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为何要称“大总统”?那是因为北洋军有合法的“小总统”

民国初年自称“大总统”,始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后来“大总统”头衔被袁世凯继承,袁世凯死后,便是黎元洪、徐世昌、曹锟三人先后继承。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护法战争时期,孙中山一度在广州自称“非常大总统”。、

1921年9月11日“非常大总统”孙中山使用“大总统府公用笺”写信

北洋政府被推翻以后,“大总统”这一头衔就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1948年蒋介石改国民政府为“总统府”,改国民政府主席为“总统”,因此蒋介石开始自称“总统”,但是蒋不称“大总统”。

为什么民国初年,凡“总统”必称“大总统”,而不能称其为“总统”?

那是因为清朝政府曾在清朝末年的军队中设有“总统”这一官职。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是段祺瑞写给摄政王载沣的信件,段祺瑞在信中自称“第一军总统”,换句话说,下属称呼段祺瑞的官职就是“总统”。甚至于老长官袁世凯见到段祺瑞,也要称其为“段总统”。

“第一军总统段祺瑞”写给摄政王载沣的亲笔信

然而此“总统”非彼“总统”,为了方便区隔辨认,避免混淆,孙中山这一“总统”头衔前要加一个“大”字。

段祺瑞的“第一军总统”相当于军长,按照清朝新军军制,平常时期不设“军”一级建制,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镇”相当于“师”,因此北洋六镇的“统制”,相当于师长。

“镇”以下是“协”,相当于“旅”,因此清朝新军“协统”相当于旅长。

“协”以下是“标”,相当于“团”,因此清朝新军“标统”相当于团长。

“标”以下是“营”,营的长官是“管带”,相当于营长。

新军的“队”相当于“连”,“队官”相当于“连长”。

新军的“排”和“排长”和我们现在一样。

新军的“棚”相当于“班”,“正目”、“副目”相当于班长、副班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12日清政府下令调军剿灭,10月14日,清廷将北洋新军部队组建三个军,第一军由荫昌任“总统”,开赴前线(后因为战事不利,由段祺瑞接任“第一军总统”);第二军由冯国璋任“总统”,听候调遣;第三军由载涛任“总统”,镇守京畿。

清军第一军“总统”荫昌

清军第二军“总统”冯国璋


清军第三军“总统”载涛

清军第一军包括第四镇、第二镇第三协和第六镇第十一协组成,其主体是甲午战后袁世凯、张之洞编练的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战斗力最强,在湖北前线与起义新军的战斗也最为激烈。

清军第三军则包括以旗人为主的第一镇和载沣亲自编练的禁卫军,最受信任,由他们承担拱卫京师的任务。

清军第二军下辖第五镇、第三镇第五协、第二十镇第三十九协以及第二混成协,兵力总共应有25000人左右,原本是支援前线的重要力量,但是因为第二军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镇第五协协统卢永祥三人受革命党的思想影响,不愿意镇压革命,发动滦州兵谏,宣布成立“立宪军”向清廷示威。山东在效忠清室与倾向革命之间摇摆不定,所以驻防山东的第五镇无法开拔,因此第二军前往湖北进行镇压的军事部署就不了了之。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后成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将军的“总统”一职改称“军长”。虽然“小总统”没有了,但是“大总统”一职仍继续用了一段时间,张作霖执掌北洋政府时期,将“大总统”改称“大元帅”。

张作霖将“大总统”改称“大元帅”,自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国民政府方面在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一直以“国民政府主席”作为最高首长的官衔。到1948年,改称“总统”。因为没有“小总统”需要区隔,所以“总统”前面也就没必要加一个“大”字。

作者:尹炳燊(历史学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总统   民国初年   北洋   北洋军   总统   摄政王   大元帅   清廷   国民政府   新军   清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