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到家长支持和老师的反对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由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陈鹤琴何许人也?陈鹤琴近代著名的国内大教育家,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被称为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圣人。

陈鹤琴老先生

学生成绩不行,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好多家长认为学生成绩不行,并不反思家庭教育,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问题,而一味找借口,寻理由,把一切责任推给老师。指责、埋怨老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问题。经常听到有学生家长谩骂到,几年级的时候,哪位老师不好好上课、讲的内容孩子听不懂、也不管学生、基础没打好,导致我家孩子以后的学习出了问题。

好多校长也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戒尺,而不反思客观事实和主观因素。每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好多校长都会拿这把“标准”的戒尺把所有老师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精心的量一量。某所学校的毕业会考成绩不行,全县排名不好。校长指责老师教学无能,管理学生生,没有做好复习巩固,没有吃透教学大纲。好多老师也被此至理名言,教学良方弄得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像高悬在所有教师头上的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剑,成为家长诟病老师的借口,成为校长衡量老师的准绳和评优选先的标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不是公理,能否经得起推敲,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是否放之四海皆准绳。到目前为止,只看到教育行政部门把此话考核评判教师的依据,只看到教育管理者把此话当成了苛求老师的标准和枷锁,被他们奉为口头禅、座上宾。而没有哪一位专家或者学者出来论证过此至理名言的是否具有客观性存在和科学的依据性。

其实好多老师苦“琴”久咦!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深恶痛绝。因为它违背客观事实,否定人的自身差异性。五根指头有长短,何况要把所有学生都教成一个标准,只存在微乎其微的理论当中。纵观全球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不见得有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国家做到此至理名言的要求。

为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会演变成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地步,相信仙逝多年的陈鹤琴老先生如果在世的话也会对这些“断章取义,胡搬硬套”的人深恶痛绝的。因为好多人违背、歪曲了陈鹤琴老先生说出此话的背景与用意。被一些一知半解的教育管理者所用,误导了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给广大一线教师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和难以弥补的影响,造成教与学的“混乱”,造成了家长与教师的对立与不信任。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陈鹤琴老先生作为教育大家自勉的一句话,初衷是希望作为教育研究者的自己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珍视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会站出来说“我有100%的把握教好每一位学生;但是我也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在为朝着教好每一位学生的方向在努力,抛开世俗,这也是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

鼓起勇气写此篇文章的动力来源于无意间刷到的一位头条创作者——常耕长乐的作品没有抄袭之意,只是有感而发,望引起互相学习探讨和共鸣!

此作者的原文内容为:普通家庭或底层家庭,一定要对自己的小孩教育有个明确的认知。如果小学毕业排不进前20%,初中毕业排不进前30%,那么就不要对小孩的学习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了,让他快乐地学习就可以了,也不要报什么培训班,攒点钱学个手艺或者当本钱做生意都很好。否则钱都花光了,也出不来什么好成绩,做生意连个起步资金都没有。那就太惨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戒尺   家长   不好   老师   学生   至理名言   此话   老先生   校长   教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