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束鹿县)抗战故事(45)张古庄组织民族革命战争动员会

第四十五回

五特务横行束北地、一县长稳坐小辛庄

抗战时期,在東晋县的县、区干部当中,县长王锦川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别看他岁数不大, 但参加抗日工作较早。七七事变时,他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 那时就冒着炮火参加了支援二十九军、救护伤员的工作。回本县后, 他随同郝化村等人在张古庄组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会,办报纸,宣传抗日, 以后就任县政府教育科长,直到任束晋县县长。由于他抗日坚决, 敌人对他极端仇视,曾悬赏5000块大洋索取他的项上人头, 派出特务队多次捉拿他。


五一“扫荡”后,汉奸遍地,特务多如牛毛, 束鹿北部地区光特务队长就有5个,他们的名字是韩振水、何耀宗、 骆五振、刘长起、戴小昌,人称五大特务。戴小昌驻天宫营, 何耀宗驻范家庄,韩振水和骆五振都驻泊庄,刘长起来往于旧城、 泊庄之间,他们都是日本人的贴心走狗、赵学臣的忠实干将。 杜边和赵学臣深知这伙人来自八路军的内部,了解共产党的底细, 能起到其他人所起不到的作用。

为了笼络这部分人,他们在泊庄村开了一个特工会议,邀请汉奸县长冯梦洲到会指导。在会上, 冯梦洲大讲其洋奴哲学。他说:“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日本天皇开展东亚圣战,国民党被赶跑了,土八路更成不了气候, 日本人管理中国这是天意。300年前满洲人入主中原, 现在是日本天皇主宰东亚,咱们要同心同德为天皇效忠。”冯梦洲讲完, 赵学臣则对何耀宗大加表扬,他说:“耀宗老弟觉醒最早, 反共卓有成效,他一过来就除掉了一个共产党的区委书记,你们都要向他学习 。


如今,皇军对整个冀中进行了一次五一大‘扫荡’, 束鹿县也都被我们占领,可是小辛庄一带还有八路军的流亡政府,据说共匪的县长还在那里流窜活动。为了捉到他们那个县长王锦川,皇军出5000元重赏,看你们哪一位能得到这份赏金,这可是大功一件呀。”他讲完后,众特务头子纷纷表态:“愿为皇军效劳。”这次会议后,杜边、赵学臣认为有这些人为他们出力,土八路县长王锦川一定能手到擒来。

然而,王锦川并不是那么好抓到的。由于他在本县熟人多,交际广,一些小学教师和村干部都是他的好朋友,再加上他平时为人正派,作风民主,生活俭朴,勤政廉洁,在群众中威信高,人人都掩护他,就连敌人内部也有佩服他的人。王锦川在小辛庄一带隐蔽工作,指示各村都挖地洞,一般是白天进洞,晚上出来工作。如果白天出来活动,他就穿上件破棉袍,拿着铁锨,背着粪筐,到田间和农民一块儿参加劳动,一块儿谈心,了解敌情,开展锄奸工作。


他手下有5个警卫员,他们的名字是赵朝勤、王丙戌、丁振刚、李民、宋根成,他们都非常勇敢,所以一些叛徒特务轻易不敢近前。王锦川认真执行党的两面政策,积累了一套搞两面政权的经验。敌人组织伪政权时,他把一些可靠的人打入敌人内部,当上了保甲长、联保主任、伪村长,甚至把事变前的老党员刘子和、程卜吾也安排到伪组织中去。刘子和当上了维持会长,程卜吾当上了日本洋行的经理,明里应酬日本人,暗里为八路军办事,经常给王锦川通风报信。王锦川行动非常隐蔽,有时回到老家程王庄住上十天半月,村里人也不知道。

第一次,赵学臣派何耀宗带领特务队去捉王锦川,王锦川闻风转移,特务们没有捉到他,却捉住了村民王文风,何耀宗问:“王锦川哪里去了?”王文风一直回答:“不知道。”特务们见问不出来,就给王文风灌凉水,把他的肚子灌大以后,上去用脚踹。王文风始终坚持不说。何耀宗一无所得,就无可奈何地走了。

第二次,刘长起带领石门的宪兵队去捉王锦川,眼看要被捉住,区干部王宣和王珠晨却故意把敌人引走了。敌人去追王宣和王珠晨,王宣和王珠晨跑到一个菜园子里,登着水车斗子藏在了井里,敌人只顾围眷井台打转转,结果谁也没抓到,就又走了。

第三次,天宫营的特务队长戴小昌和伪军队长“活阎王”高长更带领日伪军又包围了程王庄。这一次,王锦川还真在家中。敌人进了村,他还不知道,幸有一个名叫刘同春的伪军给他报信,他才脱离险境。敌人没抓到王锦川,就抓走了他的弟弟王叶。事后,打进日本洋行的共产党员程卜吾找到戴小昌要人,戴小昌说:“人已经交到日本翻译手里。”程卜吾又找到那个日本翻译说:“你想法把王锦川的弟弟放出来,不然我拿你是问。”那翻译听说程卜吾能飞檐走壁,又参加过土匪队伍,就乖乖地把人放出来了。


