隐藏的猎民即启合拢机关,网则从水下迅速弹出合拢,将野鸭捕获带到集镇销售。并留有部分野鸭进行驯养,如再网捕野鸭,则将其拴在网圈内,作为“媒子(媒介),当“媒子”鸣叫,则诱来野鸭进入网圈,从而达到网捕之目的。随着时间的延续,枞阳媒鸭种群逐代扩大,繁衍至今,形成独特资源。

枞阳萝卜

枞阳萝卜与枞阳大闸蟹、芡实、野鸭等一样颇有名气,是农副产品之一,属于地方特产。其品种、颜色、形状和食味别具一格。枞阳萝卜以戚矶头和黄泥岗的萝卜最好,因其生长在酸碱适中的半沙质黄泥土中,又完全以基肥为养分,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成为枞阳萝卜的品牌和萝卜的代表。上乘的萝卜皮薄、色白而晶亮,大小形状似鹅蛋、鸭梨。萝卜生吃脆嫩、味甜。

项铺生腐香

每年腊月和正月是乡村传统食品加工作坊忙碌的日子。枞阳县白荡湖之滨的项铺镇豆制品历史悠久,具有一定规模,品种由最初的豆腐、千张、茶干发展到后来的生腐、素鸡和臭干子等近10个,每个品种都独具特色、颇有名气。

老洲山药

老湾、桐贵、沙包一带种植山药有近200年的历史。此地山药个头大,通体均匀圆滑,除皮后,肉质脆嫩洁白。该区域属是江、湖相互交汇浸漫的滩涂湿地,土层深厚,含沙量适均,沙质土壤较粘、较细、较松,保水保肥性能较好。雨水较多年份,地表离水即干,不易涝渍;干旱年份,因地下水浅,湿气上升,夜晚土地潮润,俗称“返夜潮”。独特的土质性能和气候给山药提供了特殊的生长条件,所以该地区山药营养丰富、口感良好。

白荡湖大闸蟹

白荡湖大闸蟹是枞阳县白荡湖的特产。枞阳白荡湖大闸蟹以其个大、色鲜、味美、品质纯正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白荡湖大闸蟹的特征:外观。背面呈青色,腹部灰白色,黄毛金爪,背部覆盖坚硬的背甲。附肢为一对大螯和四对步足。鲜活程度。色质清晰,外壳、螯足、步足完整,行动敏捷。气味。具有淡水大闸蟹特有腥气。口味。蒸熟后食用,鲜而不腻,肉质滑嫩、爽口,食后留有余香。

枞阳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长颌鲚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刀鱼产量逐年下降。

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铜陵市   铜陵   枞阳县   枞阳   烧饼   劲道   大通   酥糖   泡桐   安徽省   酥脆   野鸭   生津   山药   大肠   口感   特产   萝卜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