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洛阳名臣富弼:救活灾民五十万,敢于批评皇帝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洛阳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 富弼是宋朝洛阳名人之一。富弼做地方官,能救助灾民五十万;做中央监察官员,敢于提建议,能纠正国家政策失误;做外交官凭借口才,能扭转国家不利局面。他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元老,做宰相他敢于指出皇帝的缺点。他去世时,由苏轼撰写神道碑铭。

救济灾民有方法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8),富弼任青州(今山东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第二年河北路遭遇大洪水,六十七万灾民逃荒至京东路。以前救助灾民,一般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人数太多根本救助不过来。还有官员趁机发灾难财,中饱私囊,灾民饿死,又会导致瘟疫肆虐。

宋朝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有60个,六十七万灾民相当于3个大城市人口,一起来到一个地方。看见灾民们扶老携幼,缺衣少吃,富弼心急如焚。几十万灾民的吃住如何解决?不能眼睁睁看着灾民们饿死、病死!富弼没有等着朝廷来支援,连发《擘画屋舍安泊流民事指挥》、《晓示流民许令诸般采取营运事指挥》、《约束事件逐一指挥如后》《支散流民斛㪷画一指挥》四道命令,立即采取措施救助灾民。

民以食为天,他先向民间募集粮食,加上官府的粮食,足以救助灾民。其次就是灾民的住房问题,他又在属地,安排出十万多的空房,加上官府新建筑的房屋,安置灾民。这样避免灾民聚集,导致瘟疫扩散,还改善了灾民的居住条件。他还允许灾民在当地树林、河流中寻找食物,灾民又多了一条活路。不幸死亡的灾民,他安排集中安葬,亲自写文章祭奠。这样还能避免瘟疫扩散。

救助灾民时经常出现贪污舞弊的情况,富弼也有妙招。他招募一些闲散官员救济灾民,给他们工资,答应灾情过后给这些人请功。每五天安排酒肉美食犒劳,他们自然尽心尽力救助灾民。为防止舞弊,他发给这些招募者登记表,记录灾民的数量、详细情况,这样不至于有人冒领救济粮食。富弼安排做好账目,每一笔支出情况都有详细记录。来年粮食熟了,富弼发给灾民粮食,让他们回家。总计五十多万人获救。

如果不是遇到富弼,这些灾民恐怕很难活下来。富弼救助灾民的方法成为典范,收录于《救荒活民书》中,广为流传救了更多人。救活众多灾民,从中看出富弼有干实事的能力

敢于说真话,劝皇帝让百姓说真话

宋朝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批评皇帝,“行不忘身不为忠, 言不逆耳不为谏”,以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为荣。富弼做监察官员也是如此。在他还是地方官时,宋仁宗废了郭皇后,谏官们反对都遭到贬官。富弼不怕贬官,上疏批评宋仁宗不顾公议,让四方人耻笑。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8年)十二月至康定元年(1040年)四月,富弼任知谏院,负责监察百官、给皇帝提意见。宋仁宗曾下令,禁止百官超越职权上疏皇帝。富弼不以为然,恰好赶上日食,古代认为日食是皇帝失德造成。富弼建议皇帝取消禁令,“皇帝反省自我的方法,就是让人敢于说真话,说的对的就去执行!所以皇帝应该让每个人,都有说真话的机会!”宋仁宗听取了他的意见,解除了禁令。

西夏和北宋爆发战争,三川口之战宦官黄德和逃跑,导致大将刘平、石元孙被俘。事后黄德和诬陷刘平投降,富弼为刘平鸣不平,真相是刘平保持气节而亡,黄得和为逃避责任,冤枉刘平投降,应该追究黄的责任。后来黄德和遭处斩,得到应有的处罚。边境百姓来到京城告御状,诉说战争实情。宰相下令让边境地区,禁止百姓到京城告状。富弼坚决反对说:“百姓有冤情不能诉说,就会跑到西夏,辽国那里去!”

宋仁宗宠幸了刘从德妻子,下令封她为遂国夫人。此时富弼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富弼认为此举不妥,拒绝书写诏书,宋仁宗只得妥协。以前中书舍人没有权力拒绝写诏书,富弼首开先河,中书舍人可以拒绝书写诏书,成为惯例!富弼敢于纠正皇帝错误命令,无愧于名臣称号!

