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一个潍坊县令之死

关注甜妈,陪你成长每一天

全 文:2587字 3图

预计阅读:5分钟

写在前面:说起《满江红》,世人熟知是岳飞的作品。但殊不知,女革命家秋瑾也曾作《满江红》。她是不惧生死,“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奇女子。在这个奇女子的背后,有一个潍坊县令却为她而死……(文末附《满江红》及译文)

-

1912年,杭州西湖边秋瑾“鉴湖女侠祠”中,褚慧僧先生和秋瑾生前挚友吴芝瑛、徐寄尘女士,把曾带头抓捕秋瑾的李钟岳的灵位也放入其中,写着“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疑惑:李钟岳是谁?秋女侠的朋友为什么要把一个刽子手请进她的祠中?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钟岳其人

他终究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就是李钟岳。

1885年,李钟岳出生在山东潍坊安丘辉渠镇谋家河村,一个书香门弟之家。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1898年中进士,1907成了山阴的一个县令。而山阴刚好就是秋瑾的家乡。

剧照(图片是李钟岳扮演者)

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早年曾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而前往日本留学,并在此期间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秋瑾照

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到秋瑾,秋瑾则拒绝了劝其离开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遣散众人后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一个有着冒险精神的革命家,一个籍籍无名小的县令,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在一次起义事件中,历史做了这样的安排。

起义失败 秋瑾拒绝避难

1906年秋瑾和徐锡麟从日本返回国内,在上海谋划发动起义推翻满清政权。因为徐锡麟在安徽巡抚恩铭手下做官,秋瑾则在浙江大通学堂担任督办,因此双方决定同时在两省发动武装起义,原定的日期是农历六月初十

哪知徐锡麟在安徽的起义计划泄漏,被迫仓促起事,时间是1907年7月6日,农历5月26。起义失败后徐锡麟被杀,心肝儿被掏出来炒菜吃。叛徒把秋瑾给出卖了。

革命党的同志安排秋瑾到上海法租界去暂避一事,但被她一口回绝。她决意效仿谭嗣同,说:“我愿意用自己的死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左右为难李钟岳

时任代理浙江衢州府江山县县令的李钟岳,对秋瑾的才学本就十分钦佩。他在家中教育自己的儿子,经常以秋瑾做榜样: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当他读到秋瑾的诗“驰骋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时,不禁有些神往。

事件爆发后,李钟岳便接到了浙江巡抚张曾扬和绍兴知府贵福查封绍兴大通学堂,拘捕徐锡麟同党秋瑾的命令。但他还是慷慨陈述“该校并无越轨行动,不可武力摧残,惊动地方;容俟暗中调查,是否确实,再定办法”,意图予以保全。

剧照,非李钟岳本人

1907年7月13日,眼看李钟岳仍然按兵不动,贵福将其召至府署厉声喝斥,严令其立即行动。李钟岳无奈之下,只得带人前往大通学堂,在避免了大肆毁坏的情况下,将秋瑾、程毅等师生8人拘捕。

随后,贵福又命令将“人犯”提至府署,与会稽县令李瑞年、山阴县令李钟岳连夜进行“三堂会审”。1907年7月14日下午,三堂会审正式开始。秋瑾承认自己是革命党,但没有犯罪事实,当堂录下了口供:秋风秋雨愁煞人。随后秋瑾又用钢笔为自己写了一份自传,并希望有人能为自己伸冤。

贵福在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痛斥李钟岳故意偏袒秋瑾,责问:“为何不用刑?”李钟岳回答道:“均系读书人,面对弱女子,碍难上刑。”

但李钟岳毕竟只是一个区区知县,能量有限,他无法阻止清廷杀害秋瑾的险恶用心。

7月14日晚上,李钟岳接到了张曾杨的手谕,“将秋瑾就地正法”。李钟岳试图做最后的抗争:“供证两无,安能杀人?”

秋瑾牺牲

但他的话不够分量,根本没人理睬。即便李钟岳“竭力阻拒,几至冲突”,但仍然无法挽救秋瑾被害的命运。

行刑前,李钟岳对秋瑾说道:“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随即“泪随声堕”,左右之人也“相顾侧然”。

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遇害,年仅32岁,留下了2个年幼的儿女。

县令自缢殉道

秋瑾就义仅三日,李钟岳便因“庇护女犯罪”的罪名被革职。离职之后的李钟岳寄住杭州,然而他始终对未能保全秋瑾而耿耿于怀,常常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自责而不能释然的李钟岳,在数次自杀未遂之后,最终于1907年10月29日趁家人不备,在寓中悬梁自缢,终年53岁

这一天,距离秋瑾牺牲只有100多天

辛亥革命成功后,秋瑾案昭雪,而李钟岳的事迹也得以彰显,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以纪念李钟岳保护秋瑾和为秋瑾殉道的悲壮义举。(鉴湖女侠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在浙江省绍兴的古轩亭口壮烈殉国。中华民国成立后为纪念秋瑾英雄事件曾修建鉴湖女侠祠。今不存

小人物也有大气节

无人不知秋瑾,却鲜少有人提及李钟岳。历史课本中更不会出现这些小人物的名字。但正是有这样一个个的小人物,才让历史鲜活,让历史有温度。

他让我们思考“努力了也没用的事情,还有必要做吗?”我们做事的标准,到底是“有用”,还是听从内心?

李钟岳给出了答案

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他尽力保护秋瑾;

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他给予了秋瑾最大的敬意;

在秋瑾死后,他又用自己的死亡去抗争。


一个旧体制下的七品官员,面对当局腐败和政权风雨摇摆的局面,仍立志做人做官做事。这种先秦时代光明磊落的士大夫情怀,在晚清暗黑的时代氛围中,更显得如此温暖而刺眼。

每一次革命,都不乏秋瑾这样的革命者,但是像李钟岳这样的体制内的“立场不坚定者”,却更是难能可贵。

让我们铭记这位小人物的大气节!

END


附:《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文
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甜甜妈简介

语文教学者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思维导图讲师

读好书 写好文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县令   山阴   满江红   安丘   大通   潍坊   绍兴   浙江   小人物   男儿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