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马金凤王对王,虽少有同台,六十年姐妹情深

#头条创作挑战赛#常香玉马金凤为王对王,虽少有同台,六十年姐妹情深。

都说文人相轻,戏剧舞台王不见王,于是,大家就有了常香玉马金凤为什么很少同台演出的疑问,就开始想了解两位豫剧艺术家关系怎样?

常香玉因为《花木兰》、《拷红》和《白蛇传》成名,创立豫剧常派艺术,尤其是当年为志愿军捐献飞机而引发轰动,享誉全国。

马金凤建立了豫剧马派艺术。在抗美援朝时期,马金凤觉得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她带着参与编排创作的新戏《穆桂英挂帅》开始了华东地区巡演,受到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

抗美援朝结束,为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1954年2月,马金凤带着剧团登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江号”炮舰演出。“辕门外三声炮”,唱响在“长江号”的上空,穆桂英“我不杀安王贼永不回家门”的誓言与海军将士的爱国主义情怀交织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华东地区巡演结束在上海,也是这次演出,马金凤引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关注,并因此,梅兰芳将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成了京剧。在学习交流和探讨中,梅兰芳收马金凤为弟子。

马金凤在不断创新,独创帅旦,融青衣、刀马旦和武生于一体,让马派艺术更加丰富也更加个性彰显。

作为豫剧名角,马金凤的代表作“一挂二花”《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深受好评。与同期的常香玉一道名震梨园行,是豫剧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那么,两位名家大师,是不是从不同台呢?是不是有什么过节,关系紧张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两位大师,虽同一行当,但唱法不同,发声位置也不一样。常派大喷口发声行腔,高亢激昂;马派吐字清脆,唱腔爽朗明快。两人风格不一,演出剧目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同台演出同一剧目。

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六十多年的交情。

毕竟是十来岁就认识的好友姐妹,1938年相识,互称姐姐,两人还同台演出过《桃花庵》呢,马金凤为常香玉配演尼姑陈妙善。

解放后,两大名家虽然常香玉在郑州,马金凤在洛阳,但交往不断。每有大事,必有她们的身影。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她们一起奔赴前线边境,为战士们演出,一个唱《花木兰》,一个唱《穆桂英挂帅》,同样用保家卫国的激情鼓励和感染着将士们。

在常香玉晚年,她俩还同台参加过电视元宵节晚会,同唱一首《挂红灯》,一时成为佳话。

两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用身体力行告诉人们,同行不应该是冤家,同行也可以是姐妹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梅兰芳   花木兰   华东地区   姐妹   豫剧   志愿军   剧目   长江   少有   艺术家   演出   马金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