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大唐到底赔了什么,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

渭水之盟,赔上的是整个唐王朝的尊严!武德九年八月初八,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来临。

唐王朝的首任天子李渊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

八月初九,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是为唐太宗。上任伊始,李世民就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在他准备全力以赴治理天下时,战争的阴云却悄然笼罩在了唐王朝的上空。

原来,北方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可汗得知唐朝内部刚发生巨变,顿时大喜过望,他决定趁唐王朝立足未稳之际,兴兵南下,给唐朝以致命一击。武德九年八月末,颉利可汗率领十几万骑兵精锐,正式兴兵南下,从泾州方向出发,直逼武功。得知东突厥入侵的消息,李唐朝野震恐,李世民立即下令全城戒严。

二十四日,突厥的前锋部队已经抵达长安附近,并开始进攻长安以北的高陵。

情况万分火急之际,李世民命尉迟敬德率军前去抵御突厥,尉迟敬德不辱使命,在泾阳一带大破突厥前锋,斩杀一千多人,并擒获了其将领。尉迟敬德的胜利虽然打击了突厥人的嚣张气焰,但朝野上下对于来势汹汹的突厥,心里依旧是很没底。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更不好的消息传来。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已经亲率大军抵达渭水便桥北岸,兵锋直指河对面的长安城。新生的大唐王朝面临着生死存亡!是战,还是和?

一道难题摆在了刚刚登基还不到二十天的李世民面前。思前想后,李世民最终决定弃战言和。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政局未稳,一旦贸然与突厥人全面开战,赢了还好说,输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况且唐朝刚建立不久,全面开战的话会对老百姓造成负担;二是李世民刚登基不久,政权还未巩固,万一朝中反对派趁机起事,到时候内忧外患一起袭来,恐怕他这个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人赶下台来。所以,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面对突厥人的步步紧逼,只能选择隐忍,与突厥人讲和。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这样,李世民才能为唐王朝的发展换取一个和平发展、积蓄力量的机会,以待将来一雪前耻。

颉利大军抵达渭水后不久,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派遣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前往长安,一来是刺探虚实,二则是劝李世民放弃抵抗。执失思力进入长安,见到李世民之后,丝毫没有把这位少年天子放在眼里,只见他用一种趾高气扬的语气说道:“颉利、突利二位可汗率领百万大军,已经打到了你们家门口了!”

思力盛称:“颉利与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执失思力连哄带吓,企图以此来让李世民屈服,从而放弃抵抗。可他错了,因为李世民根本不吃他这一套,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在弱势的情况下,反将了执失思力一军。

只见李世民用一种近乎冰冷的语气说道:“我与你们的可汗曾经缔结盟约,前后给你们的金银无数。如今你们的可汗却背弃盟约,引兵深入,竟然还毫不惭愧!你虽是戎狄,但亦有人心,怎能恩德全忘,大言不惭地自夸强盛?既如此,我今天就先砍下你的人头!”

上嚷之曰:“吾与汝之可汗面结和亲,赠遣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先斩汝矣!“执失思力一听李世民这话,怕了!立即跪下请求恕罪。这时左、右仆射萧瑀和封德彝怕李世民和突厥闹翻,不好收场,连忙替执失思力求情,劝李世民按照突厥的礼节将他送回去。

李世民勃然大怒,说道:“我今天送他们回去,蛮虏一定认为我怕他们,就会更加放肆!“说完,立刻命人逮捕执失思力,将他囚禁在门下省。

上曰:“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乃囚思力于门下省。“随后,李世民又设下了一个疑兵之计,只见他亲自率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出玄武门,骑着马来到了渭水南岸,与颉利隔河相望,并责备他背弃盟约。

就在颉利疑惑之际,李世民的身后突然旌旗招展、铠甲夺目,漫山遍野几乎都是唐军。此时此刻,颉利才觉得,他小看了这位年轻的天子。当他发现自己得心腹执失思力没有回来的时候,他就有了不好的预感,现在看到唐军得军容如此之盛,更是验证了之前的猜想,脸上不禁露出了惧色。

看到颉利乱了阵脚,李世民乘机命军队稍稍后退,他自己则留下来与突厥谈判。

萧瑀觉得皇帝太过轻敌,于是拦住马头劝阻。而李世民却是早已成竹在胸,他对萧瑀说道:“我已计划妥当,你有所不知。突厥之所以敢倾国前来,直逼京郊,就是以为我们国内有变,朕刚刚登基,势必不能抵抗。我如果示弱,闭门拒守,蛮虏必定纵兵大掠,局势就难以控制。所以朕单骑轻出,就是为了让突厥人放松警惕;同时又能炫耀军威,显示决战之心,这一切肯定出乎蛮虏的意料,让他们难以应对。

蛮虏孤军深入,必有惧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战是和,我们都有把握。制伏突厥,在此一举,你们只管在一边看我出手就行!“

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抵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
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耀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围。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伏突厥,在此一举。卿等观之!“

何谓自信?这就是自信,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靠的就是这份在危急时刻从容不迫的自信与笃定,只身面对突厥十几万大军,三言两语之间,不仅深谙敌心,甚至连怎么解决问题,都想好了!

