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最著名3具遗体: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却一直没人搬运

在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存在着一座“世界之巅”,这个世界第一高峰静静地伫立在喜马拉雅山脉层峦叠嶂的山峦冰川中,如神俯瞰众生,安静又神圣。也正是因为它那优美而神圣的姿态,吸引着无数攀登爱好者去探索、去攀登,甚至为之付出生命

这座“世界之巅”,就是著名的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以它世界第一高峰的特点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其海拔高达8844.86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山峰的最高峰直指天外,巍峨雄壮,高耸入云。珠穆朗玛峰不仅以它至高的海拔闻名世界,而且还因其优美的姿态和周围奇幻瑰丽的冰川陡崖。

大自然的奇迹孕育出珠穆朗玛峰,而人类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也让他们对这座高耸的山峰产生了极大的向往和攀登、征服的欲望。但众所周知,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温度低,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50摄氏度,而常年的恶劣气候和危险的山峦沟壑,给珠穆朗玛峰增添许多冒险攀登的挑战感。

然而人类总是一种很神奇的物种,越是危险、有挑战性,人类越是想要去探索、去发现、去征服这座山峰,因此从珠峰被发现的三百余年里,有无数的攀登者慕名而来,他们乐于挑战困难,克服千难万险,最终站在这座世界最高峰的峰顶上。

然而,大自然的威力也不可小觑,许多攀登者也都在攀登的路上不幸遇害,遗体也永远被留在了这座长久沉睡的山峰上。从1953年第一位人类成功登峰后,后续也有很多人在珠峰的峰顶留下了自己的脚印,然而攀登过程也十分艰难,据统计,珠峰上至少留下了三百多具遗骸,他们伴随着珠峰沉睡,其中最著名的三具遗体,至今已经在上面沉睡了二十余年,那就是“绿靴子”、“睡美人”和“休息者”。

这三具遗体分别位于珠峰上8500、8600和8500米的海拔上,成为无数过路者的“路标”,看到这三具遗体就意味着离顶峰不远,给无数攀登者带去过希望。那么为何这三具遗体如此知名?又为何二十多年了,却没有人把遗体搬运下山呢?

绿靴子,凶险气候的诉说者。顾名思义,绿靴子是以遗体所穿的靴子颜色命名的,这具遗体位于珠峰8500米处,成为攀登者的路标。在北坡攀登的人很少不知道绿靴子,因为这具遗体就位于8500米处的一个能够避难休息的山洞里,很多攀登者都会在洞穴里休息,而这具遗体就安静地沉睡在风雪里,已经睡了二十多年了。

绿靴子是一名印度边境的警察,名字叫做帕尔乔,而他在失去自己生命的时候,仅仅28岁。在这样一个大好的年岁里,他却永久沉睡在了珠峰上。1996年,帕尔乔跟自己的六人队伍一起攀登珠峰,然而即便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却也抵抗不了自然带来的不可抗力。

攀登队伍在攀登过程中不幸遭遇风暴,这次事故带来的伤害十分惨重,这次风暴过后,总共有八人遇难,其中一个就是帕尔乔。当时帕尔乔与队伍走散,其他队员在返回路上才在洞穴中发现了他的遗体,或许是为了躲避风暴。然而还是很不幸,风暴还是埋没了他,至今他蜷缩着的遗体还被留在珠峰的8500米处,他穿着的绿色靴子成为显眼的路标,而他的遗体也安静地无声地诉说着当时风暴的凶险。

睡美人,历史的创造者。睡美人是珠峰上8600米处的一具女性遗体,她的遗体安静地躺在雪里,两只手交叠在胸前,优雅不失风度,就像一个安静的睡美人,但可惜,睡美人却永远都不会醒来了。

登顶珠峰的人如果遇害,大多数都是下山的时候遭遇不幸,睡美人就是在下山的时候遭遇不幸,从此沉睡在8600米处的高峰中。睡美人原名弗兰西丝,是一名40岁的女性攀登者,还是在珠峰上创造了第一位不带辅助氧气就成功登顶的女攀登者。她创造了珠峰攀登的历史,但却也永远把历史留在了珠峰上。

1998年,弗兰西丝与丈夫一同攀登珠峰,两人都是世界知名的攀登者,攀登时候,两人尝试挑战不带辅助氧气就登顶珠峰,弗兰西丝确实创造了历史记录,但她遇害的原因,却也是因为氧气,在下山的途中,弗兰西丝由于缺氧而体力不支,在8600米的地方停下休息,然而这一休息就再也没能起来。

而他的丈夫为了救她,于是独自一人下山寻求救援,弗兰西丝在原地安静地等待,直到体内的温度全部散失,再也不会醒来,她也没能等到丈夫带着救援队返回。其实她死前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也在求援下山的路上不幸滑下山坡,最终也没能活着下山

