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兵团大势已去,狡猾的胡琏为何还要主动跳进共军的包围圈?

大家千万别误会,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可是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这个看似犯二的举动其实是很明智的选择。


胡琏明知被中野团团包围的十二兵团想突围出去实际上已无可能,那他为何还要只身空降双堆集?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错!胡琏这不是自投罗网,胡琏是去捞自己的好兄弟杨伯涛去了!


虽然十二兵团已经被中原野战军团团包围,十八军想成建制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是胡琏想从包围圈里带几个好兄弟出去,还是有可能的。


整编十一师师长胡琏

在胡琏担任十八军军长期间,十八军的高级将领里面,胡琏真正在乎和倚重的得力干将只有三个:杨伯涛、高魁元、肖锐。


首先,咱们说说十八军军长胡琏在乎的第二位得力干将,原一一八师师长高魁元。


1948年11月25日,国民党十二兵团被中野三十万大军包围在宿县双堆集的时候,兵团司令黄维、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十八军十一师师长王元直、第十军军长覃道善都被困在共军的包围圈里,唯独原十八军一一八师师长高魁元不在共军的包围圈里面,巧吧?


巧个屁!再说了,世上哪来这么多巧合?其实这都是原十八军军长胡琏一手安排的。


毕竟高魁元可是胡琏最喜欢的得力干将,为了保险起见,胡琏并没有让他参加淮海战役,否则高魁元很有可能会落得个和杨伯涛一样的下场。不得不说,十八军军长胡琏这个人确实狡猾。


原来,在淮海战役爆发前,高魁元就已经被胡琏调到上海警备司令部担任少将高参去了,所以高魁元压根就没参加淮海战役,胡琏此举为的就是保住高魁元这员大将。


其次,再说说胡琏在乎的第三位得力干将,原十八军参谋长或者是整编十一师参谋长,现任十二兵团参谋长肖锐。


肖锐,湖南人,黄埔六期出身,跟胡琏搭档多年,深得胡琏的赏识。


肖锐觉得此行凶险万分,建议黄维不如先立足蒙城,然后派部队四处游击寻找战机,千万不能跟共军蛮干。


这个方案得到了黄维的认可,不过蒋介石却不认可这个方案,一定要让黄维带兵,去攻打宿县,打通徐蚌。


黄维这个人对蒋介石比较死忠,既然蒋介石都下令了,他只能遵命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管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了,反正按照校长的命令打就完了。


而肖锐、杨伯涛、覃道善、熊授春等将领都不太赞同黄维的决定,不过杨伯涛觉得他率领王牌18军,即便发生了意外,打不过我军,但至少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于是跟随黄维一起去了。


这个时候,十二兵团参谋长肖锐一看,情况不妙啊,仗可不是这么打的,要是胡琏在,肯定不会执行蒋介石的这个命令!


现在十二兵团是黄维当家,这个书呆子哪是战神粟裕的对手?虽说十八军的战斗力爆表,可万一此去被共军包围了,那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了。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正确意见,黄维这个兵团司令根本听不进去,只知道一味冒进。要是自己再跟着黄维走下去,估计早晚都会成为共军的俘虏。


危急时刻,十二兵团参谋长肖锐急中生智,以身体旧疾复发为由向黄维请了病假,然后脚底抹油跑到上海治病去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肖锐这个决策非常英明而且很有战略眼光。因为后来跟着黄维走下去的同僚要么成为共军的俘虏(杨伯涛、覃道善、王元直、张慕贤),要么就战死在沙场上了(熊授春),肖锐靠着自己的机智和敏锐的嗅觉最终成功躲过一劫,难怪胡琏会选他当十八军的参谋长了。


正是因为肖锐的机智和敏锐,没有跟着黄维钻进刘伯承在双堆集地区设置的口袋阵,所以他才能在危险关头躲过一劫。


危机关头,十八军的高级将领高魁元和肖锐都没有在双堆集地区,自然不需要胡琏去救,可是胡琏最喜欢的杨伯涛还在呢,胡琏能不去救吗?


答案是否定的,胡琏不能不去救,胡琏肯定会去救杨伯涛!如果胡琏不来救杨伯涛,那他就不是那个爱才如命、杀人如麻、挥金如土的胡琏了。


胡琏这个人很不简单,能量也不可小觑。胡琏除了自身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以外,带兵之道也是非常厉害的。


胡琏带兵除了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之外,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只要你是个人才,胡琏绝对会重用你,而且会重点栽培你。


就拿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来说,他可是胡琏一手提拔起来的王牌悍将,非常能打。每次杨伯涛打了大胜仗,胡琏为了激励他,都会重重的奖赏他,甚至胡琏自己不要奖金,也要翻倍的奖赏杨伯涛。


所以,杨伯涛对胡琏的敬佩和爱戴那可是深入骨髓的,就算杨伯涛后来成为共军的俘虏,他也从来没有怪过胡琏,更没有说过胡琏的一句坏话。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十八军军长胡琏心中最最在乎和倚重的得力干将,原十八军十一师师长杨伯涛。


杨伯涛,湖南省芷江县人,侗族。1909年出生于芷江县垅坪乡的一个农民家庭。杨伯涛16岁就参加了北伐战争,曾经在程潜、钱大钧麾下任职。


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他所在部队被陈诚统帅的18军吞并,杨伯涛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划到了陈诚麾下,担任连长。