若此时的李世民有足够的实力与突厥相抗,想必河对岸的突厥早已经连渣都不剩了。随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李世民所预料的那样,颉利可汗主动请和。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出长安西郊,与颉利在渭水便桥之上再次结盟,并赐予了大量的金帛。

史称“渭水之盟“。颉利可汗尝到甜头,便再也没有找唐朝麻烦,心满意足地引兵北上了。一场关乎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战就这样被李世民轻描淡写般地化解于无形。毫无疑问,李世民在这个事件中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与魄力。但是,对于整个唐王朝而言,渭水之盟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唐朝牺牲了府库中的大量金银财宝,才勉强换来了不稳定的和平。

而对于李世民而言,他从跟着父亲李渊起兵以来,到今天坐上皇位,这期间,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他,何曾受过如此耻辱!在他登基还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居然被人如此狠狠地敲诈、要挟了一把。尽管他已经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可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他被人逼着签了“城下之盟”,他失去的尊严已经无法找回。

所以,这个仇他一定要报!有朝一日,他一定要让突厥人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因此,他在事后对萧瑀说道:“在蛮虏北归的路上,设伏兵,大军断其后,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之所以选择不战,主要是因为朕刚刚即位,国家还未安定,百姓还不富足,这时候应当与民休息。一旦与蛮虏开战,损耗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才赐予了他们金帛。

等他们得到想要的,志得意满之时,再也没有往日强大之时,一举消灭也不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就是我为什么不选择与突厥开战的原因!“

虏若北归,伏兵邀其前,大军断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以静抚之。以与虏战,所损甚多。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堕,不复设备,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得到唐朝赐予的金帛后,颉利高兴地走了。北还的路上,他颇有几分得意,他觉得这次趁火打劫非常成功,他觉得在李世民自顾不暇之际咬他一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颉利并不知道,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入侵唐朝,也是最后一次敲诈李世民。

因为他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在经过短短三年的养精蓄锐之后,李世民趁东突厥内乱之际,向颉利可汗挥出了复仇的利剑,他以李靖为帅,兵分五路,直捣东突厥老巢。在唐朝大军的逼迫下,曾经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逼得走投无路,最终被唐军生擒,押往长安。

贞观七年的十二月,李世民在未央宫大摆宴席,太上皇李渊也在此次宴请之列。而当李渊去后才发现,突厥的颉利可汗居然也在座。看到颉利,李渊不禁眼前一亮,好嘛,当年你们夺我的地,掠我的民,现在也总该付出点什么了。于是,李渊以退休老干部的身份,命令颉利起来跳个舞。“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沦为阶下囚的颉利只好站起来跳了一支舞。表演完之后,李渊高兴地说道:胡、越一家,自古为有也!

至此,不仅李渊扬眉吐气了一回,李世民也终于找回了当年渭水之盟失去的尊严。有一句话一定要铭记: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能战方能和。如果真的走到了倾尽府库换和平那一步,让敌人看出来你宁可赔光身家都不敢开战,那么敌人早就直接把你宰了吃肉了。这种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恕不逐一列举。

常识不需要解释,奈何总有人觉得你不解释他就可以趁机瞎说八道,所以还是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其次,如果严格按照史书记载,李世民没有说过“渭水之耻”,他的原话是“渭水之役”,“奇耻大辱”更是现代电视剧如《贞观之治》《天下长安》等为了夸大戏剧效果而编给李世民的台词。(不过我要感谢这些编剧,在他们看来渭水之盟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奇耻大辱,可见他们对李世民的评价标准有多高。)

此处要插一句:有人说,大多数人对历史的了解是点状的,要我说,能够做到对一件事情比较圆满的点状认知都高估他们了,他们完全是自由落体式的,飘到哪儿算哪儿,瞄准落点的时候还要被翻案党断章取义的“史料”遮挡一下视线。

来看史书是怎么记载的吧:按照成书的时间顺序,两本公认取自唐代官方史料的书——五代时期编撰的《旧唐书》和北宋初年的《册府元龟》,在写到“李世民表彰李靖灭突厥之功”时,用的都是“渭水之役”:

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旧唐书·李靖传》
贞观初,代州行军总管李靖抚纳降附,突厥颉利可汗归款。太宗尝谓之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也。”——《册府元龟·帝王部·褒功第二》

然后,到了北宋后期编修的《新唐书》中,这句话就变成了“渭水之耻”:

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新唐书·李靖传》

“役”者,兵役也,所谓“渭水之役”就是渭水之战。李世民说“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涉及到当初渭水之盟的具体细节了:

武德九年,李靖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抗击突厥,不久后李世民即位,颉利入寇关中,便诏李靖“率兵倍道趋豳州,邀贼归路”(今陕西彬县),为和谈作必要的武装威慑——这也是前面所讲的“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后来太宗和颉利这边互相接受了和谈条件,李靖那边也就没打成。

关于这一段,李世民自己有过十分清晰的阐述,原文不难懂,摘录如下:

“我已令无忌、李靖设伏於豳州,敌若奔还,伏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然我即位日浅,安静为务,一与敌战,必有死伤,不能忘怀也。又敌人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於我,为患非细。我今卷甲韬戈,韬以玉帛,彼既得所欲,固知其退,顽梗骄恣,必自是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也。”

