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有错?心理学家阿德勒:人生而自卑,但它是进步的动力

在大多是人的眼中,自卑是贬义词,是性格的消极反应。

但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人生而自卑,自卑促使弱小的无力的婴幼儿一步一步克服自卑,追求卓越。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自卑是个体进步的动力,是追求优越的源泉。”

一个自卑的小女孩

在众人眼中,雪儿是一个热情又努力的美丽女孩,但是她心中一直有一处阴影,小时候她不小心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大腿上留下了一处疤痕,父母怪她自己不小心,而她从此也把自己的裙子都收了起来,以为这样就能忘记伤疤的存在。

最近学校准备办一个晚会,老师让女同学们到时候都穿上裙子。回到家,雪儿拿出自己的裙子,试图想穿上它,但还是没有勇气。这时,妈妈经过雪儿的房间,妈妈说:"还穿啥裙子,忘记自己腿上有疤痕了吗?"说完就转身走了,可这话却让雪儿忍不住眼泪。

到了晚会那天,唯独不见雪儿,同学们都很奇怪,之后见到雪儿想问问原因,可她什么也不说,大家便开始慢慢远离雪儿,这让她内心更加自卑了。

自卑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她不再穿裙子,到不参加活动,最后被同学远离,这都是因为她的自卑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周围人对孩子的自卑没有正确的认识。

各位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而不是打压和讽刺。

了解什么是自卑

家长要知道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或者是不让孩子走向自卑的沼泽,首先就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孩子自己认为他在智力、身体、情感等方面比别的孩子差而形成低人一等的感觉。有时候这种感觉可能是孩子自己虚构的,并不存在于实际中,但是却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当这种感觉长期存在于孩子的心中,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自卑情结,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不认可自己;另一种是次级自卑情结,这是因为周围人的经历比自己优越而对自己不满,这种情况也会让孩子产生自卑。

让自卑凸显的原因

阿德勒说:人生来就是自卑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后天变得更加明显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来自父母的批评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很多孩子的自卑都是受父母过度的批评责怪造成的。有些家长认为多对孩子进行批评能够帮助他们进步,其实这种负面批评,会让孩子内心变得更敏感。经常的批评也会减少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无法认识到自我价值。

还有一些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总是责怪孩子,就会让孩子在他们内心形成自己的性别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2、身体上的缺陷

有些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带有一些先天的缺陷,或者在后期成长中落后于别人,比如身高太矮或者是太高,体型太瘦或者太胖。旁人异样的眼光和言语,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卑。

3、学习成绩差

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或者是老师在学习成绩上的批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比不过别人。在肯尼亚,孩子的成功与否总是以他们的学习成绩衡量,这也会造成孩子自卑。

自卑对孩子的影响

自卑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种心理上的问题比身体疾病严重得多而且更难治愈。人人都不认为自卑一个美丽的词,孩子如果有了自卑的心理,目标的实现就会有很大阻碍,想要取得成功就变得不容易。

1、不愿意和人在一起

自卑会让孩子远离同伴们,和别人的接触中,孩子会常常感受到压力,而这种压力是他们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孩子们总是会选择不和别人来往。法国经济学家马克西米里昂说过"无伙伴不成功",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有朋友,而不和人交往是行不通的。

2、不热衷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很多方面,而当被别人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孩子的自卑感就会加重,他们内心会逐渐开始抵触参加活动,不管别人之后怎么邀请他参与,他害怕自己的缺点被暴露,因而不会接受参加活动。

3、常常表现出自怜的感觉

孩子总是觉得自己可怜,就容易陷入在悲伤的情绪中,而且孩子一旦觉得自己可怜,也会逃避很多责任的承担,不容易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4、不敢直视别人

《自卑心理学》中,讲到不敢直视别人,是内心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社交的恐惧感。当孩子和别人说话,连直视别人都不敢,不仅容易让别人觉得不礼貌,甚至还会让人觉得孩子好欺负。

5、容易沉溺在自责之中

自卑的孩子害怕犯错,而且总是犯错,自卑会给他们带来紧张感,紧张的状态下做错事的频率的高了,那么如果没有把事情做好,孩子就会沉溺在自责之中。

6、失去生活的希望

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当孩子内心自卑到极点,他们内心就会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消极情感,在这种悲观心态的驱动下,可能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

