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蜀国名将魏延憋屈的成长史

#头条创作挑战#​#历史开讲#​

前言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早年在荆州牧刘表帐下效力,刘表死后,魏延投靠刘,并随刘备入蜀,开始了他的憋屈的为将生涯。

高光时刻——汉中太守

公元212年,刘璋接到举报,手下张松与刘备共谋益州,一怒之下杀了张松,并嘱咐沿途各个城池脱离与刘备的接触,准备困死刘备。

刘备率领黄忠、卓膺等人开始向南进攻成都,当时,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张飞、赵云等都在荆州,跟在身边的除了黄忠、卓膺外,也就魏延这个新将可堪一用了。

于是,魏延被刘备委以重任,和黄忠分兵攻取广汉郡。

魏延也十分争气,很快联合黄忠攻取了广汉郡全境,自己也因功被封为牙门将军,跟随刘备身边。

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又捞到不少功绩。

汉中之战后,刘备准备返回成都,在考虑汉中太守人选之时,大家都以为是张飞这个刘备军中的二号人物,再不济也应该是后将军黄忠或是马超,毕竟,二人的官职均在魏延之上。

然而,刘备却力排众议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并在自己称帝后任命魏延为镇北将军。

甚至连魏延自己都被这个任命吃惊不已,可见刘备对魏延的看重。

这其中固然有刘备想要重用荆州派系打压益州本土派和东三州派系的缘故,但是,跟随刘备入蜀的荆州系将领不少,比如后将军黄忠论武力和官职均在魏延之上。

之所以选择魏延,也是刘备在魏延身上看出了关羽的影子。

为什么这么说?

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时,曾经问过魏延该如何防守汉中。

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全国之兵进攻汉中,我替主公抵挡他,如果魏国派遣大将率领十万大军来犯,我替主公消灭他。”

简单的两句话却可以看出魏延为人傲气,丝毫不输关羽,但是,这确是刘备所需要的。

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曾言,三分天下后,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兵进攻中原。

这个战略就需要有勇有谋的名将才行,这点魏延恰恰符合。

刘备病逝——千里马没了伯乐

可惜,仅仅四个月后,随着关羽被吕蒙偷袭荆州所杀,刘备不顾一切,率军东进吴国报仇,导致夷陵之战蜀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魏延北伐的梦想被搁置了,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独掌大权,不受待见的魏延只好默默镇守汉中等待北伐机会。

公元227年,魏延终于等来第一次北伐的机会,但是,诸葛亮却把他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这一明升暗降的举动,彻底架空了魏延。

不过,魏延也不是在意这些的人,他心怀刘备的知遇之恩,一心想要北伐中原,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

因此,魏延多次建议诸葛亮让自己统帅万人精锐兵出子午道偷袭长安和诸葛亮在潼关汇合,一举收复凉州和雍州。

可惜,诸葛亮因为魏延喜欢剑走偏锋跟他谨慎用兵特点不符,所以,将魏延的建议弃之不用,魏延本人也被晾在一边。

大败郭淮——名将最后的曙光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诸葛亮无人可用,便命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的大军。

面对跟诸葛亮缠斗多年的曹魏名将郭淮,魏延丝毫不惧。两军会战,魏延居然大破费瑶和郭淮。

战后,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成为蜀国第一名将。

可惜,一心北伐的魏延却忘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道理。

遭人陷害,名将落幕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在北伐路上,魏延考虑到北伐大业乃是先主刘备和诸葛亮的遗志,不应该停下来,于是,擅作主张,你不发丧,想要继续北伐。

但是,当时想要将魏延除之而后快的杨仪却反对魏延的做法,并上表刘禅说魏延要造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

于是,兢兢业业的蜀汉名将魏延被杨仪冠以造反的罪名,派遣马岱将其斩杀。

小斌说

魏延是蜀汉后期难得的名将,可惜由于为人傲气,不合群,得罪了许多人,导致诸葛亮一死,众人怕无法压制魏延,便群起而攻之,一代名将憋屈的军旅生涯就此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益州   蜀汉   名将   广汉   太守   汉中   荆州   蜀国   憋屈   大军   将军   可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