所以,李世民在李靖袭破定襄之后对他说的“足报往年渭水之役”,实际上是对两种战略的战后复盘:因为你的三千精骑闪电出击,一战灭国,使得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战略成为了正确的选择,百姓得到了安宁,大唐扬威于域外,这一战果比“如果当年就打渭水之战”能取得的最好效果都要好太多了,我没有白白被人上门骑脸,你也没有白白千里驰援援了个寂寞。

甚至可以说,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不忘了对李靖提起当年的渭水之役,才是真正的善解人意——在那场没打起来的战役中,憋屈的不止李世民一个人而已。

至于《新唐书》为什么要改成“渭水之耻”,我也不知道,大概欧阳修也觉得渭水之盟对李世民来说算耻辱吧!坦白说,就是许多人最关心的“倾府库”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一是如上所言:颉利趁唐政权交接之际入侵关中,李世民一边招呼李靖精兵倍道至豳州以为后援,一边亲自来到渭桥跟颉利对话,以示有备无恐。然后颉利发现再打下去没好处,李世民也不想在自家地盘大打出手,于是双方结盟讲和。唐朝“啖以金帛”(未明确记载多少),突厥回赠马三千匹、羊万口,李世民不接受,叫突厥把掳掠的中原人口都还回来,包括一年前战败被俘的中书侍郎温彦博也回来了。

二是《隋唐嘉话》《唐语林》等文人笔记小说所言:太宗问计于李靖,李靖提出“倾府库”忽悠突厥,然后在突厥回程之路上半路伏击,唐朝大获全胜,斩获宝马数万匹,之前给出去的玉帛也都抢了回来。

武德末年,突厥至渭水桥,控弦四十万,太宗初亲庶政,驿召卫公问策。时发诸州军未到,长安居人,胜兵不过数万。胡人精骑腾突挑战,日数十合,帝怒,欲击之。靖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于是据险邀之,虏弃老弱而遁,获马数万匹,玉帛无遗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的“史”部典籍中,无论是不取(或较少取)野史的《册府元龟》《旧唐书》,还是兼采小说家言的《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无一例外选择了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只存在于文人笔记小说之中。然后考虑到《隋唐嘉话》是《唐语林》的“史源”之一,所以“倾府库,然后又都抢回来”这一说法实际就是《隋唐嘉话》的一家之言。

其实嘛,说实在呢,信正史还是信笔记小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愿意相信后者也是可以的,总归就是两种说法:

双方平等谈判,唐朝出了金帛(未知多少),突厥出了马三千匹、羊万口(后来改成归还中原人口),然后突厥退兵;

唐朝倾府库,突厥带着东西自以为满意而归,然后半路杀出个李靖又都给抢回来了。

两种说法都不难理解,但是,有人一定要理解成“唐朝倾府库,然后突厥就这么退兵了”还要铺天盖地全网宣传……

对此我只能表示:张小泉剪刀少了你简直是企业级损失!

并且吧,仔细看你会发现,唐人笔记小说的说法,比正史还要更加“唐粉”,毕竟正史里管他多少至少还给了金帛,笔记小说则纯属空手套白狼,最后突厥啥都没得着不说,还白白损失了几万匹战马——如果唐朝人地下有知,看到他们创作出来吹捧自家君臣的段子竟会被后人曲解成这样,不知他们会不会觉得后代智商遗传出了问题。

此外,其他答主也提到了,唐朝在突厥退兵之后,很快又拿出了绢帛,赈济遭受突厥劫掠的百姓,而且唐太宗特别提出了“户有大小,应计口为率”:

(武德九年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人铺天盖地宣传“倾府库”“奇耻大辱”的人,连一句话中的后半句“潜军邀其归路”都看不到,指望他们了解更后面的抚恤工作有点太难为他们了。老阴间滤镜了。最后,既然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必须再讲一个可能与本题并不直接相关、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即很多人(坦白说吧,就是黑子~)质疑的:

为什么李世民刚当上皇帝就不得不亲自面对突厥的入侵?

这就回到前面所说的“点状认知”的问题——因为这个说法是片面的,断章取义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从唐高祖武德中后期开始,每一年正面面对突厥入侵的人,都是李世民。渭水这一次,只不过他的身份刚刚变成皇帝。

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些,是因为跟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打的那些漂亮的战役相比,武德末期“抗突”的这点成果实在称不上战绩。并且由于李渊后期对李世民有所猜忌,并没有放权给他打突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李渊太糊,导致根本没人对武德年间的突厥入侵情况感兴趣……)然而即便如此,每年秋季突厥南下“抢秋膘”的时候,李世民依然表现出了他作为国之上将的担当:

武德五年,七月,李世民刚刚从中原战场徐圆朗处班师,八月丙辰(初七),颉利可汗率十五万骑(《旧唐书》作五万)入雁门,寇并州(今山西太原),“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谷”,又遣数千骑西入灵、原(今宁夏灵武、固原)等州。高祖李渊命太子李建成出豳州道(今陕西彬县),李世民出蒲州道(今山西永济)以讨之。时颉利攻围并州,又分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余口,闻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

武德六年七月,突厥与原刘武周部下苑君璋寇马邑,又寇朔州,高祖遣太子将兵屯北边,秦王屯并州,以备突厥。九月丙子(初三)太子班师,而秦王李世民一直在并州待到了十一月辛巳(初九),直到朝廷与突厥议和、并同意了在并州增置屯田以实边塞的提案之后,李世民才班师回朝。

