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族东吁王国称霸缅甸战争-卑谬之战

1541年,东吁王国的缅王莽瑞体一统南缅甸,引起了北缅甸掸族各势力的警惕(掸族与缅族是宿敌)其中曾经和明朝多次作战的掸族政权(傣族/泰族/佬族)勐卯弄思氏家族,控制了与东吁接壤的阿瓦王国,担任国王的思洪,团结北方的掸族各勐,联合阿拉干王国(若开人),计划一起对抗日渐强盛起来的南缅甸的缅族政权东吁王国。

卑谬城

卑谬是缅甸南部的一个城市,是伊洛瓦底江下游左岸的河港,公元八世纪时曾为王都。自古以来就是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和三角洲地区间的贸易纽带和南来北往的交通孔道。

卑谬城本身也是缅人聚集的地方,但依然以藩属形式效忠于北方的阿瓦。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战乱和对峙后,当地的城防也被经营的有模有样,丝毫不输于东面的勃固和马达班港。

南北通道,卑谬城

阿瓦王国与阿拉干王国联合军队将在卑谬城进行集结。为了从战略上阻隔这个攻守同盟,东吁军队就必须拿下作为双方结合部的卑谬城。因为卑谬城是南北缅甸的重要通道,这也使得东吁王国除了与阿瓦王国和阿拉干王国发生冲突外,北缅各国也因此卷入这场直接正面的军事战争之中。

军队战力

本土人组织的军队,在基本架构和人员成分上,东吁、阿瓦、阿拉干三国军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很多军官都是地方领主,他们的士兵也来自普通农民家庭。如果不能按时回家,则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不适宜长期服役,一直保持军农结合的形式。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地方基层得依靠寺庙和村庄架构,以使得最大程度组织起剩余劳动力来成为军队进行作战。军队的花销则通过缴获战利品与新领地的供给来解决。

而东吁王朝因为在统一南缅甸的战争之中,占领了许多领地,和沿海的港口,不少人本身就是失去土地的流亡者、雇佣兵和职业客卿,很容易适应长期服役。且拥有比较先进的战争武器和军事经验。

东吁王朝常备三大雇佣外族军团:

1、葡萄牙人雇佣兵部队,东吁第一大外族雇佣军团。东吁军队占领马达班港后,从守军那里获得了更多火炮,增强了葡萄牙雇佣军团的实力。

葡萄牙火器部队

2、穆斯林雇佣兵部队,一些居住在南缅甸沿海的穆斯林为其服务,成为了东吁军队中的第二大外族部队。

3、亚美尼亚人(波斯人)雇佣兵部队,曾经大量移民至勃固城,后来勃固城被缅军占领,他们也从自己的波斯老家带来了大量商业物流经验和军事技艺,成为东吁第三大外族雇佣军团。

战前备战

1541年10月,缅甸的雨季快要停歇之时,东吁军队开始完成最后的战争准备。通过海路与内河水道,将大量的补给品送往刚占领不久的勃固城内的新基地。

因为灭亡孟族政权勃固王国后,莽瑞体实行一系列团结孟族的政策,孟族地方势力也逐渐趋附东吁王国,为莽瑞体提供军事服务。孟族势力提供了一支由1400艘各类船只与9000水兵组成的舰队。正是在这些新力量的协助下,人数超过17000人的陆军开始向着卑谬进发。

阿拉干人以海军较强,阿瓦人陆军较强,但是他们还是以传统的思维来看待这场战争备战,在他们看来,战争动员与物资准备都是从雨季结束后才开始的,11月,莽瑞体的军队抵达卑谬,这让各国联合军队感到震惊。

城坚难攻

因为卑谬的城防修建的很好,东吁军队的攻城方式又比较传统,葡萄牙雇佣军从小型战舰上拿来的鹰炮,不适合轰击坚固的砖石城墙,穆斯林和亚美尼亚雇佣军,同样没有现成的攻城技术专家。

阿瓦王国的守城部队,通过孟加拉和阿瓦,获得大量的火器,虽然很多是大明王朝样式的火门枪与火炮,对比东吁王朝的西方火器比较落后,但是在居高临下的守城战中,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东吁军队只能使用战象的背脊和梯子攻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莽瑞体只能下令全军展开长期围困,并布置了大量警戒兵力。

陷入僵局

卑谬城被东吁军队围困,为了防止阿瓦与阿拉干联军支援,东吁水军主要兵力部署在南侧,以应对冠绝缅甸的阿拉干人的海军;大部分陆军则主防北面,以应对阿瓦大军。这样的部署持续了5个多月。

1542年4月,反东吁的联盟援军开始接近卑谬城。

阿拉干军队:

阿拉干人的军队就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但陆军规模非常有限,仅有5000步兵、200骑兵和100头战象。

他们的小型桨帆船战舰,在亚洲各地的沿沿岸都有出色战绩。只是因为陆军数量不足,让阿拉干人选择放缓前进速度,只是作为战略牵制力量存在。

阿瓦军队:

