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马克龙将是欧洲还能存在的政治家之一

世有变局,然后有政客。政客常有,而政治家不常有。

二战以后,欧洲成了美苏的角力场。法国英国作为五常之二,在欧洲被德国唱了独角戏。

1990年统一的德国是也是作为苏联被分裂的一项外在内容。一年之后的1991年,苏联解体。又过了半年到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

欧洲人善于分裂,裂变到个体,确实符合个人自由主义。不同于中国自秦嬴政一统天下后给中国所有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们打上深深的基因烙印,这个烙印就是以统一为己任(现实中一谈统一就暴跳如雷的人,不是纯正的中国人)。

本来德国可以作为能统一欧洲的完美领导者,也许当初元首也是这样想。显然欧州心有余悸。美国毫不在乎,因为二战期间,它也可以加入德国日本一方,美国只是一个代号,它的地址未必非要在北美。如果可以,它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寄生,只是它目前在那块太平洋和大西洋两边夹住的地方。

二站之后英国人被美国取代了世界领导者地位,就渐渐偏安一隅,渐渐远离了欧洲,和美国鬼混

只有法国在坚守欧洲大陆。法国人处理了路易十六,变革得很彻底。目前的欧洲需要法国站出来,取代德国,和中国一道建立多极世界。

如此,马克龙隐约有了政治家的味道,能够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比如塞尔维亚的武契奇,之前的默克尔。

政客带来笑料和混乱,政治家带来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欧洲   政治家   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   法国   德国   政客   美国   烙印   领导者   意外   马克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