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带你了解“言如尧舜,行如桀纣”的隋炀帝一生

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约3400字

阅读时长约6min

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隋国公杨坚的府上,一个男孩呱呱落地,这就是日后中国历史上以荒淫残暴著称于世的封建帝王——隋炀帝杨广。

矫情饰非夺得太子位

杨广12岁那年,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为隋,年号开皇。隋文帝共有5个儿子,都是他与独孤皇后所生。依据封建社会立嫡立长的原则,隋文帝即位后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3子杨俊为秦王,4子杨秀为越王,5子杨谅为汉王。

隋文帝

太子杨勇特别好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性情又宽和仁厚。文帝为培养太子掌握治国理天下的本事,常让太子与大臣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参与决断。但是他还有个突出特点,即率意任情,无所矫饰。这对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和太子地位的稳固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杨勇闲暇时曾在朋友送的铠甲上镌刻一些花纹、图案,自我欣赏。这与文帝提倡的节俭淳朴大相径庭。文帝得知后不高兴,语重心长地对太子说:“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应当注意节俭。如果不能上称天下,下合人意,怎么能继承帝业呢?”

为了更好的教育太子,文帝特意派人取来自己穿过的几件旧衣服送与太子杨勇,以便让他常看这些衣服,以此引起警戒。但是,杨勇要说运气不好还是怎么。一年冬至,内外官员都到东宫朝见太子,太子看见这么多官员到来,就设下宴席,毕竟来了这么多客人,不好好庆祝,难免面子上过不去。


结果这事被隋文帝知道了,十分反感,太子多次违背自己的意愿,便下令颁布一道特地针对太子杨勇的诏书“太子虽是国家皇储,但仍属臣子之列,不能接受百官朝贺。今后如果再发生此类事情,一定严惩不贷。”

由于接连发生太子惹隋文帝不高兴的事情,自此,太子在隋文帝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太子的嫡妃元氏,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特意挑选的。但是太子宠爱侍妃云昭训,却对元妃很冷淡。太子共有10个儿子,都不是元妃所生。这惹恼了一向反对男人多宠的独孤皇后。

特别是元妃得心脏病后两天内即病死,更加深了独孤皇后对太子的怀疑。太子不仅不自俭点,反而对云氏更加宠爱,甚至让其掌管东宫内政。独孤氏对太子的悖逆无知反感至极,常常派人到东宫搜集太子的过失,并随时呈报文帝知晓。

由于太子逐渐失去了隋文帝及独孤皇后得宠爱,一向窥视太子地位的晋王杨广加紧了对太子的讨伐。晋王杨广早期以“美资仪,少敏慧“深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杨广善于矫情饰非,采取一切手段博取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好感和欢心。

隋文帝喜欢节俭,杨广每次外出封地回来后都轻装易服,显得极为俭朴。同时还暗中送奇珍异宝给独孤皇后,以表孝子之心。他还为了迎合独孤皇后的反对男人多宠的心理,只与自己的嫡妃萧氏形影不离。

有次杨广外出回来,见到独孤皇后开始哭哭啼啼,说着煽情的话语,独孤皇后也潸然泪下,这时杨广说:“儿臣性识愚笨,不知何罪,失爱于东宫太子,真不知何时会被太子害死。“早已不满太子的独孤皇后听了杨广的哭诉后勃然大怒。杨广意识到母亲已经完全站在了自己的一边,便开始设计夺取太子位的策略。此后杨广夺嫡呼声日高。

杨广在这期间经常收集太子杨勇的罪行,只要是有违背隋文帝旨意的地方,杨广都会一五一十的告诉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更加坚定了废太子的决心。开皇二十年十月(公元600年),隋文帝正式废掉太子杨勇,贬为庶人,十一月立杨广为太子。

原形毕露,杀父登基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正月,隋文帝将国事托付给太子杨广,自己前往九重山下的仁寿宫休养。不久,文帝病倒了,为防备万一,他命内臣前往京城宣召太子。太子杨广、丞相杨素率护卫随从前来侍疾。杨广看见父亲病重,便私下与丞相杨素写信,商议父亲死后的各项事宜,不料杨素的回信却被误送到了隋文帝手中。文帝看了大怒,这是想着让自己直接病死。恰巧这时杨广调戏陈氏的事情又传入文帝耳中。

陈氏——隋文帝的宠妃,在杨广窥探太子位置时经常帮助杨广,自独孤皇后去世后,陈氏便拥有了主管内室的权力,可能是与陈氏经常在一起商量事情,杨广竟然逐渐对陈氏产生了好感,一次,趁陈氏更衣之际,杨广跑到陈氏面前寻欢,但遭到了拒绝。这件事也传入了文帝的耳中,文帝大骂到:“像这样的畜牲,怎么能够托付国家大事。”便叫人准备诏书,准备废了太子。杨广手下的杨素得知消息后,立刻起身告诉了杨广,他们派人假传文帝圣旨,用杨广的东宫卫士全部代替了仁寿宫卫士,又让大将军宇文述指挥卫士封锁了仁寿宫的全部通道。