家长帮助孩子克服自卑

自卑并不是不能克服的,自卑是因为一些经历而产生的,那么自卑也能因为一些有效的弥补行为而逐渐消失,以下几点建议对于克服自卑是有帮助的:

1、不把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应该记住这一点,不要把孩子和别的孩子甚至家里的兄弟姐妹比较,这种比较会让孩子走不出自卑。孩子的独特性只要在被尊重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2、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在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自尊心打击是很大的。如果在别人面前对孩子打骂。孩子会为自己感到羞耻,甚至没有勇气再面对他们的朋友。所以不如把孩子带回家里,好好和孩子聊一下他们做错的原因,以及告诉孩子怎么改正。

3、多表扬、多鼓励孩子

自卑的孩子最是需要表扬,不管孩子取得多小的进步,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这也将对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帮助。一步步的进步,就是一步步在摆脱自卑。在受到鼓励下,孩子内心状态比较积极,对于自卑而产生的恐惧和消极情绪能够有效摆脱。

"成功和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格里姆说到,那么孩子在经历失败的时候,家长要多和孩子说"别担心"、"下次一定可以"等等,这些话不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希望,相应的自卑就不会光临。

4、给孩子多一些耐心

想要走出自卑,一两天是不可能实现的。家长应该每天都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建立一种爱的关系。如果孩子不敢和别人说话,那么家长就在家多和和孩子交谈来让他学会表达自己,孩子不敢直视别人,家长就多提醒孩子要看着别人说话等等。

5、创造机会让孩子取得进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定的潜力和天赋,这些技能可能在自卑下而被隐藏。父母在孩子完成比较困难的事情时进行帮助,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败,让孩子多享受成功的快乐,另外家长还能够让孩子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帮助孩子获得自己的价值感。

如何预防孩子自卑情绪凸显

虽然,孩子生来的弱小,会造就他们生而自卑,但是家长得某些行为却可以弱化这些自卑心理。为了让孩子不经历自卑的苦涩滋味,那么家长最好能够提前避免孩子自卑变得强烈。

1、 学会欣赏孩子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宝贝,那么父母就该意识到自己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要学会欣赏他们。同时,不要给孩子过度的期望,孩子有了负担就会让他们害怕失败,而最终产生自卑。

观察孩子或与她互动,试图了解她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如果孩子对音乐表现出兴趣,并且对音乐有天赋,给她提供机会和鼓励来训练和发展这种技能。记住,没有一个孩子擅长一切。有些人擅长用更好的方式做很多事情,而另一些人只能在少数人中表现得更好。

2、 多和孩子交流

心理问题是需要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中发现的,如果孩子的心理有一些不正常的苗头,那么家长就应该及时扼制。通过交流,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会更多,这样在他们面临问题时,就能够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

在交流中药建立一种充满爱意和值得信赖的关系:孩子们无法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也无法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因此,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来处理这些事情。然而,为了得到父母的帮助,孩子应该把困扰他的问题告诉他的父母,这只有在充满爱和信任的亲子关系中才有可能。父母对孩子的虐待造成了孩子对父母态度的不信任和警惕。这样的孩子缺乏向父母倾诉的勇气。

3、教孩子以积极的方式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玛丽莲·普赖斯·米切尔在她的文章《消极与孩子的大脑:如何帮助孩子保持积极》中说:“不幸的是,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特别消极,通常是由怀疑、恐惧和羞愧所驱动的。”她还说,“想想有多少次孩子和青少年听到‘不’这个词,或者在他们的家庭或教室里体验消极情绪。

而神经科学家认为:这种负面情绪的暴露就像二手烟,它会在大脑中产生压力化学物质。如果再加上孩子内心的消极声音,这种消极情绪就会导致心理健康不良。

每天花点时间陪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与他分享想法,征求他的意见,或者在做某事时寻求他的帮助,或者帮助他做一些他觉得很难做的事情。告诉他你多么欣赏他做事的方式,并赞扬他的努力。

积极地与孩子交流会提高他的自我意识,增强他的自信,这是积极思考的关键。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而经常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当自卑心理形成,孩子的生活就会失去很多属于他的色彩。那么家长们就要重视起来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走向卓越!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妈粉丝圈,点击加入,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自卑   孩子   心理学家   消极   内心   批评   情绪   家长   父母   事情   动力   心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