众所周知,国民党内部派系很多,每个派系的领头人,都想壮大自己的实力,陈诚壮大实力之一的手段就是吞并那些杂牌部队。


杨伯涛,可以说是从陈诚嫡系部队成长起来的猛将和悍将。他从18军旗下一小小连长,到抗日战争结束,18军缩编为整编11师,他升任旗下十一旅旅长,又参加了解放战争。


一九四八年七月,他又接替了胡琏的职务,担任整编11师师长。后来整编11师恢复十八军的番号,他又担任十八军军长,并列入黄维十二兵团,开赴淮海战场作战。


大战在即,黄维心里也没底,于是召集高级将领开军事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下兵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时任十八军军长的杨伯涛明知前面有危险却在会议上一言不发,理由就是因为他的老上司胡琏没当上第12兵团的司令,反而让“书呆子”黄维当了这个兵团司令。


他心里十分不爽,所以故意不发言,想看黄维的好戏。据说当时南京国防部刚刚发布黄维担任十二兵团司令一职的命令,十八军的高级将领纷纷表示不服。


18军军长杨伯涛干脆闹起了罢工,直接请假回了家乡,部队也不带了;18师师长尹俊嘀嘀咕咕;32团团长李树兰愤愤不平。


一开始,十八军的高级将领都以为十二兵团司令一职非他们的老军长胡琏莫属,毕竟十二兵团是以十八军为基础组建的机动兵团,按照以往的惯例,国防部肯定是让胡琏出任十二兵团司令一职。


本来老蒋也是想让自己的得意门生胡琏出任十二兵团司令一职,结果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从中作梗,死活不同意,老蒋没办法,只得捏着鼻子同意黄维出任十二兵团司令一职,胡琏只得了副司令。


众所周知,十八军可是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全部美式装备,部队训练有素,中高级军官多是黄埔出身,战斗力非常强悍。


尤其是在胡琏担任十八军军长和整编十一师师长时期,十八军的战斗力更是爆棚。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大将好几次用五个纵队的兵力包围了胡琏的十八军,结果不但没把十八军吃掉,反而被十八军打得元气大伤、落荒而逃。


胡琏在十八军苦心经营多年,十八军的中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胡琏一手栽培起来的,再加上胡琏本人具有极高的军事素养,所以胡琏在十八军中的威望无人可比。


胡琏没当上十二兵团司令一职,胡琏本人虽然心中有点郁闷但是表面上并没有太大的负面情绪,倒是他下面的中高级军官,反应一个比一个激动。


由此可以看出,十八军高级将领对胡琏这个老军长有多么的爱戴和拥护,同时也能看出胡琏带兵很有一套,深得军心。


国民党十二兵团那可是实打实的最强兵团,麾下有十八军和第十军这样的精锐部队,战斗力爆棚。


尤其是十八军,那可是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战斗力更是没的说。有这样一支强大的机动兵团加入徐蚌战场,无论是对于身陷重围的第七兵团还是困守徐州的杜聿明集团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凭借十二兵团令人发指的战斗力,只要十二兵团正常发挥,无论是去碾庄救援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又或者去徐州解救杜聿明集团,都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不出意外,此时该出意外了。战斗力异常强悍的十二兵团在书呆子黄维的带领下一路猛冲猛打、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最后连进入刘伯承的口袋阵都浑然不知。


黄维如此昏庸无能,最后导致结果就是,黄维的十二兵团不仅没能及时救出黄百韬兵团,反而被刘邓率领的中原野战军重重包围在宿县附近的双堆集地区,形势异常严峻。


十二兵团原本是去救援黄百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结果在黄维的“英明领导”下,十二兵团还要靠别人去救才能活命,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大家都来评论评论,关键时刻,黄维这个书呆子的表现竟如此拙劣,这是不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也难怪当时远在南京的老蒋在得知十二兵团被围的消息后,立马急得吐血。心想黄维你丫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坑货,这回你可把你敬爱的蒋校长坑惨了,这回估计连底裤都得输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急得吐血的蒋总统连夜召见了请了病假的胡琏。胡琏当时是十二兵团的副司令,因为不满黄维抢了自己的司令一职,在淮海战役爆发前请了病假回老家休养。


这回,听说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围在了双堆集地区,胡琏再也坐不住了。当着老蒋的面表示要去前线效力,然后毅然决然的选择空降双堆集,誓与十二兵团的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当胡琏的身影出现在双堆集,十二兵团所有的将士们都不约而同地欢呼雀跃,其中尤以十八军各部表现最为突出。十二兵团各部原本萎靡不振的士气顿时变得士气高涨,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自信心爆棚战斗力也跟着爆表。


最后,胡琏不仅自己成功突围出来了,还带出了七八千的精锐之师,其中还有像18师师长尹俊和33团团长李树兰这样的骨干精英。


只是有一点很可惜,胡琏这次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也没能将头号马仔杨伯涛带出来,这件事后来成了胡琏一生的遗憾。


这些突围出来的老兵后来成为胡琏重建十二兵团的基础,而且在后来的金门战役中,这些老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十二兵团由原十八军军长胡琏中将担任兵团司令,他是绝对不会上刘伯承的当,更不会乖乖的带领十二兵团近十二万大军钻进共军提前设下的口袋阵。


胡琏要是担任十二兵团司令,很有可能会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一举救出黄百韬兵团,又或者他会和杜聿明联手,先一起向西击破刘邓的中原野战军,然后再抱团北上,与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一决胜负,到时候徐蚌会战的结局极有可能就要改写了。


要知道胡琏这个人可不简单,作为十八军的老军长,他的能耐非同小可。想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候,胡琏率领他的整编十一师一路追着中野打,胡琏凭一个整编师的兵力把整个中野打到怀疑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淮海战役   兵团   野战军   中原   大势已去   军长   包围圈   干将   参谋长   狡猾   司令   战斗力   部队   主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