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重启?广东打响第一枪!号召30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知青下乡?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想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运动。广东省此前发布文件称将要号召30万青年去往乡村,助力乡村经济,被视为是新时代的“知青下乡”。

广东的这一举措,能够带来什么影响

最为明显的就是能够助力乡村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乡下的家庭选择将自己的小孩送到城里的学校上学,这些学生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话,一般都会前往大城市发展。

如果实在不是读书那块料,也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打工,很少有年轻人还会回到乡下,久而久之,乡下就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即便人少,还是需要发展的,当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就显得我国所拥有的国土面积其实没有那么多。

如果单纯因为一个地方没有青壮年,就不发展这个地区,显然也不太现实。想要发展又不得不招一些年轻人。年轻人有活力,也有想法,敢想敢干,面对困难也敢于克服。

依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想让年轻人主动回到小地方发展似乎不太现实。一方面是现在的生活压力大,消费也比较高,小地方虽然物价没有那么高,但是相应的工资水平也不高。

虽然说赚到的钱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但是一旦家里遇到什么大事情,比如想要买房买车或者某个家庭成员生病,都会导致掏空家里多年储存的积蓄。并且谁能保证家里的积蓄就一定能够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是除非有稳定的工作,或者是家里经济条件可以,才能够留住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前往大城市发展也是想趁着年轻多见见世面,年轻人有更多的试错机会。

因此想要让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一般都需要国家从旁协助,广东这次的措施显然也是印证了这一点。并且广东的经济水平较高,相应的乡村的发展也不错,这一措施也能得到更好的实施。

与此同时还能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比较高,也较为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也有很多。近几年,每逢毕业季,经常能够看到大批量的学生涌向就业市场,导致国内市场人才拥挤。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接触到大城市的繁华后,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人们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到小地方的。学生获得高学历之后,或许是因为自尊心比较旺盛,或许是不想让家乡的人看低自己。都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

但是即便是再大的地方,人员需求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出现多少学生,就招生多少员工。现在就业形势也不太好,每年的毕业生还在增长,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导致毕业生的压力逐年递增。物以稀为贵,显然,当前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值钱了。

广东省计划在2025年之前,号召30万的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多达百县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依照现实情况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双方互利的好项目。

并且这些参与下乡的青年也能在这期间获得一些好处,对于日后从事公务员或者在乡镇机构工作有帮助。

此前国家曾大力扶持创业,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新兴公司,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让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只能给别人打工,而是自己当老板,自己给自己赚钱。

其实广东只是把年轻人助力乡村发展更具体化了,此前我国对于这方面其实也有相应措施

三支一扶计划就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有一定的服务期限,期满后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当地或者是选择从事其他工作,在择业期也能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

像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里边的男主谢之遥,理想就是想要振兴自己的家乡云苗村。他本人学的是金融专业,在北京读完大学,通过几年的工作攒够创业资金后,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助力家乡旅游业的发展。

还有咱们所熟知的大学生村官也是这样,从小地方走出来,顺利完成学业后却选择来到一些乡村发展。他们可能不是农村出身,但是心里却有大爱,选择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招聘里边也有特岗招聘。目前来说,国家为了鼓励有更多的青年前往乡村助力当地发展,采取了很多优惠措施。只是相对来说,因为有些条件比较艰苦,就会有一些人只是暂时选择将这些岗位当作自己未来的“跳板”。

广东省在提出这一倡议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将会在之后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细说的话,广东的这一举措和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知青下乡虽然名字相同,却有本质的区别

之前的知青下乡主要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主要是为了让知青们体验农村生活,让大量的城市青年前往农村进行务农活动。这些知青当中有些还是被迫前往农村,不是出于自愿行为。因此,虽然这项活动维持时间长,涉及人员多,但对于农村造成的正面影响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是广东省举行的知青活动,出发点是为了振兴乡村,并且是自愿报名,具有民主性,并且这次活动的参与人员不再局限于城市,还有那些出生于小地方,但是在大城市上学的学生。

结语:广东省的这一倡议有利于改善区域发展不协调。一部分的青年来到乡村,在当地领导者以及国家的帮助下,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将自己的所学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对于这些青年之后的发展也有帮助。

除此之外,这些青年大都是高学历,对于乡村的教育事业,也能提出一定的建议,并且提供一定的帮助。广东省的这一举措其实也是在相应国家的号召,对于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也有一定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知青   广东   广东省   助力   大城市   号召   乡村   年轻人   青年   地方   工作   万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