武德七年,就是发生了著名的“迁都之议”的那一年——在连续两年入寇山西却没占到便宜后,颉利、突利二可汗率领的突厥主力此次改走关中,一路打到了豳州(距离京师长安仅有100多公里)。李世民先是在朝堂上力谏李渊不可迁都,然后与齐王李元吉一道出师豳州,阵于城西五龙阪。在“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的情况下,李世民一马当先直诣阵前,利用“反间计”对颉利厉声呵斥,欲以百骑决战,对突利却和颜悦色称兄道弟,使得突厥无心恋战,最后派阿史那思摩等与唐朝议和而罢。

(所以说为什么李世民一即位突厥就打到长安了?因为如果两年前不是他力主出战,两年前突厥就打到长安了……说到这不得不再插一句,其实我在写回答的时候内心经常会很矛盾,因为我能想象到“能有心情看这么严肃的分析看到这儿的,基本上都问不出这个问题”——但是该写还得写。)

武德八年,六月丙戌(廿四日),颉利可汗寇灵州,李渊命前隋老将张瑾率师迎敌——然而没想到的是,颉利这次竟然只是虚晃了一枪,七月己酉(十七日),颉利突然又出现在山西方向上的朔州和石岭,李渊只得一边叫张瑾调头迎敌,一边从扬、邗、郓、齐等州调集援军,同时命秦王李世民再次出屯蒲州,以备突厥(七月廿四~廿五日)。结果张瑾在太谷全军覆没,郓州都督张德政战死,行军长史温彦博被俘,张瑾只身脱奔扬州长史李靖。后来李靖与齐州都督李世勣等出师拒战,颉利不得进,屯于并州,太宗帅师讨之,次蒲州,颉利引兵而去,太宗旋师。

(此处还是要插一句:外战不利从来都是政权不稳的导火索,可惜太多人看不到。也就是在这次“半个中国救山西”之后,李渊将摁了三年没升职的李世民又加封成了中书令和蒲州都督,各中滋味请自行体会。)

武德九年,就是这一年六月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又发生了“渭水之盟”。然而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正是这年的五月底~六月初突厥寇秦州(今甘肃天水)、围乌城(今陕西定边),李建成提议让李元吉率军北征,并将秦府精锐归入李元吉帐下,准备趁机扑杀秦府集团——否则后来宫变发生时原太子、齐王方面怎么就一下子来了二千精兵攻打玄武门?就算平时就有东宫六率有左右统军,这也来得太快了吧?

所以说,某些人不去怪李渊李建成大敌当前还想着怎样借刀杀人,反而要怪李世民竟然不肯引颈就戮,“发动政变导致突厥入侵”,这种人在现实中一定要敬而远之。

当然了,我们说,作为政治家级别的人物,要争夺权力,就要有“承担一切可能带来的事后状况”的觉悟。所以我不会说趁对方政权交接的不稳定期捞一波本来就是两国相交的常规操作,不会说因为李世民上台时间太短没来得及对“关中十二军”作出安排导致泾州罗艺、豳州张瑾这两支旧的顽固势力消极抗战,也不会说以突厥那种游牧部落见利而进来去如风不计较一城一池的打法,到了“渭水之盟”那个节点,在秦州有柴绍、豳州有李靖、泾阳有尉迟敬德(据《张士贵墓志》还有张士贵、刘师立二位秦府宿将在关中招募了一万多乡勇)的情况下,突厥即便开打也占不到任何便宜。总之既然是在你李世民在位期间发生的事,你就要负责到底,什么当了皇帝不能轻易离京、刚即位关键岗位没来得及全部调整都不是借口。

但是我必须说一句:从贞观元年开始,突厥再也没有入侵过内塞,直到贞观三年唐朝主动发起反击。回答

渭水之盟是东突厥在大唐最虚弱时间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而最终以双方和盟收场,唐付以金帛突厥还以牛羊实际给付人口。渭水之盟是玄武门之变事件的宏观组成部分,是大唐历史的最重大关口之一,是李世民生平最惊艳的惊天之笔之一,是唐突战争的转折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节点。长期以来,渭水之盟没有得到正确解读,被太宗粉丝讳言,被黑粉诬为耻辱,双方都没有认识到渭水之盟的难得和对华夏历史的正面意义。

渭水之盟的出现,是很多事物发展的必然,是突厥国策和颉利可汗本人的志向行为的发展,是大唐内斗的发展,也是李世民个人特殊身份属性的发展,并对后世历史走向产生众多影响。正确解读渭水之盟,有助于深入理解突厥中原关系和唐太宗及初唐历史。

一、唐突战争及竞争

1.东突厥是隋末各割据军阀势力的后盾,也是内地战乱兵争的策源地,这只黑手推波助澜,持续削弱中原。中原闪电般完成统一后,东突厥从幕后走到台前,频繁大举入寇大唐,继续扰乱新生中原政权的安定发展。

武德初,颉利尚是突厥的莫贺咄设,西秦薛举就与他连结击唐,李渊贿赂他求绝交薛举,颉利尝到了插手中原政治的甜头,还一度跟唐媾和。而他登上大可汗宝座后,有凭陵中国之志。武德年间,颉利频繁率大军入寇,并支持苑君璋、刘黑闼等作乱,击杀定襄王李大恩,屡次深入山西、陕西、河北,给中原造成兵力、建设、人口、财产的重大损失,成为笼罩在大唐头顶的阴云。李渊不堪其扰,一度考虑焚毁长安,迁都南方。

