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曾为淮阳郡王

宋神宗赵顼原名仲鍼,后赐名顼。生于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赵顼是宋英宗赵曙长子,赵顼先被封为光国公,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六月,进封颍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英宗病故,20岁的赵顼即位,即宋神宗,年号熙宁。神宗是位有抱负与有作为的皇帝,他自幼勤奋好学,熟读《韩非子》,锐意改革,但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有所动摇,最终废止了新法。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神宗抑郁而终,年仅37岁。在位18年。

神宗在位期间,正是宋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神宗力图中兴,即位之初,任用王安石革新,开始了富国强兵、摆脱贫弱困境的变法运动。其中军事方面的改革,初步摆脱了以文制武的旧指挥体制,并改变了宋军的编制体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在开封府及附近州县试点推行募役法,同年十月,正式予以颁布。募役法对平均徭役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宋神宗还采取了王安石提出的一系列新法,推行改革。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新法归于失败,但还是收到一定的成效。其社会经济得到某些发展,尤其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科学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才干的学者、专家效力于朝廷。

这位年轻有抱负的皇帝,在他尚处皇子之时,曾于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九月,被封为淮阳郡王,赐名顼。这位皇子能在他即位前,到地方锻炼,了解社会现状及民情,无疑与他称帝后大力推行新政、实施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他在陈称郡王时的实践,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令他在位时做出了一番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神宗   淮阳   郡王   韩非子   治平   新法   皇子   抱负   正月   公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