阿瓦人的部队由领袖思洪发亲自带队,沿着伊洛瓦底江向南进军。其规模在16000步兵、1000骑兵和80头战象左右。

整个上缅甸的封建部队,以村庄为单位构成独立的步骑兵分队。虽然已过巅峰,但战力和威望依然冠绝中南半岛西部。虽然勐卯弄思氏家族和大明王朝对抗失败,实力被削弱,已过巅峰,但战力和威望依然冠绝中南半岛西部。东吁王莽瑞体也将他们视为对自己围攻城市的最大威胁。

围点打援

东吁开国君主马上做出抉择,首先击败阿瓦人,再转头收拾阿拉干人。

他留下水军与必要的围城部队,继而指挥9000步兵、2100骑兵和150头战象出击。全军被平均分为三个分队,靠着伊洛瓦底江北上。在寻找到合适的战场后,立刻让步兵原地待命,部署好火枪手部队和大炮。同时派出一支独立的骑兵分队,在全军的最前方位置警戒开道。

与阿瓦军队交战

东吁军队的前锋骑兵遭遇阿瓦军队骑兵,双方骑兵部队发生了短促而激烈的厮杀,因为阿瓦骑兵时不时与大明王朝对战,经营丰富,东吁骑兵因为缺乏历练,被阿瓦骑兵击败,逃往主力部队方向。

阿瓦王思洪,认为东吁没有做好准备,将东吁先锋骑兵溃逃,视为重大机会,下令大部分阿瓦骑兵展开追击,战象和步兵也加速赶上。争取在围攻者组织起有效反抗前,就将暴发户对手彻底击败。因为阿瓦骑兵速度前进过快,与后方主力部队脱节,他们径直冲向了三路东吁葡萄牙等雇佣兵的射击阵地。阿瓦骑兵遭受了枪林弹雨的沉重打击,再加上缅甸征召兵也使用弓箭作为补充火力,阿瓦骑兵几乎被全面消灭。

阿瓦军队战败

莽瑞体下令全军立刻进行反攻,战象在前,骑兵紧随其后,步兵在最后冲上去加强攻势。阿瓦人的战象首先被击溃,因为阿瓦的战象部队与步兵行进时发生脱节,步兵无法及时支持,且陷入以少打多的局面,身边的护卫小队被杀死后,落单大象就成为了对方多兵种围猎对象,战局已定,阿瓦象兵开始投降。

缅族东吁军队

而后,阿瓦步兵赶到,以弓箭手和持盾投矛兵组成,他们遭到东吁象兵的冲击,被撕开一道裂口,继而又被东吁骑兵冲散。面对更为完整的东吁步兵,也几乎没有多少还手之力。两翼的征召部队纷纷溃散,留下中路的精锐常备军在拼死抵抗。

东吁人的左右两翼也顺势展开包抄,在大象和骑兵的帮助下完成合围。阿瓦人的精锐虽然殊死一搏,但终究因寡不敌众而放弃抵抗,有2000多步兵、60头战象和300骑兵沦为俘虏。余下的残军则奔回家乡,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与阿拉干军队会战

阿拉干舰队在南面打的东吁军队节节败退,控制了多个沿江港口,使得后方变得非常稳固。莽瑞体在北方击败阿瓦军队后恢复了卑谬的围城,又立刻分出兵力应付阿拉干的军队。

这批部队对比与阿瓦的战斗,数量更少一些,6000步兵、2400骑兵和50头战象。悄悄离开营地,迅速抵达位于对岸的巴东关。

东吁军队还先后派出了5名间谍,以同盟使节的身份去释放假消息,让阿拉干人以为东吁还在和阿瓦人作战。

阿拉干人很快上当,派出陆军加速前进,甩开了掩护自己的海军舰队。

全军接近巴东关后,也误入了东吁军队的射击埋伏圈。伏击者在用枪炮大量杀伤敌军后,派出骑兵和大象反击,又俘虏了2000多人。阿拉干人就这样失去了拯救卑谬的能力。

卑谬守军投降

1542年4月底,莽瑞体向孤立无援的卑谬城守军发出最后通牒。

5月19日才卑谬守军正式投降。城市因此被免于大的屠杀和破坏,地方贵族被送到勃固城软禁。

世界文化遗产古城—达耶其达亚(卑谬古城)

战争影响

此战重创了阿瓦与阿拉干的军队,交通上阻断了两军的协同交流,北方掸族各勐失去与阿拉干王国南北夹击东吁王国的机会,将更加被动的面对南方实力日益强盛的东吁王国的军事征伐。

东吁王国卑谬之战,为一统缅甸更进一大步。后来莽瑞体的儿子莽应龙一统缅甸后,大明王朝将面对在东南亚一个强劲的对手,在嘉靖到万历年间,东吁军队攻陷了施甸(今云南保山施甸县)、顺宁(今云南临沧凤庆县)、盏达(今云南德宏盈江县境内)等地,扬言要打到云南大理,与大明王朝爆发了多次明缅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缅甸   王国   大明   阿拉   王朝   雇佣兵   步兵   骑兵   军队   部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