唐高层斗争和内部矛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政治矛盾日益不可调和,愈演愈烈,激化已不可避免。李渊在两年之间从偏安一隅坐火箭般升格到中国皇帝,其政治诉求是掌控全部权力并执政到寿命终结,他因此不能立权势功臣李世民为太子,而以李建成为太子牵制李世民。李世民的政治诉求是继位当皇帝。李建成的政治诉求是干掉李世民上位,为此事成后封李元吉为皇太弟。李元吉的政治野心是联合李建成干掉李世民,李建成不足道耳。

高层斗争演变成明显殊死化,涉及到了很多大臣将领的身家性命,逐渐激化,有演变成内战的趋势,且不可调和不可逆转。

东突厥与唐相似,高层斗争和内部矛盾严重。始毕可汗的方针是完全针对中原包括旧隋,立刘武周等“定杨”、“平杨”政权,而窦建德击灭宇文化及“解救”萧皇后并联系义成公主后,始毕可汗突然去世,原因存疑不明,义成公主自此登上影响突厥国策舞台。

我们所熟知的突利可汗是始毕可汗嫡子,义成公主以其年幼为由拒绝立其为汗,因为不方便嫁给他,不能嫁给他做可贺敦,就不能保有“可贺敦预知军政”之权力。义成公主立其叔叔为处罗可汗,并嫁给他。处罗可汗上位立即以惊人幅度调整国策,扶持杨氏幼儿杨政道为隋帝,并准备倾力为其打下地盘安置后隋政权。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时,虎牢关之战前期,突厥以物资支援王世充,处罗可汗也制订了从幽燕、并州等北方大范围大兵团入侵唐后院的计划,并阴结唐并州将领李仲文为内应,一定程度上压迫李渊计划撤兵保关中。

关键时刻,不知发生了什么内部问题,处罗可汗发病,又被义成公主饵以五石,猝死,南下计划乃止。义成公主以处罗之子郁射设丑陋为由拒绝其上位,立突利另一位叔叔颉利上位,并嫁给他,继续做可贺敦。

颉利可汗上位后,明里继续反唐复隋,私底下自己有凭陵中国之志。突利身份高贵而敏感,颉利十分忌惮突利谋取自己,郁射设远离与其不睦,义成公主等人各怀鬼胎,目标诉求均不一致,矛盾恩怨错综复杂,敕勒等各部落之间的利益诉求亦不同,颉利可汗率众南侵获利是保持凝聚力的唯一方式,其后来重用赵德言及西域人有其原因性,导致东突厥内部矛盾进一步不可调和。

以上种种,给了李世民分化利用的机会,为渭水之盟结果埋下伏笔,使颉利未预判到无法率众南侵的内坍后果付出输光代价,系其威望被李世民反转后再无法率众南侵导致东突厥矛盾激化并开始瓦解之根患,也是唐不杀阿史那氏而必诛义成公主之原因。

二、李世民个人与颉利、突利及草原群雄的渊源;

李世民在大漠名气很大,他的无敌在各部落十分有名,他跟突利可汗拜了把兄弟,在各部落眼中,李世民也是一位可汗,至少是突利一样的小可汗。可能自620年李世民击灭定杨可汗刘武周时,突厥人就已经将其视作一位可汗。621年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一战封神时,突利刚刚得以加突利可汗称号,是一位仰慕英雄的后辈。而624年五陇阪李世民提到跟他的香火情,突利十分荣幸激动。“太宗因纵反间于突利,突利悦而归心焉,遂不欲战。其叔侄内离,颉利欲战不可,因遣突利及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奉见请和,许之。突利因自托于太宗,愿结为兄弟。”

在各部落眼中,李世民就是一位可汗,与突利可汗这样的小可汗没什么区别,而且勇武善战胆气过人,符合他们的崇拜审美。李世民这样的人,就算被突厥抓住,也不会杀掉,李陵被擒都被匈奴强行拜为右校王,李世民至少会成为一名小可汗。实际李世民跟他们彼此之间,谁抓住谁都不会杀掉对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中原人很难理解的“草原关系”,李世民抓住他们每一位也不会杀掉,无论颉利、突利、阿史那思摩。但义成公主这个嫁了四任大汗一直推动侵唐复隋对中原犯下累累罪行的幕后黑手必须杀。

而对于中立部落,比如回纥等敕勒九部,他们依附于谁是无所谓的,无论依附于哪个汗国,都是被羁縻状态,他们一开始依附西突厥,后来依附东突厥,后来依附薛延陀,后来依附他们眼中的李世民可汗,总要依附一位可汗,他们眼中的老熟人李世民“可汗”如同一位草原可汗没有区别,跟颉利、突利、夷男是一样的,依附起来没有半点心理障碍,这是李世民身上独有的其他汉人所不具备的“草原属性标签”。而在李世民眼里看部落朋友们也跟看中原人没什么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后,很多部落来归附李世民,各部落首领早把李世民当作颉利、突利一样的草原可汗而非中原族敌。

