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操心什么西方伪史论,中国帝王的家史又有几分真?

关于历史的那句名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并没有区分古今、中外、东西。

关于人的欲望的那句名言: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不仅适用于资本家,也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只要有足够的欲望,任何人都敢于伪造历史。

一、李世民在玄武门做了什么?

大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外,发生了一点小摩擦。两个月后,李家老二李世民继承帝位,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是个体面人,所以很关心历史怎么描述那天的事情。不体面的话,他也可以不在乎。

1、贞观九年,玄武门事变十年之后,李渊死了。李世民第一次要求看《起居注》,未遂。

大唐皇帝要办个事儿居然没有办成,这种事情不多见。但是皇帝看自己的《起居注》确实是坏规矩的。

2、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想看看《起居注》到底怎么写的。负责管皇帝《起居注》的人是大书法家褚遂良,把李世民怼回去了。

3、贞观十四年,人到中年的李世民终于得手,第三次要求看看自己的《起居注》。这一次房玄龄满足了他。

李世民是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十几年的心愿终于得偿所愿,总算看到了;生气的是,看到的东西很让他生气。

然后跟房玄龄等人说:那天发生的事情,你们不要含含糊糊,如实记录就行。我做过的事情,古代的圣人周公旦、季成子也做过,就酱。

“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

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委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里记载,跟房玄龄一起办这个事情的还有一个叫许敬宗的人,后来做到了大唐宰相,被欧阳修列入《新唐书》奸臣传第一人。

二、北魏第一汉臣,崔浩修史死全家

崔浩原本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第一名臣。不仅出身显贵,清河崔氏是千年豪族,而且个人能力极强,帮助拓跋焘东征西讨,统一北方。

但是,年近古稀的崔浩在编修北魏国史的任务上翻车了。从公元429年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崔浩在编修北魏国史上花了20年时间,最后依然不得好死。

公元450年7月5日,北魏太武帝下令诛杀崔浩,满门抄斩。

六月,己亥,诏诛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无远近,及浩姻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并夷其族,馀皆止诛其身。——《资治通鉴·宋纪第七》

一代名臣崔浩死状极惨。——临刑前,崔浩被关在笼车里示众,几十个士兵看守着,轮流往崔的脸上、身上撒尿。崔浩悲痛欲绝,不断“嗷嗷”惨叫。

执浩置槛内,送城南,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资治通鉴·宋纪第七》

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

崔浩犯了什么弥天大错,以至于死得这么惨烈?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记载,崔浩的错,居然是“工作太认真”!

“浩书魏之先世,事皆详实,列于衢路,往来见者咸以为言。北人无不忿恚,北人,谓其先世从拓跋氏来自北荒者。恚,于避翻。相与谮浩于帝,以为暴扬国恶。帝大怒,使有司按浩及秘书郎吏私罪状。”——《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

大意是,鲜卑人祖上是来自北方蛮荒之地,但是崔浩编修国史的时候,一五一十地写出来。于是鲜卑人很不高兴,开始说崔浩的坏话。然后太武帝拓跋焘也很不高兴,就把崔浩杀了。

1980年7月,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北麓发现了“嘎仙洞”,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遗留的石刻铭文与《魏书》记载基本相同,从而证明嘎仙洞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鲜卑石室。

三、三皇五帝神圣事,禅让到底灵不灵?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之时走了个程序,与汉献帝共演了一场“禅让”大戏,三请三让,然后登基称帝。事后曹丕回味,若有所得,跟群臣做了一番总结: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这话说得,你曹老板到底知道啥啊!然而曹丕已经是皇帝了,金口难开,谁也不好问他:您老人家说这话到底几个意思?

所谓舜禹之事,无非禅让。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三皇五帝,世界和平,温情脉脉。但是曹丕知“知之”的舜禹之事,显然不是司马迁笔下的历史。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孟子·万章章句上凡九章 》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子》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竹书纪年》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远别离》李白

1950年代,考古学者在山西襄汾发现了一批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2017年中国考古官网上发布了一篇署名作者为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文章,其中提到:

“陶寺古城遗址,与中期墓葬被毁相关的, 还有城垣被毁、屠杀乱葬、摧毁女性等现象。发生这场暴力事件的时间,当在龙山前后期之交,大约公元前2200~前2100 年之间。”

墓葬被毁,俗称刨祖坟。——根据史料文献记录的时间推测,公元前2200年~2100年,基本上与传说的尧舜禹时代重合。

而考古发现中的墓葬被毁、城垣被毁、屠杀乱葬、摧毁女性等暴力现象,到底是司马迁描绘的完美世界,还是曹丕猜到的历史真相呢?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贞观   家史   大唐   史论   鲜卑   国史   墓葬   北魏   资治通鉴   帝王   中国   操心   公元   事情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