夫妻二人都没能活着回来,一同长眠在珠峰。后来有攀登者路过弗兰西丝的遗骸时,用美国国旗将她包好,送到了她丈夫坐在的地方,两人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团圆。攀登者给两位留下了一只小熊玩偶,并代替他们的儿子传达问候。

其实,当时夫妻两人来攀登之前,问过他们的儿子保罗的意见,年仅11岁的保罗却有着十分智慧的见解,他回答说,如果我反对你们去,那么等你们老了坐在摇椅里,一定会不断遗憾当时应该去的,我不想让我幼稚和自私的想法,剥夺你们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或许在父母出发之前,保罗就做好了他们可能会无法回来的准备,这对夫妻永远被留在珠峰,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却也留下了一个让人遗憾的结果。

休息者,最具争议的遗体。三具遗体当中,最具争议的遗体便是休息者的遗体,这具遗体位于8500米处,跟绿靴子处于一个海拔,也是在一个岩洞当中。据说当时休息者遇害前,曾有一支攀登队伍路过,然而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救之手,而他也永远被留在了珠峰上。

休息者的原名是戴维,2006年,戴维第三次攀登珠峰。此前的两次攀登中,戴维都因为氧气和其他意外被迫返回,然而第三次终于登顶后,却在中途遇难,他失去生命的时候,年仅34岁。当时戴维因经济困难,并没有准备充足,在返回途中,因为氧气不足,而不得不在岩洞下休息。

但这次休息却导致他再也没能站起来,而他的遗体也用一种休息者的姿态,安静地看着二十年来许许多多的攀登者。戴维的死讯被报道出来后,许多攀登爱好者就谴责那些路过的人为何不伸出援助之手,然而其实他们内心也十分挣扎,在八千多米的高峰中,只是维持自保就十分勉强,更别说还要救援一个成年男子,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十分困难,珠峰的恶劣气候是无情的,或许最后人没能救成功,却把自己的性命也留在珠峰上。

除了知名的三个遗体,还有许许多多上百个遗体都被留在了珠峰上,几十年来由于低温,他们的遗体被保存得十分完整。那么为何这些遗体这么多年了却没有人搬运呢?首先,珠峰恶劣的气候。珠峰的高海拔造成了珠峰上恶劣的气候,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而人们正常体温通常在37度左右,长时间在低温环境,如果没有维持温度的设备,就会导致身体温度逐渐流失,最终冻死在低温下。

而另一方面原因,海拔越高,气压就越低,对于人类身体来说,呆在正常的气压下能够正常生活,然而一旦脱离正常气压范围,人体的各个机能就会产生变化。据说,在海拔4000米的的地方,人即便不携带任何东西,也会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而再高出1000米,在海拔为5000米的高处,人行走就像负重40公斤

这样的环境,还伴随着恶劣的气候和低温,而且珠峰上的含氧量极低,据说仅为平原地区的1/4,这样低的含氧量人们一旦在珠峰上脱离氧气,就意味着死亡。如果再遇上极端天气,遭遇灾害,那么能够生还的机会几乎十分渺茫。

这样极端的气候对于正常行走的人来说就已经是极限,一般攀登珠峰的人都自顾不暇,能够保证自己安全攀登和下山都已是不易,因此对于伸出援手的情况,也都是尽自己一点薄力,可以让遇害者死亡时候不那么难受,但如果要搬运遗体,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在珠峰上遇到遗体想要轻易搬运也并不容易,遗体长期冻在冰雪里, 会被冰雪覆盖,甚至会被冰封在冰层下,想要搬运尸体就需要首先把遗体从冰层中凿出来,这样不仅要消耗极大的物力人力,对财力的消耗也十分巨大。

据说当时有人为了把珠峰上的遗体搬运回来,只搬运了三具印度登山者的遗体就花费了92000美元,这个花费十分巨大,而如此多的费用对于遇害者的家庭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很少有家人要求把遗体搬回。

也有人会问,那就不能用飞机搬运吗?想得太简单了少年,用飞机搬运也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飞机飞到山顶,开个舱门就把遗体给搬回去了。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真这么简单还能留他们在那里长眠几十年吗?

珠峰的海拔太高,因此气压极低,而机舱内的气压高,飞至高空时,由于气压差,舱门很难在高空中打开,更何况在低氧的环境下,人们本就呼吸困难,遑论剧烈运动,这样的方法不可行,也不科学,也不能为了搬运一个遗体,牺牲其他人。

终结,总而言之,不是他们不想把遗体搬运回家,只是因为心有余力不足,不管是外部条件还是自身实力,都不允许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付出巨大的成本搬运遗体,因此这些遗体只能长久地留在珠峰之上,等待着日后有机会、有条件的时候,带他们返回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睡美人   珠峰   帕尔   遗体   靴子   珠穆朗玛峰   攀登者   氧气   海拔   最著名   气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