后来东突厥覆灭后大家推举谁为草原可汗,各部落讨论来讨论去都愿奉李世民可汗为大汗并依附他,于是李世民身兼了中原皇帝和草原可汗,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天可汗,而草原各部落侍奉他不需要心理建设。颉利、突利、阿史那思摩等跟着他,阿史那社尔到西突厥折腾一阵又跑来归附他,契苾何力自降称号来归附他,结骨也来归附他,阿史那贺鲁大老远来归附他,执失思力忠心侍奉他。

李世民对胡人也是自然而然的如可汗对臣民一样的态度,用起胡人来也没心理障碍,是由内而外真真正正地汉胡爱之如一,这是李世民极为特殊独有的特征。他的草原可汗威望和中原统治者尊贵矛盾而统一,中原属性和草原属性罕见集于一身,神魔一体,一如他的勇悍暴烈和谦虚纳谏集于一身。李世民作为天可汗,对于高昌、焉耆、龟兹等遥远之国也毫无心理障碍地令他们来朝贡,不服就讨,逮住也从来不杀,抓到长安待一阵教育好了再放回去。简而言之,李世民本人与各部落首领之间交往是“草原关系”,这是他从年轻时期就跟草原各部落建立起来的,使他轻松而自然地包容兼并了所有蛮族。

颉利对李世民特别忌惮。颉利跟薛举、刘武周、刘黑闼都合作过,而李世民灭西秦,灭刘武周,灭窦建德,败刘黑闼,把他的合作伙伴灭了一个遍,颉利任莫贺咄设时就深知李世民的强悍无敌。颉利一开始联结薛举,后来参与支持刘武周,后来坐看虎牢关之战,后来支持刘黑闼作乱,是李世民历次得意战争之作最全面的一位观众,就是颉利这位“有凭陵中国之志”的幕后策源者和旁观者,对李世民用兵之不可思议了解最深刻。

李世民除了用兵如神,个人武力也惊人,他的弓很大长两米,箭矢“制倍于常“,“箭穿七扎,弓贯六钧“,能“射洞门阖”,战刘黑闼时,“为突厥所窘,自以大箭射却之。突厥得箭,传观,以为神。”颉利将李世民列为绝对避免交手的对手。武德年间,颉利带突厥铁骑将战火烧遍大唐北境,西至甘肃,东至河北,所有抗突将领包括李靖都遭到突厥大军攻击,唯独出现千军万马避秦王的奇景,只要李世民率军赶来,颉利必引兵而去,李世民竟无法实现一战。

武德五年,颉利特别活跃,先击杀定襄王李大恩,又让刘黑闼引突厥万余骑入抄河北。又亲自率五万骑南侵汾州。又遣数千骑西入灵、原等州。李渊派李建成出豳州道,派李世民出蒲州道以讨之。“时颉利攻围并州,又分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余口,闻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

武德八年七月,颉利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又袭将军张瑾于太原。瑾全军并没,脱身奔于李靖。出师拒战,颉利不得进,屯于并州。太宗帅师讨之,次蒲州;颉利引兵而去,太宗旋师。

武德七年,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连营南上。秦王世民引兵拒之。会关中久雨,粮运阻绝,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顿弊,朝廷及军中咸以为忧。世民与虏遇于豳州,勒兵将战。己卯,可汗帅万余骑奄至城西,陈于五陇阪,将士震恐。世民谓元吉曰:“今虏骑凭陵,不可示之以怯,当与之一战,汝能与我俱乎?”元吉惧曰:“虏形势如此,奈何轻出,万一失利,悔可及乎!”世民曰:“汝不敢出,吾当独往,汝留此观之。”世民乃帅骑驰诣虏陈,告之曰:“国家与可汗和亲,何为负约,深入我地!我秦王也,可汗能斗,独出与我斗;若以众来,我直以此百骑相当耳。”颉利不之测,笑而不应。颉利意外加无语,豳州是李建成的传统防区,蒲州才是你李世民的传统防区,我没去蒲州啊,我来的是豳州!你个蒲州都督跑豳州来干嘛!不讲武德啊你!

世民又前,遣骑告突利曰:“尔往与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无香火之情也!”突利亦不应。世民又前,将渡沟水。颉利见世民轻出,又闻香火之言,疑突利与世民有谋乃遣止世民曰:“王不须渡,我无他意,更欲与王申固盟约耳。”乃引兵稍却。是后霖雨益甚,世民谓诸将曰:“虏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劳,此而不乘,将复何待!”乃潜师夜出,冒雨而进,突厥大惊。世民又遣说突利以利害,突利悦,听命。颉利欲战,突利不可,乃遣突利与其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来见世民,请和亲,世民许之。

这次让李世民在汉胡两军阵前牛逼了一把,各部落首领看的津津有味,李世民可汗单挑颉利可汗的大戏很符合大家的审美。颉利又不傻,打也打不过,射也射不过,脑子有病才跟他单挑,只好说我带十几万人冒雨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来跟你重申一下以前的盟约而已。ヾ ^_^♪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原人眼中殊死的两国军阵会变味成我们不能理解的这种性质,因为我们不适应用草原视角看待问题!在各部落首领包括颉利眼里,两个可汗带自己的人马对上了,一位可汗要单挑另一位,很正当!没错,两边大军可以互相征伐,但是首领挑战也是正常的。这一阵的局面是颉利丢了脸,自己这边各首领注意力都被带偏了,现场部下已无战心,加上本来就刻骨忌惮,颉利自然改口申固盟约。年轻的突利在这种名场面被耀武扬威叱咤全场的李世民点名,也兴奋地满脸通红,没几天着急忙慌地跑到长安跟李世民完成了结拜仪式。