第四次,王锦川正在小辛庄他的警卫员赵朝勤的家中,敌人又包围了村子。这一次是从泊庄来的,有铁心队长骆五振、伪军队长周橛子,还有日本人杜边。他们把村里的人都赶到一个大场里,逼问:“王锦川在哪里?县干部在哪里?区干部在哪里?”村里人谁也不说。当场有20多人被严刑拷打,一人被刺刀刺伤,但都没有一个人泄密。实际上王锦川就藏在赵朝勤家的地洞里,正好伪军中有赵朝勤的一个亲戚,这个伪军亲戚为了赵朝勤家不受抢掠,在门口站上了岗,不让别的日伪军进院。其实他并不知道八路军县长在赵朝勤家,却起到了保卫八路军县长的作用。事情过去以后,知道的人都说:“王县长福大命大,皇协军还给他站着岗哩。”

第五次是泊庄据点的另一个特务队长韩振水带队去的。韩振水是盘踞在束鹿北部最大的特务头子。他是本地韩陈庄人,其父因贩毒吸毒和破坏民主选举被抗日政府镇压,因此,他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刻骨仇恨。他本人事变前在国民党县衙内当过差,还参加过“青红帮”,当过土匪。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张荫梧的民军,以后随风转舵,又参加了八路军冀中骑兵团。在抗日部队里,他思想反动,仇视共产党,曾阴谋杀害骑兵团的领导。团部察觉后,决定将其拘捕审查。他听说后,便逃跑回家。

骑兵团责成当时的束北县政府,将其捕提归案,戴上脚镣,扣押在北口营村,在押期间,韩振水之妻前去探望,看准了他脚镣上锁的型号,回家配了一把钥匙,做饭时把钥匙捏进饼子里,趁送饭之机,将钥匙送去。韩振水吃出钥匙,打开镣锁,用水车轴子打昏看守的民兵连夜逃到旧城据点,参加了伪军。在伪军里,他效忠日寇,并场言要为其父报仇。


因抗日政府处决其父亲时,村妇救会主任韩菊曾带领群众喊口号,他便带领铁心队审回本村,将韩香菊弄到村外,脱光衣服,挖掉眼睛,割去乳房,用刺刀扎烂阴部,扔进水中。接着,他又将村青救会主任韩本占抓到泊庄据点,扣押毒打,还想要将其枪决。多亏韩本占用破碗在门槛下掏了个洞,才逃出虎口。更为可恶的是他对赵学臣说:“苏家庄和韩陈庄净八路军。”赵学臣派“活阎王”高长更带着一个连的伪军,一次杀了苏家庄、韩陈庄18个人。虽然杀了那么多人,但韩振水仍觉不解气,他认为镇压他父亲是八路军县里干部批准的,只有杀死王锦川才解心头之恨。于是,他带着他的铁心队员和一部分日伪军就向束晋县抗日县政府的驻地扑来。

这一天,王锦川正和他的警卫员李民和宋根成吃早饭。突然,一个身披大氅、肩挎武装袋、腰插两把盒子,全副伪军装备的人来到他的面前。李民和宋根成一见,早把手枪掏出来准备战斗。只见那人一拳道:“王县长,还认得我吗?”王锦川仔细一看认识,原来是四区的青救会主任寇书林,现在已经投降了敌人,于是大声喝向:“寇书林,你今天来抓我?”寇书林忙解释说:“别误会,韩振水来抓你,我特来报信,你们赶快离开这里。”王锦川听罢,立即和李民、宋根成转移到村外。韩振水又扑了空。

王锦川当县长大公无私,严格执法。以后,寇书林又反正投靠了共产党,还到石门砸过敌人的武器库,立过功。但后来他的匪性不改,竟到晋县绑票,把人家的闺女扔到并里,为这事被判死刑。判刑后,他找王锦川求情,为他开脱死罪。王锦川说:“虽然你过去救过我,但你犯了国法,我现在不能救你。”直到临行刑时,寇书林还说:“悔不听王县长的教诲,犯了死罪。我过去有过功劳,可人家封的官也不小,这是我自作自受,该死。”说罢,他引颈就刑,在刑场上还唱了段《甘露寺》,这都是后话了。


且说敌人虽然多次搜捕王锦川,但他都始终没有离开小辛庄这块根据地。他不但自己多次化险为夷,而且还经常设法营救别的同志。有一次,在冀中警备旅当兵的张建国,因为负伤回家休养,被特务队长韩振水绑到泊庄据点。张建国的家属找到王县长,商量营救的办法。王锦川很有把握地说道:“别着急,不出三天,他就得给送回来。”这天晚上,王锦川叫区小队战士把韩振水的大伯一一韩大头叫出来,他对韩大头说:“你到泊庄据点去送信,叫韩振水把张建国送出来,要送不出来,拿你是问,告诉他,他杀我一个,我杀他一窝。”韩大头抱着脑袋走了。第二天,韩振水就把张建国送出来了。从此以后,那些汉奸特务们都不敢为所欲为了,小辛庄这块根据地越发展越大。

当时,束鹿县沧石路北的人们都把小辛庄当成县政府所在地。1943年大灾荒,老百姓无衣无食,王锦川和老百姓同吃苦,共患难。他办公时,经常带着红高面,饿了用水一冲,他说:“这东西解饥又解渴。”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他和县委书记路达一面抓两面政权建设,使大部分村庄都成了明里应酬日本人,暗里为八路军办事的村庄;一面抓武装建设,把各区、村的区小队和民兵新组织起来,开始了锄奸、扰敌活动。他们和上级取得联系,提出部队协同县区武装共同作战的要求。时间不长,分区部队果然开到束晋县,和敌人展开了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

本回完

辛集老兵视线整理

2023.4.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冀中   革命战争   辛集市   伪军   书林   动员会   据点   特务   县政府   日本人   县长   队长   敌人   民族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