庆历新政锐意改革

宋仁宗庆历年间,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庆历年间军队人数骤增为125.9万 ,而宋太宗时期军队人数为66.6万人,增长近一倍左右。且以老兵居多,战斗力低下。宋真宗时官员数量为 9785 人, 宋仁宗时官员数量为17300 人 , 增长了近一倍。庆历二年 ,国家财政收入为2929万 , 支出为2617万,后来更是支出大于收入,国家没钱了。

穷则思变庆历三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开始庆历新政。富弼小范仲淹15岁,他们是忘年之交,俩人同心协力改革,推出十项政策:一明确官员升迁,二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三精简科举;四选官长;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严格执行皇帝的赦免命令;十重命令。

以往皇城司、群牧司官员,多由宦官担任,十年不换人。富弼改为三年一任,并且不允许久任。又撤换一批没有才能的官员,以及所属部门的胥吏。此举主要是想解决冗费、冗官问题,但这么做砸了太多人饭碗,容易得人。夏竦向宋仁宗进谗言,富弼、范仲淹都遭贬谪,庆历新政失败。

真宰相

宋朝宰相的职权很大,拥有军政、行政、财政大权。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推荐人才,考察官吏的能力,处理战争、灾情、刑法事务。所以范祖禹说:“宰相人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治乱,如果任用宰相不当,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祸害代。”富弼可说是宋朝贤明宰相的典范。

富弼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至嘉佑六年(1061年)任五年宰相。他下令减轻百姓的徭役赋税,大力发展商业, 取消了茶叶国家专卖制度,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史称士大夫交口称赞富弼是真宰相!

嘉佑元年(1056年) 宋仁宗患重病,神志不清长达一个多月。这种时候很容易发生政变篡位的事情,考验宰相的应变能力。富弼与文彦博担心出事,询问宦官皇帝病情。宦官称皇帝的秘密不敢泄漏出去。富弼与文彦伯斥责宦官,宰相怎能不知道皇帝的病情?命令宦官随时报告皇帝的状况。过去没有宰相留宿皇宫的先例,危机时刻富弼与文彦博,以为皇帝祈福名义留在皇宫。国家大事暂时由富弼、文彦博以皇帝的名义处理。不久宋仁宗康复,一切照常。一个多月时间皇帝不能处理政务,国家照常运转安然无恙,从中看出富弼宰相的魄力,敢于承担责任,打破常规化解危机。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富弼再任宰相,之前君臣的一段对话,更见富弼宰相风范。宋神宗问富弼如何看待辽国、西夏问题,如何治理好国家。富弼答:“希望皇帝二十年不谈战争的事情,也不要重赏边功!治理好国家主要是,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富裕起来!”富弼又直接指出宋神宗的缺点说:“宋神宗喜欢派特务监视百官,皇帝要做的是赏善罚恶,公正无私,让天下人心服。现在国家大事多由皇帝亲自处理,这样容易感情用事,这么做会天下大乱。”

富弼敢当面说皇帝的缺点,不怕丢官,可见宋朝宰相的风骨!可惜宋神宗没有听取富弼意见,如果听取富弼意见,二十年不谈战争,或许北宋的走向又不一样了!

不久富弼反对王安石变法,遭罢相,退居洛阳老家。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富弼八十岁去世。富弼为宋朝推荐了大量人才,如王素、余靖、张瑰、石介、孙复、吴奎、韩维、陈襄、杜杞、陈希亮等。王素、余靖人称庆历四贤,孙复、石介后世称之为北宋三先生,学问渊博。韩维与司马光、王安石齐名,“嘉佑四友”之一。其他人也都是国家栋梁之才。

千年过去了,洛阳人没有忘记富弼,在洛阳立有4米多高,纪念富弼的石碑,宋文忠公之碑。洛阳市洛龙区,还有一条街道以富弼命名为“富弼北街”。撰写此文纪念这位洛阳名臣,让更多人知道宋朝宰相的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洛阳   灾民   神宗   皇帝   诏书   宦官   宋朝   宰相   北宋   官员   批评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