如果你能学会用草原视角看待问题,就能理解为什么薛仁贵能三箭定天山,在草原人眼里三箭射完大家直接跪了,这位英雄我奉你为可汗了,可惜薛仁贵不懂这个道理,不应该悉坑之,他完全可以放心地收编为部族。

朋友们,是不是从“草原关系”角度看,他们这些草原部落的争霸(入侵武德)、结盟(渭水之盟)、衰落(东突厥)、叛离(回纥等)、依附(契丹等)、汗国覆灭后降级为部落(东突厥覆灭后的阿史那部落)、依附征服者(天可汗),并没有我们中原视角那么凝重,而是竞争的双方都有国内矛盾,不幸的是大唐先一步激化,幸运的是以最短暂利落的方式,而突厥毫不犹豫地抓住虚弱期杀到

在同一时空下,东突厥和大唐一样,同时内部矛盾日益不可调和。谁先兜不住激化恶化,将是对方转移国内矛盾的机会。

而主动权在入侵方东突厥手里,郁射设率数万骑侵入黄河以南,李建成趁机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率各军出征,李渊批准。李元吉趁机请求调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人并挑选秦王军中精悍勇锐的将士入自己的军中,李建成密授李元吉在昆明池送行时杀李世民。王晊向李世民告密。

不幸的是,“丁巳,太白经天。”“己未,太白复经天。”天象出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怒不可遏的李渊逼问李世民。双重压力下,大唐内部矛盾率先激化。

李世民率领功臣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小分队斩首的方式斩杀李建成、李元吉,李渊无奈退位。李世民再次以出乎我们意料的方式,以前代所无的方式,以玄武门之变,最短暂利落地结束了唐廷顶层的殊死斗争,最大程度防止了中原内耗和时间损耗。

李世民举重若轻消弭危机,渭水之盟使突厥决战虎头蛇尾,率先激化矛盾的唐渡过危险期,渭水之盟成为唐突战争转折点

大唐矛盾的先行激化是突厥千载难逢的机会,颉利大军兵临长安城下;在颉利可汗眼中,大唐内部的乱局是其入侵的好时机,大军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无论哪方胜出,内部势力各怀鬼胎,都将因为乱局而无法应对突厥大军,因此倾国南下,有记载四十万,有记载十余万,号称百万。其实我们不用在意多少,因为汗国军队都是从各部落征召的,大汗自己的核心嫡系部队就那么多,多少只是参与部落的多寡问题,战斗力并不是正比例的。

李世民八月登基,颉利大军于当月即杀到长安,这是颉利一生的巅峰之笔,他成功在唐最虚弱的时间出现在了其最核心致命的区域,这是大唐自统一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也是对李世民新政权的严重考验。

颉利派出腹心执失思力为使者,威胁大唐:“颉利与突利二可汗将兵百万,今至矣。”李世民清楚弱势时反而绝对不能示弱,将执失思力囚禁在门下省。接下来,李世民以其自身的能力、武勇、威望以及草原属性,化解这次怎么看都难以善罢甘休的灭国危机。

李世民一马当先,一共六个人来到渭水,面对对岸的突厥大军,斥责颉利背约。突厥各部落首领都是熟识,两年前在豳州五陇阪见过李世民名场面,这次看到李世民作为新皇帝竟然轻出,十分惊诧,熟人们纷纷下马隔岸向李世民“可汗”致礼。

突然唐军相继到来,旌甲蔽野。颉利可汗竟然没有见到使者执失思力趾高气昂回来汇报对面求和,反见到李世民挺身轻出,又见到唐军军容甚盛,接连几个意外,对自己的预判产生惊疑,意志动摇。

李世民让唐军退后结阵,自己一个人留下跟颉利可汗谈话。萧瑀以皇帝轻敌,叩马固谏,李世民说:“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

两位可汗在言语交锋讨价还价,至少在各部落首领眼中他们是在草原传统中进行的,最终以李世民可汗向颉利可汗缴纳金帛而颉利可汗回牛羊达成协议。后两国斩白马盟于便桥。而正式和谈之时,颉利可汗独在水西,各部落首领都纷纷跑到水东来拜谒他们眼中的李世民“可汗”,在中原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在草原人眼中又是如此自然而理所应当,也显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敬重结交,这是李世民能够轻易化解的因素之一,也折射出颉利可汗的威望和掌控已然不足。

只有李世民这位早已为各部落首领熟识且被添加草原可汗标签的人,且令颉利极为忌惮之人,能够便利整体瓦解颉利麾下各首领的战意进而瓦解颉利攻势。如果是李渊李建成火并掉了李世民及功臣集团,颉利可汗的这次兵临长安,可能是铁血攻破和俘虏“徽钦二帝”的结果,则是民族大悲剧,历史不堪想象!