七月十三日,杨广亲信,右庶子张衡入宫杀死了隋文帝。当天夜晚,杨广霸占了宣华夫人陈氏。回到京城后,杨广又杀死杨勇及其10个儿子。七月二十五日,弑父、杀兄、淫母的杨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隋炀帝,以明年为大业元年。杨广的亲兄弟不是被杀,就是被幽闭而亡。

穷奢极欲,横征暴敛

隋炀帝自即位后将其骄奢淫逸的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用无数百姓,役夫的血汗和尸骨,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东都、富丽堂皇的显仁宫和西苑。修筑期间无论男女老少,无所不用,以至于百姓伤残死亡,田园荒芜,千里无人。修宫殿所用的巨木,都是从江西山林中伐下,再由2000名役夫推拉移行,一步一步运到洛阳。

据记载,隋炀帝下令制作的舆服和仪仗,在当时征集了足足10万人。为了取悦到这里参观的外国人,他叫来各地变戏法、刷杂耍,会唱、跳、踩高跷等各种戏班子,隋炀帝心里想着这么大阵仗一定能让外国人赞不绝口,谁知国外的人狠狠的打了这愚昧无知的隋文帝的脸,外国人说:“我们国家虽没有这样豪华富贵,可人人都有饭吃有衣服穿。不像这里有穿不上衣服的穷人。”隋炀帝极奢极恶,各级官吏贪污成习,致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

开拓疆土。三侵高丽

隋炀帝羡慕汉武帝开疆拓土、万国来朝的的盛世景象,决心自己也要大有作为,留名青史。隋炀帝认为高丽是过去的旧疆土,应当臣服于隋。但高丽王高元不肯屈服来朝,于是这便成了隋炀帝入侵高丽的借口。

第一次征讨高丽,动用了兵力百余万,号称200万雄师。由于征讨突然,在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造船的役工夜以继日的在齐腰的水中赶制,不少人下半身被海水泡烂,几乎死了一半的人。运送粮草的就更不用说了,那可谓是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当时不少人为了逃避征兵,宁愿自断手臂,也不愿当兵奴役。

在第一次征讨高丽时,以王薄为代表的役工纷纷起义,徭役最严重的山东,河北等地广大农民也纷纷响应。隋炀帝用屠杀的办法镇压,但起义的人民越来越多,烽火越来越旺,前去征讨高丽的隋军遇到高丽军民的反抗。隋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回京后,隋炀帝将罪责全部推却到了将不用心,士不卖命等方面。他杀掉右丞相刘士龙“以谢天下”,将败将宇文述削职为民,而自己却仍过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下令征集天下兵马,集结涿郡,准备第2次征讨高丽。隋炀帝亲自率大军出击,渡辽河,战争持久,双方兵马都损失惨重。讨伐高丽期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运送粮草时发动起义,人数由8000多人迅速发展成10万人,隋炀帝只好连夜回去镇压起义。

炀帝回朝后开始展开对起义军民的大规模屠杀,强迫百姓在郡县城郭、驿站、村庄周围修筑城堡,将农民驱赶到城堡里居住,妄图以此隔绝起义军与人民之间的联系。与隋炀帝的主观愿望相反,屠杀、隔离政策反而激起了人民更大规模的反抗。

隋炀帝不顾人民的死活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悍然发动了第3次侵略高丽的战争。这一次仍是御驾亲征,声势也不小。但隋朝由于后方着火,力不从心;高丽因连年抗战,也已精疲力竭。于是高丽主动将降将送还隋朝并请求讲和,隋炀帝也就顺水推舟,派人议和,然后班师回朝。隋炀帝3侵高丽,劳民损兵伤财,客观上推动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加速了隋朝灭亡的步伐。

自缢江都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各地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隋炀帝还执意到江都游玩。各大臣连忙劝阻,怕隋炀帝遭到起义军的埋伏,隋炀帝听后大怒,让部将把阻碍自己的人一一斩首。由于隋炀帝的既定政策和他为所欲为的行动,导致了“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大业十四年三月,江都粮竭,右屯卫军宇文化及煽动各近卫军攻入宫中,隋炀帝见活已无望,又害怕砍头,便跪在地上哀求喝毒酒自尽,但并未获得批准。于是乎,骄横淫逸一世的隋炀帝最后只落得个自缢身亡的可耻下场。

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目睹了隋朝灭亡的全过程,便经常和身边的大臣讨论治理国家之事,经常与隋炀帝作比较,还说;“前事犹在眼前,正所谓殷鉴不远。隋炀帝的一生正好作为我们的借镜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开皇   仁寿   江都   桀纣   起义军   尧舜   东宫   隋朝   大业   太子   皇后   公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