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柴家江山易主是大势所趋

说起两宋,相信多数人会想起南宋后期,元朝大将对南宋使臣所说的话: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江山是从后周幼主手中抢夺而来的,如今南宋后期也是幼主做皇帝,所以南宋亡国倒也符合天道。


同时,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来自欺负孤儿寡母的基础上,所以很多网友认为赵匡胤的皇位源自捡漏。其实个人觉得,即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赵匡胤这个人,柴家江山易主,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1、皇帝还是军头?

西元907年,唐朝汴州军阀集团头目、大唐梁王朱全忠胁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从此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全忠也从梁王变成了后梁皇帝。不过,朱全忠的这个皇帝,与其说是皇帝,还不如说是一个军头。

因为随着晚唐开始的秩序崩溃,导致此时天下人普遍觉得:想当皇帝很容易,只要兵强马壮就可以。而在这之前,想做皇帝最起码还需要走一些特殊的程序:比如在实力的背书下,寻找称帝的法理依据以及德行表率才可以。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想当皇帝很容易:只要干翻之前的皇帝就可以,当然,如果干不翻之前的皇帝,割裂一块土地也可以——比如后唐的大将孟知祥就利用后唐后期混乱的局面,割据四川地区建立后蜀王朝。

所以五代十国的皇帝,与其说是皇帝,不如说是军头。

2、军头模式的特点

这种军头模式,也意味着和以往的皇帝模式有本质上的不同:皇帝模式可以做到父子相传,哪怕新皇帝为人软弱,也可以相对保证朝政稳定——比如东汉经常出现幼主做皇帝,但即便如此,东汉依旧存在两百年左右。但是军头模式不同。对于军头模式来说,想当军头们的盟主,就得需要有绝对实力进行驾驭。

而这也导致了五代十国陷入一种魔咒:那就是军头晚年昏聩的时候,或者军头的继承人软弱的时候,国家内部就会发生严重的变故,最终导致军头出现更迭:前者的例子有后唐的李存勖,晚年的时候就被李嗣源推翻;后者的例子有刘知远的儿子后汉隐帝,在位没多久就被大将郭威干翻。

3、后周统治危机

而后周帝国在柴荣去世后,就面临很严重的统治危机:因为柴荣去世后,继承人是还处于少儿时代的柴宗训。让一个小孩子当皇帝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不算罕见。但让一个小孩子当军头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从柴宗训登上帝位的一开始,后周朝廷就面临严重的政权更迭的统治危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赵匡胤这个人,在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柴宗训也无法应对后周朝廷的内忧外患:即内部居心叵测的军阀,和虎视眈眈的周边政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后周最终的命运或者是被内部的野心家篡夺,或者是被周边的政权入侵甚至吞并,除此之外,几乎没有第三种可能。

若干年后,赵匡胤去世,赵光义事实上是篡位者。赵光义篡夺皇位几乎没遭遇任何反对,很大程度也和五代十国留下来的传统有关:那就是,当军头,有实力就可以,不用考虑法理依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江山   皇位   后唐   后周   大势所趋   南宋   政权   后期   皇帝   说是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