颉利的能力、眼光和兵力投射都没有错,这次攻击长安甚至堪称教科书,唯一遇到了他自始至终的克星李世民,这种无奈恐怕只有窦建德能理解。

颉利认为的这次打垮大唐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以虎头蛇尾收场,而其影响是在各部落眼中确定了颉利可汗不如李世民可汗,颉利在最好的时机都不能奈何李世民,他们从此不会再轻易跟随颉利可汗攻击李世民可汗了,而李世民可汗是一位更可靠且充满魅力的可汗,是理想的依附对象。自此东突厥侵略中原的前景黯淡,李世民轻巧消弭重大危机而使大唐渡过整合虚弱期。渭水之盟是大唐的重大战略胜利和东突厥的重大战略失败,是唐突战争的转折点,自此,双方强弱易位。

时年,李世民28周岁。而他幸亏没有实施“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豳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否则,在草原人眼中这种失信和仇恨就大了,不会有后来的纷纷归附,从而因小失大。而他的“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没有实施失信和增加仇恨的偷袭,而是履行盟约,却又实际上暗合了自己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草原上颉利和李世民威望逆转洗牌,叛突降唐乍起,唐灭东突厥,各部落共推天可汗

贞观君臣开始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而突厥内部矛盾却已难以调和,两国局面形势一降一升,相映成趣。于是从武德进入贞观,迅速从突厥压迫大唐的画风一转,突厥开始内乱而大唐日益坚实。

东突厥最大的危机就是颉利可汗的威信崩塌危机,很多部落拒绝依附颉利可汗开始叛离,而很多部落投奔他们眼中的李世民“可汗”,这就是我们眼中的降唐。渭水之盟后,颉利可汗威望崩塌和李世民可汗威望崛起开始导致整个草原秩序洗牌。

首先是敕勒各部。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等相继反叛。颉利可汗派他的侄子欲谷设统领十万骑兵讨伐,回纥酋长菩萨率五千骑兵迎战于马鬣山,大败欲谷设。欲谷设仓遑奔逃,菩萨追到天山,俘虏其大部,回纥从此兴盛。

然后是贞观二年,奚等数十部多叛突厥而降唐。同年,因薛延陀、回纥等败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突利兵又败,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而挞之,突利由是怨,陰欲叛颉利。颉利数征兵于突利,突利不与,表请入朝(太宗)。不跟他叔干了,联系把兄弟了。

同年,契丹酋长帅其部落降唐。

同年,突厥北面的各部族大多叛离颉利可汗归附薛延陀,共同推举薛延陀的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担当此任。太宗正欲图谋突厥颉利可汗,便派游击将军乔师望择小道带着册书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赐给鼓和大旗。夷男接到压倒颉利威望的李世民可汗的支持和背书,立即有了底气,十分高兴,派使臣进献贡品,建牙帐于大漠中郁督军山下,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内包括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霫诸部。

贞观三年,太宗命李靖等击突厥。突厥九位俟斤降唐。拔野古部、仆骨部、同罗部、郁射设所部先后降唐。

威望崩塌的颉利可汗逐渐色厉内荏,而历史罕见的最懂军事的帝将组合闪亮登场!最会打仗的皇帝派出了两位“武庙十哲”,这种奢侈的攻击历史只有一次,彻底覆灭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李世民可汗你赢了,我们都归附你,于是整个阿史那部落都心悦诚服地归附。北方其他各部落,商量来商量去,最适合做大家大汗的,还是渭水之盟后深入人心的李世民可汗,于是共同奉李世民为“天可汗”。阿史那部落是心悦诚服归附李世民的第一个部落,李世民一个不杀,给他们设置了最早的羁縻州。此后以此经验大规模推行,十几年后唐击灭薛延陀征服大漠,在整个蒙古高原全部实行羁縻州。

渭水之盟一方面是唐在玄武门之变后的虚弱时期遭遇的危机,一方面是草原视角的颉利与李世民二人的决战,它导致颉利可汗与李世民可汗二人草原威望发生逆转,它为东突厥的衰落和大唐此后几十年攻略诸国诸部落埋下伏笔,“夺其心”甚于“斫其兵”,它既是唐突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唐外战经略各族的基石。渭水之盟是外交史上的奇迹,它不费刀兵却瓦解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汗国,它也是军事、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李世民这里军事、政治、外交没有边界,以军事能力为基干而行政治、外交手段,浑然天成,其后经略各族二十余年,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效果都极为理想。

总结一下:渭水之盟的来龙去脉,史书上的记载非常清晰,就是突厥趁唐朝政权交接之际想要敲一把竹杠,但是被李世民以热血的胆魄和冷静的战略部署化解于无形的军政事件。而且李世民不满足于此,励精图治,最终灭敌国、擒敌首,一雪这个他自认为是的耻辱。但是,因为自宋朝之后中华民族屡次遭受来自外部列强的真正的“奇耻大辱”,使得部分现代人对这个词产生了强烈的固定印象,认为只有到了这个份儿上才会被统治者视为耻辱,再加上猎奇翻案党无所不在的流量营销,导致现在网上对渭水之盟(连带着对李世民本人)各种离谱的解读都出来了,可笑又无奈至极。

最后,关于渭水之盟,王国维《咏史二十首》中的一首诗写得最好,引用于此作为结尾:

绍兴拜表称臣构,宜臼倾心事犬戎。

亲出渭桥擒颉利,文皇方不愧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大唐   东突   秦王   可汗   中原   奇耻大辱   武德   突厥   长安   唐朝   草原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